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简介
团队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物联网与控制技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国家级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遵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开发了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面向行业和社会开放。实验内容围绕问题导向的任务线索展开,即“装配多旋翼无人机并实现群体协同”。学生首先完成多旋翼无人机的装配和调试,保证无人机能够平稳飞行;然后构建无人机间无线通信网络,保证无人机与其邻居节点之间可靠的信息传输,最后在此基础上实现无人机群体协同与自主避障。
设计原则
无人机集群是航空和信息高度交叉融合的科技前沿,已成为国防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具备实践能力的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迫切。然而,无人机集群相关的实验教学却面临着风险高、难度高、成本高的严重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团队以相关科研和教学成果为基础,遵照“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为《无人机集群技术》课程自主研发了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首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验方案采用了问题导向的设计方法,实验情景吸引力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二,本实验通过环环相扣的3个实验环节,将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容错探究式的实验过程得到个性化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式的思维方式。第三,本实验的挑战度高,实验知识点源于课堂,但实验内容来源于无人机集群技术领域的前沿,实验仿真程序和模拟数据均来源于科研中的实际程序和实测数据。在实验前,学生需要通过本实验提供的“在线知识角”,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学习。第四,本实验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近年来,无人机集群成为了中国和美国等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热点。目前,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已经完成了200架无人机组成的集群试飞实验。我们把相关学习资料均收录在实验项目的在线“知识角”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入理解无人机集群技术在国防领域的重要价值。然后进一步通过情景体验式的实验教学过程,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投身国防工业的情怀和使命感。
课程目的
本实验根据《无人机集群技术》课程大纲及关键知识点,结合多旋翼无人机集群的军事应用背景,构建了基于作战想定的虚拟仿真实验情景。以“装配多旋翼无人机并实现群体协同”为任务线索,开展自主容错探究式虚拟仿真实验,达到以下实验目的:(1)通过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参数调试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多旋翼无人机组成原理、动力学模型、装配要点及PID控制原理,探究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导向的多旋翼无人机动力装置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根据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分析、判断并调节PID参数的能力。(2)通过无人机集群链路预算与组网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无线电传播特性、无线通信系统链路预算方法、信道接入控制方法及自组织时分多址协议原理,探究无人机集群网络无线信号冲突解决方案,使学生具备从协议栈分层的角度开展无人机集群网络设计的能力。(3)通过无人机集群协同与自主避障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基于Boid模型的集群运动原则、基于虚拟力场法的无人机集群拓扑控制和自主避障方法,探究虚拟力场参数对无人机集群性能的影响,使学生具备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对无人机集群协同性能进行调整的能力。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课堂和实验教学内容重点围绕无人机集群的概念、无人机集群的组成、无人机集群分布式自组网技术、无人机群体协同与控制技术展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提供必备的理论基础。
实验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本实验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拓展课程《无人机集群技术》,该课程面向全校工科专业大三至大四的学生任选。(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由于无人机集群技术是“航空和信息”高度交叉融合的科技前沿,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跨专业、跨学科、跨能力范畴的交叉融合。本课程的先修课包括本实验教学团队开设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无人机设计导论》,以及国际课程《面向物联网的电子技术》(或其他网络技术相关课程)。学生学习本门课程之前所需掌握的主要能力和知识结构包括:·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无人机的基本组成和飞行原理。·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无线通信网络原理。在实际教学中,本实验不仅应用于《无人机集群技术》课程,相关实验环节还应用于团队开设的上述先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项目的知识角提供了大量文献、视频学习资料,因而上述先修课程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也都能较好的完成本实验所有环节的实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