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虚拟仿真示范基地进行整体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虚拟仿真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手段、促进人才培训模式创新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加强教学、学习、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弥补职业教育培训、高成本、高风险等特殊困难的重要措施。经过研究,决定开展职业教育示范虚拟仿真培训基地的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要求。
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设计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整合多种资源,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主、企业协同、各具特色的培训基地创新建设模式,搭建校企合作桥梁。
1.坚持科技指导,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不断提高应用水平,深入整合信息技术和实践培训设施,建设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和教学场所,满足需求,建设虚拟仿真示范基地系统,配置虚拟模拟培训设备,利用教学管理和共享系统对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基地进行整体管理
2.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教学创新。充分考虑跨专业培训和社会培训的不同特点,考虑培训课程设计的专业性和兼容性,建立适合虚拟模拟的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培训教学内容,研究和开发培训教学资源,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优化人才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法,科学安排课程时间和教学要求与虚拟和现实相结合。
3.坚持一个学校和一个政策,共同建设和共享利益。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训的实际需要和区域产业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现有培训的痛点和困难,制定有针对性的建设计划和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当地产业的需求,探索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我们将鼓励跨校企业建立培训基地联合体,建立区域联合建设和共享机制,实现高质量虚拟仿真示范基地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持续应用,满足行业、对接行业和服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帮助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4.坚持科学管理,规范考核。建立健全专项管理机构,建立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各级培训质量的教学效果评估、评价和反馈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绩效评估、培训基地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保障措施。
二、组织实施。
1.根据建设要求,省教育行政部门选拔推荐全省5所高校参与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培训基地建设。
2.教育部职成部委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指导职业教育示范虚拟仿真培训基地的建设。包括制定国家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标准,指导相关课程建设,及时开展示范虚拟仿真培训基地建设案例培训项目和优秀案例项目选择工作。
3.根据建设情况,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协调各类资源,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优惠,建设职业教育示范虚拟仿真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