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激活“大思政课”,让思政课堂更有生命力
眼下正值开学季,多地学校组织开展思政第一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大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大思政课”是一种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界限的全新思政课堂新形态。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就是推进数字技术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其本质是将数字思维、数字技术及数字化方法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当前,以数字化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
思政虚拟仿真研创中心应运而生
思政课向来是横亘在很多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老师不爱讲,学生不爱听,很多大学生都把这种课列在“水课”之列,“水一水”就过去了。
思政课要达到说服人、教育人的目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过硬的教学内容。
多年来,各方也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
虚拟仿真技术是现代科技迅猛迭代的产物,它聚合网络数字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型社会时空结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固化、完善、凸显实践教学特色,一些高校开始建设党建思政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心。这类中心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将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引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实现交互式、全景式、沉浸式教学环境,使红色教育更加直观、生动、深刻和震撼。这样,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体验各种革命圣地,达到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效果,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思政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心的建设背景是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思政工作效果的需求,旨在打造一个集设计、研发、创新于一体的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在融入虚拟仿真技术的思政课堂中,学生既能在趣味性学习中获得知识,又能在沉浸性体验中内化理念,思政课教学效果也得以提升,有效实现了“大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恒点思政虚拟仿真平台,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相较于传统思政课“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PPT”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由恒点支持建设的思政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心,利用现代虚拟仿真技术,打造具有高度互动性和沉浸感的思政学习环境。同时,思政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心致力于研发和推广优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有利于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推动思政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通过打造集思政体验、思政教学、特色成果展示、教师研创于一体的党建思政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心,形成集平台管理、实践体验、理论教学、案例分享为一体的综合思政研创学习平台,让思政课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生动、活泼。
1、思政体验方面
在研创体验中心,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思政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中,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参观红色景点,从南湖红船到一带一路,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从小康社会到共同富裕,从大国重器到科技强国……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都能转化为具象式、立体式、交互式的虚拟仿真体验教学模块,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思政内容的深刻内涵,增强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2、思政教学方面
党建思政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心融入丰富的党建思政元素,通过设计与其他专业相结合的特色思政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3、特色成果展示方面
该中心设立专门的展示区域,展示学生在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取得的实践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他们在虚拟环境中的创新实践、案例分析等。通过展示这些成果,可以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虚拟仿真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向社会传递思政工作的积极成果和良好形象。
4、教师研创方面
恒点自主研发的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的虚仿项目开发编辑工具VRC—Editor,内置丰富的思政美术资源,让没有计算机编程基础的教师也能够自己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为党建思政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支撑。
结语
思政课的教学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元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使得思政课的教学场域得以拓展,从传统的单一场域转变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维场域,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沉浸感和实效性。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咨询、营销、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提供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为教育及政企单位的实验实训教学和管理质量提升,持续输出教育新质能力。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需求方面,欢迎随时咨询我们。
相关推荐
-
冷链物流教育的创新之路: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与突破
虚拟仿真能够模拟真实的冷链物流环境,包括温度控制、货物装卸、运输路线规划等,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种互动性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还能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虚拟仿真实训还可以模拟一些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货物泄漏等,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这些紧急情况。
-
恒点虚拟仿真教育定制化解决方案,为物流行业数字化赋能
物流+虚拟仿真正在加快促成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配合直观的3D仿真画面,模拟物流行业场景,展现现代物流系统核心业务过程、技术和装备,使学生能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从而为学校提供物流人才实训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
案例分享|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项目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和省级特色专业“家具设计与工程”及“工业设计”,涉及《家具史》《经典家具赏析》等必修核心专业课程。实验覆盖古典家具造型结构、装饰纹样及涂饰工艺等基本知识及鉴赏,常见病害形式、产生机理、结构与涂层修复及工具等多个重要知识点。项目采用“虚+实+虚”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型、综合实践型实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
文化传承的数字化篇章,虚拟仿真的新业态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十字路口。特别是手工艺品,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民俗内涵,其修复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恒点与高校开启深度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非遗文化新业态,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有助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
案例分享 |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虚拟仿真在线学习平台推动高科技高质量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在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同时,也为日后国际教育资源的交流合作打好基础。
-
语言教学新维度: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当前,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被视为教育行业的一个新起点,它不仅改变了教育方式,还推动了教育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教育领域的一大步。
-
文理互助,虚拟仿真推动跨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时代越是向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越发突出。
-
土木工程虚拟仿真:构建未来建设的新视角
虚拟仿真实训,是传统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发展、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虚拟仿真实训,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将实践融入日常学校,锻造新一代土木人才新质生产力。
-
案例分享 | 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不仅是教育创新的典范,更是对未来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也关系到道路安全乃至国家软件技术安全的战略大局。我们期待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同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构建更加安全的隧道运营环境而努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相信虚拟仿真技术将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