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运转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然而,随着交通网络的复杂化,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运输安全、环境保护等,亟需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转型升级。传统交通运输教学模式存在局限,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新型教育应运而生,为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引领教育模式革新。
传统交通运输专业教学痛点
交通运输系统庞大复杂,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及运营管理。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全面深入理解系统运行机制和实际操作流程。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投入与使用成本高昂,学生难有机会接触真实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另一方面,系统安全性和复杂性使得关键教学环节难以开展,如无法在真实道路、航线上大规模实验交通流量分析和拥堵治理,学生只能通过理论推导和小规模模拟,难以获得可靠数据支持。
以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为例。其实验因具有系统复杂、高危险性、实验成本高、故障不可逆、高空飞行环境不可达等特点,难以用真实的系统开展。此外,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不及时,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虚拟仿真技术
为交通运输教育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通过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交通运输系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实验和操作,突破传统教学局限。
首先,该技术能模拟各种基础设施和设备,如铁路线路、公路网络、航空航海航线等,学生可观察设备结构、性能和运行状态,进行操作和维护,弥补无法接触真实设备的不足。例如,在学习港口装卸作业时,学生可模拟装卸设备操作过程,观察货物装卸效率和作业流程合理性,加深对港口作业管理的理解。
其次,虚拟仿真技术能模拟复杂场景和突发事件,如交通拥堵、事故、恶劣天气等,学生可在这些场景中进行交通组织、应急处置和决策分析实验,提高应对复杂状况的能力。如模拟拥堵时,学生可尝试不同交通组织方案,观察流量变化和拥堵缓解效果,掌握治理方法。
此外,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和个性化定制,根据行业趋势和学生需求,及时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提供丰富前沿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虚拟仿真技术
赋能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本实验教学系统依托南航“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先进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健康管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将“虚拟现实+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型飞机导航系统实验教学,以“系统培养航空导航特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航空大飞机工程特色。
在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中,技术应用展现独特亮点。开放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同时也面向行业和社会共享。紧扣航空特色高校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定位与导航系统》课程关键知识点,设计“典型认知”“综合训练”“系统探索”多层次实验体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掌握飞机导航系统设计、分析和管理知识。
在“典型认知”阶段,学生深入了解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等核心部件细节;“综合训练”阶段,学生设计导航系统结构参数,评估导航性能并优化设计;“系统探索”阶段,自主开展子系统设计和功能模型搭建,进行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设计能力。系统还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逆性,降低教学成本。
恒点还为开发出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的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大大降低了教师制作教材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允许校方根据学校、专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定制课程。该编辑器兼容主流硬件设备,能够在多种头戴显示设备、台式机、手机、平板等设备上进行多人协同交互式操作,并还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为优质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解决方案。
结语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自主研制导航系统,对国家重大交通运输项目,有着前所未有的推动力量。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下新的重要基石。虚拟仿真技术在交通运输教育应用前景广阔,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痛点,提供丰富灵活学习资源和真实实践环境。
随着技术发展,虚拟仿真将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学校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未来,虚拟仿真技术与教育将更加深度融合,带来教育行业变革,推动教育迈向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时代。
相关推荐
-
生产自动化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能制造教育新时代
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巨大的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却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智能制造教育,虚拟仿真能够高度还原自动化生产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编程、调试自动化设备,直观了解生产流程细节,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案例分享 | 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
小麦变量施肥是精细农业的典型作业种类和重要内容,是当前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南京恒点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将晦涩的知识原理通过直观的三维图像加以演绎,将采集自真实世界的数据以高度仿真的形式重现于系统之中,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交互式教学体验。
-
江苏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打造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新生态
江苏省教育厅于近期研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致力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
-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原则与路径,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与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专业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
政策引领职业教育新机遇,以虚拟仿真基座托举大国工匠培养
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高校、职校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恒点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在恒点协助下,共同打磨教学资源案例库;同时以零代码开发工具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为核心,打造虚拟研创中心,进而根据自身需求开发教学资源、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实验教学体系,同时,由恒点量身定制的虚拟仿真一站式解决方案,因地制宜为校方实训基地提供虚拟仿真设备,实现智能化升级。
-
恒点助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打造虚拟仿真智慧实训新范式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定制化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为核心,实现实训教学智能化升级,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硬件+软件+内容”一体化定制化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的帮助下,实现了对职业实训教学的升级革新。在数控加工、精密测量、工业机器人装调、智能制造单元、效控机床维修、智能制造生产线、五轴加工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工业机器人性能测试、智能制造车间等方面展开教学。
-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恒点依托十余年技术积淀,构建“平台+内容+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实训,化解“三高四不”教学难题,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虚拟仿真教育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破解职业院校实训高风险、高成本、动态场景缺失(模拟舆情处理)及粗放评价体系(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与精准能力诊断)三大痛点。平台构建全流程虚拟直播生态,支持多角色协同实训与实时反馈,植入助农直播等思政场景,同步推出3D-LED交互系统实现动作捕捉与跨终端互联。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