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无人机产业,无论是消费级还是工业级,数量上均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正在步入成长快车道。
无人机按照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固定翼、单旋翼和多旋翼三种类型。其中,多旋翼无人机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悬停、低空飞行和原地回转等优势;与单旋翼无人机相比,它无需尾桨装置,因而机械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由于具备上述优势,多旋翼无人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背景与痛点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技术是当前无人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结合了多旋翼无人机的灵活性和集群技术的优势,实现了无人机在长时间、远距离条件下的高效协同作业。
无人机集群技术是“航空和信息”高度交叉融合的科技前沿,涉及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信息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对具备实践能力的跨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非常迫切,符合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由于无人机集群节点数量多,实验成本高实验成本高;集群覆盖范围广,空域申请难;易发坠机等事故,实验风险大等系列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
解决方案
基于此,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相关科研和教学成果为基础,遵照“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合作开发了“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根据《无人机集群技术》课程大纲及关键知识点,结合多旋翼无人机集群的军事应用背景,构建了基于作战想定的虚拟仿真实验情景。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参数调试、无人机集群链路预算与组网、无人机集群协同与自主避障相关的技术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原则与亮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课堂和实验教学内容重点围绕无人机集群的概念、无人机集群的组成、无人机集群分布式自组网技术、无人机群体协同与控制技术展开。
(1)通过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参数调试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多旋翼无人机组成原理、动力学模型、装配要点及PID控制原理,使学生具备根据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分析、判断并调节PID参数的能力。
(2)通过无人机集群链路预算与组网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无线电传播特性、无线通信系统链路预算方法、信道接入控制方法及自组织时分多址协议原理,探究无人机集群网络无线信号冲突解决方案,使学生具备从协议栈分层的角度开展无人机集群网络设计的能力。
(3)通过无人机集群协同与自主避障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基于Boid模型的集群运动原则、基于虚拟力场法的无人机集群拓扑控制和自主避障方法,探究虚拟力场参数对无人机集群性能的影响,使学生具备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对无人机集群协同性能进行调整的能力。
结语
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此外,恒点创新地提出MOOL概念(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室),对慕课即MOOC进行了发展。其在慕课的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一系列互动性、操作性的实验项目并上线开放、共享的教学平台。
通过恒点MOOL,《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已被南京理工大学等60余所高校采用,总实验人次达2万多余次。
相关推荐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MR智能互动沙盘赋能实训教育未来
在传统的实验或实训中,大量物理设备的投入、大量实验材料的消耗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MR智能互动沙盘是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的一款教育实训设备。它结合光学空间定位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多学科协作训练环境。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2025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人才培养
加快和加强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重要的学科设置,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继续加大数字教育国家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MR大空间协同系统重塑未来教育与实训生态
MR大空间协同系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可实现多人协作,带来沉浸式体验。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训练平台能够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训练效果和实践能力。
-
速看!关于教育,2025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实训为传统实训提供新思路
为顺应国家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恒点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空间计算、AIGI、大空间激光三维建模、虚拟互动、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为机械、工程、交通、化工、医学影像、土木建筑、装备制造、消防、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建思政、应急响应等行业专业客户提供“三高四不”场景下的实验、训练、培训和教学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装修改造、设施硬件到实体设备、实训项目一站式解决。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3D-LED交互显示系统助力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升级
3D-LED交互显示系统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凭借其沉浸式体验与高互动性,成为教育装备升级的核心选择。3D-LED交互显示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技术——显示渲染、交互追踪与中心控制,为教育领域带来沉浸式虚拟实训、跨地域协同教学、虚实一体化课堂三大突破性应用。
-
重磅!央视、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恒点助力东南大学虚拟仿真教学,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近日,东南大学探索人工智能融合教学创新取得新进展,并得到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关注报道。在由恒点支持建设开发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跨空间索结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和设备,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入虚拟的苏州奥体游泳馆,进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
大规模设备更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助力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升级
恒点顺应趋势推出XR数字融合工作站,其空间计算能力、虚拟显示与交互功能,为补齐传统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短板,提供了全新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作为硬件和软件的高度集成平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同时具备了鼠标、键盘,以及虚拟仿真专用OS 、头戴显示设备、触控显示器、互动交互定位系统、12键摇杆,既可以作为普通电脑使用,也可以支持支持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虚拟仿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