“新双高”政策导向下,虚拟仿真如何重塑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新双高”政策导向下,虚拟仿真如何重塑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如电影、电视、展览展示、广告、包装等,数字媒体艺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横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两栖人才逐渐受到行业和社会的重视。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职业院校培养数字创意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专业,紧密对接影视、动画、游戏、交互设计等新兴产业。

然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长期面临着教学资源与软硬件设备更新滞后、“重理论、轻实践”的授课模式、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新技术融入滞后和跨学科融合不足等困扰。

虚拟仿真赋能

数字媒体专业新双高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传统教学育人方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迫切需求。国家也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一体化发展。

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实训基地需还原真实生产环境、模拟真实工作流程。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学习面临诸多困扰

在“新双高计划”和产教融合政策驱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需聚焦 “技术+艺术+产业”三维融合,其核心价值包括:解决教学痛点、对接产业前沿和促进产教融合。

基于此,恒点打造“数字媒体艺术虚拟仿真实训室”,数字媒体艺术虚拟仿真实训室由数字交互授课区、虚拟现实创意资源开发区、虚拟现实交互设计开发区和虚拟作品多终端展示体验区四部分组成。通过3D-LED交互显示大屏、数字创作全流程XR工作站、XR拍摄系统、激光扫描三维场景生产体验系统、混合现实大空间(空间计算)开发体验系统、高精度动捕系统+数字人等虚拟仿真硬件设备,构建虚实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助力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双高计划”建设,赋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

虚拟仿真技术

新双高建设的关键支撑

支撑“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在传统的数媒创作中,学生常因不熟悉编程/硬件调试而导致创意妥协。恒点“AIGC数字交互资产零代码创作系统”简化了传统设计流程,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帮助突破创意瓶颈,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群内各专业提供共享、先进、高效的虚拟实训资源。

例如环艺专业讲解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时,通过零编程操作,快速搭建虚拟室内场景,直观展示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数媒专业方面,该系统助力教师制作与视频类课程配套的虚拟资源,快速构建数字场景、角色模型等,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文创及作品展呈管理平台

支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

“混合现实(MR)大空间应用体验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学生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覆盖教育、文旅、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提升实训效率和安全性,拓展实训广度和深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的核心技术手段。

例如在景观设计课程实践中,学生使用激光设备扫描校园景观区域,构建虚拟空间模型,然后可以多人协同的进行景观设计方案的虚拟搭建,进行协同操作互动;环艺专业学生可通过系统体验文旅场景,并基于此进行文创作品创作与展示;

支撑“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文创及作品展呈平台(3DPPT和作品分享展示平台)”突破了传统PPT的平面限制,允许用户通过三维场景、动态交互、虚拟仿真等方式创建更具沉浸感和视觉冲击力的演示内容,尤其适合教育、培训、产品展示等需要高度可视化呈现的场景。

在数字媒体专业中,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制作互动式3D课件,如文创产品展示、艺术类产品的三维拆解与动态演示,从而增强产品的视觉生动性。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的景观方案可通过平台实现虚拟游览,便于直观评估和优化设计效果。

红外动捕系统+数字人的模式让环艺设计活起来

支撑“提升信息化水平”任务

在恒点支持建设的数字媒体艺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中,还包含“XR拍摄系统”、“高精度动捕系统+数字人系统”等教育信息化在实践教学领域最前沿、最典型的应用。

通过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打造出逼真的虚拟学习环境,让数媒和环艺专业的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学习,学生和教师可以在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环境中探索更具创新性的创作方式,同时提升教学效率和实践能力,全面支撑“新双高计划”中提出的“提升信息化水平”的任务要求。

支撑“校企合作”深化

恒点作为一家专注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咨询、营销、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涉及医疗影像、应急安全、国防军工、智能制造、文化艺术、服装设计、土木建筑、水利水电、思政等各类教育实训应用,提供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为与学校共同开发资源、制定标准、培养人才,支撑“校企合作”深化。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实实训基地

结语

恒点“数字媒体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技术产品赋能、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数字媒体、影视动漫、园林设计、文化旅途、环境艺术等专业课程,推动传统专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职业院校“新双高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产教融合深化。


