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生态伙伴交流会:共促智能教育发展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智能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为了推动“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恒点牵头汇集虚拟仿真领域的各位专家和优质企业代表将在2024年3月23-24日举办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生态伙伴培训交流会,旨在推动虚拟仿真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
本次交流会旨在汇聚国内智能教育和虚拟仿真领域的专家和优质企业,共同探讨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以及其成效。与会者包括教育领域的学者、企业代表等,共同为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交流会将围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高校设备智能化升级、MOOL、虚拟仿真产品在院校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智能教育的生态体系展开,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个性化教学、学习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高质量智能化教学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线下教学环境的建设也成为重中之重。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教育装备也迎来了大规模的更新和升级。传统的教育装备,如黑板、投影仪等,逐渐被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装备所替代。这些新的教育装备,如虚拟现实头显、操作台和3d交互大屏等,都内置了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
为了推动高校、职业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使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在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恒点基于虚拟仿真,提出了全新的MOOL理念,为智能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借助恒点MOOL云平台,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需求和课程设计思路创作需求脚本,并利用平台的虚拟仿真编辑器制作出符合平台课程规范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和老师进行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恒点MOOL理念的提出让“智能+教育”与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真正的融合,真正实现了智能教育走进高校和职业院校。虚拟仿真技术为教育装备的更新和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动力。相信通过本次交流会将为智能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的教育将更加生动、直观和高效。
相关推荐
-
“新双高”理念下,看虚拟仿真如何重塑智慧港口职业教育新生态
为助力职业院校建设“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恒点打造“智慧港航‘AI+虚仿’虚实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凭借其突破时空限制、降低实践成本、增强交互体验等优势,为职业院校港口专业通过提供高沉浸感、强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多场景模拟复杂作业情况,保障教学安全并降低成本,为培养适应智慧港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
打破癌症诊断教学困局,虚拟仿真实现临床实战常态化教学
在医学院校和职业卫生类院校的课堂上,癌症诊断教学长期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恒点通过情景化的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将虚拟现实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癌症诊断全流程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实现真实临床场景的“无风险复刻”。通过虚拟仿真,学生可以在安全环境中反复试错,培养临床决策能力,打破了临床实践机会不足的瓶颈,为医学教育提供完善的虚拟临床解决方案。
-
6大行动,让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来看教育部最新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
-
“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开启数字文旅实践教学新篇章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当下,“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正深刻变革数字文旅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实训教学注入新动力。针对职业院校在应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要点,结合传统文旅产业的实训痛点,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数字文旅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打造专属于数字文旅职业教育的“人工智能+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构建虚实融合、产教协同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关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经研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特组织开展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工作。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征集并遴选一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为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培养赋能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着产业升级与转型。与此同时,如何突破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这一瓶颈,成为行业的重要课题。恒点虚拟仿真技术为传统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高度还原工业机器人操作环境,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获得编程、调试与运行等全方位的实践操作机会,掌握工业机器人实践技能,增强岗位实践水平,为未来就业打好技能基础。
-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原则与路径,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与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专业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MR智能互动沙盘赋能实训教育未来
在传统的实验或实训中,大量物理设备的投入、大量实验材料的消耗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MR智能互动沙盘是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的一款教育实训设备。它结合光学空间定位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多学科协作训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