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教育应用生态伙伴交流会圆满落幕
智能教育双擎赋能,携手共促融合发展。2024年9月21-22日,为期2天的虚拟仿真教育应用生态伙伴交流会在南京成功举行,本次交流会由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来自业内的近150家企业、200余位嘉宾参与。
9月21日,交流会共设特邀专家报告和企业报告两个部分。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和专家学者,对虚拟仿真教育行业相关政策、前沿动态、学校建设等进行了分享。南京恒点董事长石建全、营销总监蒋法成、数字资源部总监王宇作为企业代表,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勤分享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并围绕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如何可持续扩展建设、线下的软硬件条件该如何配置建设、如何评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效,做好可持续建设等问题分享了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王心一通过《无人机集群技术数字化课程体系构建》主题演讲,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虚实递进的数字化实践教学方法和多校区互联的数字化实践教学场景。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胡道春作了《智能制造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分享了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路径探讨和建设成效及思考。
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建设、云平台建设及运维指导特聘专家、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崔嘉在会上详细解读了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指导文件,对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做了指导。
南京恒点董事长石建全作了《智能化产品赋能教育数字化(AI-MOOL)》的主题报告。分享了未来智能化教育趋势特别是虚拟仿真通用硬件装备和软件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对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趋势进行了分析。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蒋法成作了《虚拟仿真产品的院校应用及销售推进/案例分享》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销售方案设计、销售管理、项目建设等内容做了经验分享,并表示将借“创客”之力,高效建立本地化虚仿研发生产服务。
此外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字资源部总监王宇、策划经理孙舒洁、策划经理张欣钰就医学影像、医疗、新能源、航空、智能制造、文科、数字非遗、艺术设计、思政等专业领域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做了分享。
9月22日,参会人员先后参观了恒点“智能+教育”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现场,大家分别体验或了解了智能+教育应用通用装备及软件系统、数字融合实训工作站、MR互动演示沙盘、3D-LED协同交互大屏/智能数字人、动作捕捉应用,国家级(培育)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数智化研创中心、虚拟仿真资源规划建设及数字教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平台及课程建设等项目。
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行,为行业企业、教学科研机构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提供了机会,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对于塑造“智能+”教育新生态有着积极的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领域,与同行业共同打通教育变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为新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提供助力。
相关推荐
-
生产自动化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能制造教育新时代
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巨大的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却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智能制造教育,虚拟仿真能够高度还原自动化生产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编程、调试自动化设备,直观了解生产流程细节,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案例分享 | 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
小麦变量施肥是精细农业的典型作业种类和重要内容,是当前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南京恒点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将晦涩的知识原理通过直观的三维图像加以演绎,将采集自真实世界的数据以高度仿真的形式重现于系统之中,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交互式教学体验。
-
案例分享 | 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针对现实教学痛点,恒点与南通大学共同打造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的“虚实互补”模式,实验以再生PET聚合改性和材料成型加工流程为主线,通过三个实验环节,学生可通过实验重构基于工程实践的知识理论体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
虚拟仿真赋能再生材料教育,破解产业升级与人才断层的双重困局
在再生材料领域,一方面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中高风险、高成本的壁垒。针对现实教育的困局,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再生材料的人才培养,通过高精度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世界复刻电子废弃物拆解、生物质材料共混等全流程产线,推动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
-
虚拟仿真实训:教育技术创新驱动再生材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再生材料行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对专业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恒点将虚拟仿真应用于再生材料行业的人才培养,通过高度还原的虚拟再生材料生产实际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车间或实验室中,深入了解复杂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细节,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原则与路径,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与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专业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教育鸿沟日益凸显,虚拟仿真技术弥补了这一鸿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借助虚拟仿真这一先进技术载体,校企合作正在不断激发创新火花,催生全新解决方案,引领产教研融合迈向新高度。
-
法庭模拟演练子系统,开创法学教育新格局
在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少真实的法庭体验,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法律实践能力的需求。恒点推出“法庭模拟演练子系统”,通过整合虚拟现实(VR)与混合现实(MR)技术,结合大案件虚拟仿真资源,构建了多维度的沉浸式法律实践平台。支持多角色对抗性庭审模拟,学生可自由切换法官、律师等身份参与虚拟审判,这不仅提升了法律论证效率,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辩论能力。
-
案例分享 | 越野跑风险评估与处置虚拟仿真实验
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实训场景缺乏、场地有限和较低的训练频度等问题,导致了对越野跑项目风险评估和处置的教学效果不佳。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推出“越野跑风险评估与处置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情景的再现,突破了越野跑突发意外场景难以再现的局限,实现了现场实训难以完成的功能。
-
模拟调解子系统开启法学实践教学的新篇章
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为法学教育转型指明方向。传统教学瓶颈导致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模拟调解子系统”,有效解决传统法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该系统通过高度还原的仿真调解环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虚拟仿真正在法学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支持我国一流法律人才团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