相关推荐

  •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跨国设计项目激增,兼具文化敏感性与创新力的室内设计师成为行业刚需。然而,传统教学深陷多重困局。为此,恒点以虚拟仿真为技术核心,助力院校打破“地域局限”迈向“全球共创”,共同探索跨文化设计人才的培养新路径。作为教学配套的硬件设施,恒点推出跨文化设计XR数字融合工作站,从而着力改善传统多媒体教学效率低、管理难、功能单一、无法适应未来虚拟仿真应用需求的短板。

  • 室内设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开启设计教育新视界

    室内设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开启设计教育新视界

    室内设计行业作为提升空间品质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室内设计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与此同时,传统室内设计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室内设计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多种典型室内空间场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实践操作机会不足的问题。

  •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

  • 恒点助力江苏职业院校装备制造大类教师“AI+虚拟仿真”能力素养提升

    恒点助力江苏职业院校装备制造大类教师“AI+虚拟仿真”能力素养提升

    近日,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装备制造大类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培训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恒点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对培训教师开展《AI+虚拟仿真赋能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暨教育智能化建设与应用》讲座。报告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中的教育和应用;职业智能知识库、实践目标图谱、职业能力图谱的建设与应用;虚拟仿真智能化升级等内容等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

  • 虚拟仿真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专业涵盖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多个方向。与此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恒点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解决传统实训中“三高三难”问题,同时融入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模块,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校企协同创新。

  • 虚拟仿真激活非遗生命力, 赋能职业教育新双高

    虚拟仿真激活非遗生命力, 赋能职业教育新双高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非遗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双高计划”和产教融合政策驱动下,恒点“非遗技艺传承‘AI+虚仿’创新实训基地”应运而生。实训基地由非遗技艺博物馆展示区、非遗技艺虚拟仿真练习区、非遗技艺教学资源研创区和非遗技艺制作体验区四大区域组成。通过恒点自研的虚拟仿真硬件设备和系统,构建虚实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助力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专业金基地建设。

  • 案例分享|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推出的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虚拟仿真实验,为水土保持专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完整再现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全过程。学生身临其境,在接近真实的场景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反复实验、探索、思考,发现并获得知识,达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目标。

  •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生态文明人才培养,恒点推动水土保持学科数字化转型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生态文明人才培养,恒点推动水土保持学科数字化转型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水土流失问题变得愈发严重,导致相应复合型人才大量欠缺。然而,传统水土保持教育长期面临场景教学缺失、资源与时空限制、无法实时观测动态演变等瓶颈。基于此,恒点用虚拟仿真技术,高精度1:1还原红壤区坡面径流、黄土沟壑治理等多种场景,学员可在虚拟环境中部署监测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低风险的全场景覆盖教学。

  •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非遗技艺传承,破解教学痛点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非遗技艺传承,破解教学痛点

    《非遗专业教学痛点及转型》:非遗专业面临资源稀缺、成本高、时空限制等问题,亟待数字化转型。教育部《意见》指出,职业院校应推动非遗进校园,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学生可通过实训平台学习非遗。然而,实训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痛点与难点,需要进一步改革。恒点“非遗技艺传承‘AI+虚仿’创新实训基地”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非遗专业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非遗传承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 让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智能化,虚拟仿真助力守住绿水青山

    让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智能化,虚拟仿真助力守住绿水青山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土保持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传统水土保持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多种典型水土流失场景,学生能够在安全、高效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感受水土流失现象及其治理措施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为水土保持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灵活的教学资源。

恒点新闻

  •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40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

  • 恒点助力江苏职业院校装备制造大类教师“AI+虚拟仿真”能力素养提升

      63

    近日,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装备制造大类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培训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恒点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对培训教师开展《AI+虚拟仿真赋能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暨教育智能化建设与应用》讲座。报告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中的教育和应用;职业智能知识库、实践目标图谱、职业能力图谱的建设与应用;虚拟仿真智能化升级等内容等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

  • 虚拟仿真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62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专业涵盖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多个方向。与此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恒点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解决传统实训中“三高三难”问题,同时融入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模块,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校企协同创新。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