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高压铸造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

负责人:戴挺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查看项目
东南大学 金属高压铸造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

由于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和不能观测,使其科学本质和技术精髓的教学和科研成为难点。本实验构建压铸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由仿真的压铸车间、装备、模具和工艺过程组成,为自主开展压铸技术装备、模具和工艺设计的学习和实验研究,深入探索复杂压铸工艺过程的内在科学规律提供便捷有效的手段。

东南大学 金属高压铸造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

东南大学

实验简介

在汽车、机械、交通、电气电子、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中,金属高压铸造(也称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金属零件液态成型方法中最先进、大批量生产效率最高的方法之一。

由于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和不能观测,使其科学本质和技术精髓的教学和科研成为难点。本实验构建压铸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由仿真的压铸车间、装备、模具和工艺过程组成,为自主开展压铸技术装备、模具和工艺设计的学习和实验研究,深入探索复杂压铸工艺过程的内在科学规律提供便捷有效的手段。

设计原则

根据压铸机、模具和压铸工艺三部分内容教学要求,将金属高压铸造技术虚拟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认知、实训提高和综合分析实验”三个层次,服务学生的“基本原理学习、实际运用能力训练、综合分析能力训练”。每部分实验内容中均包含多个层次的实验。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熟悉设备结构和机构运动:虚拟重建一台真实的压铸机供学生使用。通过再现压铸机的机构运动,帮助学生了解压铸机的主要组成机构和机构运动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压铸模具结构:虚拟重建一套完整的真实模具供学生使用。通过模具拆散和自主组装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模具结构及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

帮助学生了解压铸装备、工艺和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际去操作虚拟压铸机,帮助学生了解压铸工艺过程、及其与压铸机构运动的关系;

帮助学生自主分析压铸工艺过程:虚拟重现压铸的充型和凝固过程。通过可视化和量化的过程数据帮助学生自主分析压铸工艺参数对压铸过程的影响,以及压铸产品质量评价参数的影响规律。

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最终掌握根据目标产品的结构特征,通过科学设计和使用压铸机、模具和合金材料这三个要素资源,合理安排和组织压铸工艺最终获得合格压铸产品的方法。

成绩评定

采用过程考核制度。要求学生对每个模块的各个功能独立完成,在熟悉车间、装备和模具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工艺参数,观察虚拟仿真的充型凝固结果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实验结果(重要的软件界面或数据)以及实验总结。其中:①仿真模块一、二(实验步骤1-3),模块三实验步骤4为基础实验,占总成绩比例的30%;②模块三(实验步骤5-6)为模具装配实训,占总成绩比例的30%;③模块四(实验步骤7-11)为综合分析实验,占总成绩比例的40%。其中,步骤11为综合分析与提高实验,占总成绩比例的10%。基础、实训与综合分析实验为必做项,提高实验为选做项。最终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对

高压铸造虚拟仿真实验材料科学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发掘和分析古代遗迹、遗物,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虽然现有的田野考古实习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但仍无法为学生提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遗址的实践,导致本科期间学生实践经验匮乏。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考古教学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考古专业人才。

  •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MEMS加速度计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其应用面之广,覆盖了从国防到民用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涉及各种小尺寸、低功耗和高性能应用。然而目前MEMS传感器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书面教学层面,主要是MEMS传感器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校准试验受到场地及安全限制等实验教学的难题,因此只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才能把这一高新技术内容引进实验课堂。

  • 案例分享 | 烫发剂配方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烫发剂配方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智能教育的烫发剂配方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是一次教育与科技的完美邂逅。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更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在未来的日化品化工教育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化工人才,助力我国染烫行业未来会向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顺利转型、健康发展,为消费者带来长远的健康保障。

  • 案例分享 |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常州工学院共同开发设计的“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基于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具有相关实训的操作与流程的基础上,还能引入“以人为本、责任担当”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迎来4.0时代。虚拟仿真实训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对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力促进区域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利用VR、AR、MR等模拟实训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打造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型建筑人才。

  • 案例分享|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推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也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冷链物流的运作过程,培养冷链物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平台功能,拓展实验内容,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非遗文化新业态,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有助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 案例分享 |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

    案例分享 |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虚拟仿真在线学习平台推动高科技高质量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在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同时,也为日后国际教育资源的交流合作打好基础。

  • 文理互助,虚拟仿真推动跨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文理互助,虚拟仿真推动跨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时代越是向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越发突出。

  • 案例分享 | 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不仅是教育创新的典范,更是对未来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也关系到道路安全乃至国家软件技术安全的战略大局。我们期待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同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构建更加安全的隧道运营环境而努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相信虚拟仿真技术将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贡献力量。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