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运转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然而,随着交通网络的复杂化,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运输安全、环境保护等,亟需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转型升级。传统交通运输教学模式存在局限,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新型教育应运而生,为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引领教育模式革新。
传统交通运输专业教学痛点
交通运输系统庞大复杂,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及运营管理。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全面深入理解系统运行机制和实际操作流程。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投入与使用成本高昂,学生难有机会接触真实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另一方面,系统安全性和复杂性使得关键教学环节难以开展,如无法在真实道路、航线上大规模实验交通流量分析和拥堵治理,学生只能通过理论推导和小规模模拟,难以获得可靠数据支持。
以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为例。其实验因具有系统复杂、高危险性、实验成本高、故障不可逆、高空飞行环境不可达等特点,难以用真实的系统开展。此外,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不及时,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虚拟仿真技术
为交通运输教育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通过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交通运输系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实验和操作,突破传统教学局限。
首先,该技术能模拟各种基础设施和设备,如铁路线路、公路网络、航空航海航线等,学生可观察设备结构、性能和运行状态,进行操作和维护,弥补无法接触真实设备的不足。例如,在学习港口装卸作业时,学生可模拟装卸设备操作过程,观察货物装卸效率和作业流程合理性,加深对港口作业管理的理解。
其次,虚拟仿真技术能模拟复杂场景和突发事件,如交通拥堵、事故、恶劣天气等,学生可在这些场景中进行交通组织、应急处置和决策分析实验,提高应对复杂状况的能力。如模拟拥堵时,学生可尝试不同交通组织方案,观察流量变化和拥堵缓解效果,掌握治理方法。
此外,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和个性化定制,根据行业趋势和学生需求,及时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提供丰富前沿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虚拟仿真技术
赋能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本实验教学系统依托南航“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先进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健康管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将“虚拟现实+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型飞机导航系统实验教学,以“系统培养航空导航特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航空大飞机工程特色。
在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中,技术应用展现独特亮点。开放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同时也面向行业和社会共享。紧扣航空特色高校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定位与导航系统》课程关键知识点,设计“典型认知”“综合训练”“系统探索”多层次实验体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掌握飞机导航系统设计、分析和管理知识。
在“典型认知”阶段,学生深入了解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等核心部件细节;“综合训练”阶段,学生设计导航系统结构参数,评估导航性能并优化设计;“系统探索”阶段,自主开展子系统设计和功能模型搭建,进行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设计能力。系统还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逆性,降低教学成本。
恒点还为开发出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的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大大降低了教师制作教材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允许校方根据学校、专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定制课程。该编辑器兼容主流硬件设备,能够在多种头戴显示设备、台式机、手机、平板等设备上进行多人协同交互式操作,并还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为优质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解决方案。
结语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自主研制导航系统,对国家重大交通运输项目,有着前所未有的推动力量。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下新的重要基石。虚拟仿真技术在交通运输教育应用前景广阔,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痛点,提供丰富灵活学习资源和真实实践环境。
随着技术发展,虚拟仿真将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学校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未来,虚拟仿真技术与教育将更加深度融合,带来教育行业变革,推动教育迈向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时代。
相关推荐
-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恒点依托十余年技术积淀,构建“平台+内容+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实训,化解“三高四不”教学难题,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虚拟仿真教育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破解职业院校实训高风险、高成本、动态场景缺失(模拟舆情处理)及粗放评价体系(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与精准能力诊断)三大痛点。平台构建全流程虚拟直播生态,支持多角色协同实训与实时反馈,植入助农直播等思政场景,同步推出3D-LED交互系统实现动作捕捉与跨终端互联。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大规格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推职业院校“新双高计划”
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为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改善提供了重要契机。与此同时,虚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破解传统实训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设备更新与虚拟仿真有机结合,构建新型实训教学体系,成为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虚拟仿真解锁教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教育创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痛点,以科学设计原则和全面实验环节助学生攻克知识难关。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将会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人才,助力我国新能源领域突破,推动交通行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