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虚拟仿真实验

东南大学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虚拟仿真实验

当前,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总量偏高,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大量的简易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对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则不熟悉,逗留现场争执,又导致道路交通拥堵加剧,甚至引发次生事故。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加上数字模拟技术逐渐深入地应用,能够将现实中交通事故进行数学建模和虚拟仿真,并以三维的方式展现、便于用户进行交互学习;在梳理典型真实交通事故及责任认定案例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对交通事故处理过程、“虚拟搜证”、原因力分析、结果认定,数字化重现物理过程的真实面貌,结合其他虚拟仿真技术,最终能够将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及认定过程与结果在系统内重现,实现教学与实务的结合。

东南大学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虚拟仿真实验

东南大学

实验简介:

当前,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总量偏高,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大量的简易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对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则不熟悉,逗留现场争执,又导致道路交通拥堵加剧,甚至引发次生事故。在交通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交通事故认定过程比较缺乏交警的视角,少有直观的处理过程,学习领会很难深入。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交通事故处理规制及责任认定的基本知识与程序也有普遍的需求。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加上数模拟技术逐渐深入地应用,能够将现实中交通事故进行数建模和虚拟仿真,并以三维的方式展现、便于用户进行交互学习;在梳理典型真实交通事故及责任认定案例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对交通事故处理过程“虚拟搜证、原因力分析、结果认定,数字化重现物理过程的真实面貌,结合其他虚拟仿真技术,最终能够将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及认定过程与结果在系统内重现,实现教学与实务的结合。

设计原则:

第一,任务驱动原则。通过任务目标的驱动或实验评分的牵引,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充足的责任感和兴趣去积极参与完成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而且在完成任务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相关的综合训练,必定能对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起到良好的实施效果。

第二,演示教学原则。演示法的使用目的是传达具有较为真实的道路交通事故的视频,以便对于现实案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将学员代入场景,也能更好直观感受道路交通设施、标志信号等,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的复杂情况,同时能够将真实案例与仿真系统之间的关系予以明确,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感。

第三,虚拟操作原则。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以交警的视角再现接警、现场处置、证据收集、事故照片拍摄、事故现场图绘制等流程,实现知识点的传播与学习,同时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目的:

本项目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真实案例为基础进行仿真训练,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重点培养学员三项能力模块:“认知能力模块”(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本法理;道路通行法律要求)“实践能力模块”(简易交通事故自行处理规则;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能力;交通事故证据制作能力)“分析能力模块”(证据分析能力;原因力分析能力;责任认定能力)。

实验要求:

第一,掌握交通法规则。重点在于交通安全法、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的通行规则要求。

第二,掌握交通事故现场处置的基本知识。包括现场交通疏导、正确位置的拍照、证人询问、证据收集等知识。

第三,掌握交通事故认定的优先权理论。以法定的优先通行权为判断基准,结合事故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此判断交通事故责任原因力及大小。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 | 滑坡堰塞体渗流稳定测试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滑坡堰塞体渗流稳定测试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滑坡堰塞险情不断出现。为培养优秀的堰塞体及重危滑坡稳定安全评估领域的相关土木工程从业者,恒点与河海大学合作设计《滑坡堰塞体渗流稳定测试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将堰塞体工程测试分析与室内虚拟仿真操作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虚拟仿真+灾害预防”,依托重现堰塞灾害的虚拟场景与仿真的实验过程,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使学生能够借助虚拟仿真手段去体验堰塞体的探索、测试、分析过程。

  • 虚拟仿真教学为跨时空文明对话搭建数字桥梁

    虚拟仿真教学为跨时空文明对话搭建数字桥梁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文化交流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体验的机会稀缺,学生难以深度接触不同文化,导致传统文化比较学科教学难以胜任行业人才培养的重任。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数字图像搭建模拟场景的方式,化不可能为可能,打造沉浸式的文化探索世界。从光影效果到人物对话,从风俗礼仪到历史背景,每个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全方位还原文化细节,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 虚拟仿真以新技术融合,点亮新能源并网专业教育的未来

    虚拟仿真以新技术融合,点亮新能源并网专业教育的未来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清洁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格局。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能源技术人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恒点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低碳新能源并网教学项目,解决了设备投入与使用的成本问题。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自由组合、试验不同方案,在安全的环境中充分尝试并网系统,从而享有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

  • 把矿山“搬”进课堂,矿山安全与环境治理虚拟仿真教学之路

    把矿山“搬”进课堂,矿山安全与环境治理虚拟仿真教学之路

    矿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关乎矿业生产的高质量生产。现实中,矿业人才的培养面临场景再现难、教学成本高、实践经验少等困扰。基于此,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矿山安全与环境治理专业的教学,打通教学、实训、考核全链条。恒点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内置多种典型灾变模型,按照标准安全规程参数化建模,以低成本为实验教学提供便利;用虚拟的场景让“危险”随时“发生”,却不至于造成任何损失,让“试错式”试验成为可能。

  • 虚拟仿真助力医学影像教育迈向新高度,让人才培养没有差距

    虚拟仿真助力医学影像教育迈向新高度,让人才培养没有差距

    从X光、CT到 MRI、超声等,精准的医学影像诊断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影像设备资源有限且昂贵,学生实操机会不足;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恒点通过构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凭借丰富的资源、个性化学习模式与沉浸式实践体验,为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活力。

  •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跨国设计项目激增,兼具文化敏感性与创新力的室内设计师成为行业刚需。然而,传统教学深陷多重困局。为此,恒点以虚拟仿真为技术核心,助力院校打破“地域局限”迈向“全球共创”,共同探索跨文化设计人才的培养新路径。作为教学配套的硬件设施,恒点推出跨文化设计XR数字融合工作站,从而着力改善传统多媒体教学效率低、管理难、功能单一、无法适应未来虚拟仿真应用需求的短板。

  • 案例分享 | 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电力市场交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能够在低风险、高效率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感受电力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该实验平台以实际电力市场交易为蓝本,高度还原了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发布、市场申报、市场出清、结果发布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扮演发电商和售电商的角色,进行虚拟报价操作,体验真实的市场交易过程。

  •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真实能源交易涉及电网实时调度、碳配额拍卖、绿证跨境结算等敏感操作,书本交易无法接触实时变化的数据。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着手解决现有能源交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决策的全场景覆盖,以模拟的行业真实应用场景复刻实操细节,支持通过数据调整交易策略,在实践中理解能源市场的机制原理,强化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深化对跨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在高校新文科专业中崭露头角,为解决传统文科学习中的痛点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通过VR、AR、MR等技术,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为文科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