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技术“民参军”由来已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为军事现代化输送人才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仿真技术“民参军”由来已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为军事现代化输送人才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今年是建军97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小米加步枪走来,历经千难万险,如今已经发展为一支多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

今年是我国建军97周年

近年,随着高新武器装备成体系发展,我军战略转型正由量变积累向质变跨越,一件件新式武器装备承载着强国强军的伟大梦想,也是军工科研战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荣誉勋章。科技兴军,成为国防军工的一张名片。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作为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虚拟仿真在军事装备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仿真技术“民参军”简史

如果追根溯源,以模拟手段开展装备研究,实际上由来已久。作为基础学科、同时也对军事应用尤为重要的空气动力学,很早就将风洞用于模拟研究。作为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十月革命后的次年便组建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斯大林更曾下令可用于进行整架飞机试验的全尺寸风洞,这使得苏联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遥遥领先。

我国举世瞩目的军事成就,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模拟开始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国依靠自身在数字领域的优势,率先将数据模拟应用于新式装备的研制。尽管全尺寸模型乃至验证机的应用必不可少,但更为方便的数据模拟还是替代了部分模型的功能,这不仅压缩了模型制造的成本,也大大缩短了实验进程,并且能够为部件模拟出更加全面的工况。

现如今,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令模拟研究的水准更上一层楼。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能够在接近实战环境下支持武器装备试验,相对真实、充分地暴露装备的使用风险问题,有效解决因装备日趋复杂而带来的质量风险问题,为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制、生产和编配训练各阶段计划的审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还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武器装备的技术风险和采办费用,缩短武器装备的采办周期。

中国是为数不多掌握风洞技术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尤其是“十四五”以来,民参军企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为军工行业的配套完善、技术进步以及产能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同时在军工行业内的比重也不断提升。在资金支持、优惠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人才引进、融资、市场推广等利好政策推动下,虚拟仿真行业“民参军”蓬勃发展,以军工装备制造、装备试验场建设为突破口,构建数字化虚拟仿真行业的生态圈。

现代虚拟仿真技术

为军工装备现代化储备优质人才

军工装备虚拟仿真实验作为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交汇点,其通过军事单位、科研院所、军工企业、专业院校等多方协同共建,涉及军事、军工、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堪称前沿科技的集大成。随着数字孪生技术以及虚拟仿真解决方案在军工装备制造、装备试验场建设领域的应用推广,全新的技术正在改变军工装备研制及相关人才培养方面的业态。

传统的武器工程类实验存在着技术风向高、素材成本高、设备与场所限制多、瞬态实验不可逆、对环境影响大、机理无法直观呈现等制约因素,军工装备人才教培面临较大瓶颈。相关研究一直致力于通过模拟实验克服此类教研中存在的困难,并将模拟水平不断提升。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的助力下,军工装备研制与人才培养的瓶颈被不断攻克。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军事装备还是其研制,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都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以恒点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同建设的武器发射工程专业靶场实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例,学生可以在全面模拟、高度还原的虚拟化专业靶场环境中,真实地把控武器发射的各个细节,直观、细致、深入了解原本难以呈现的武器机理,通过丰富的实验资源,在实践中掌握武器研制的理论。

该系统还便于教研人员开展课题研究,并更加方便地对学习人员进行实习考核,以及时、全面掌握学习动态,实现教学管理。

在虚拟仿真技术的助力下,装备结构可以更加直观的呈现

通过教、研、校、企、军、工等多方的“军民融合”,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各行各业的共同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以最为现代化的前沿技术,为军事装备现代化,不断输送优质人才。

南京恒点是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公司持续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解决方案。南京恒点将不断创新,持续在虚拟仿真行业深耕,响应国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持。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需求方面,欢迎随时咨询我们。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民航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民航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安全生产列为“数字化赋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五个重要领域”之一,明确要求“建立基于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的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航空情景,开展航空事故隐患排除、应急处置相关的教育与培训。节约了成本也让学生经历了实训过程。恒点以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为抓手,助力民航加快数字化产业升级,推动社会发展。

  • 政策解读 | 从“双高计划”到“新双高”,虚拟仿真能做什么?

    政策解读 | 从“双高计划”到“新双高”,虚拟仿真能做什么?

    “新双高”目的在于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而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迅猛进步对教育教学模式构成了新挑战。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也有种种限制。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

  • 重磅!新增23校!第二轮“双高计划”院校增至220所

    重磅!新增23校!第二轮“双高计划”院校增至220所

    第二轮“双高计划”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6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6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每个高水平专业群经费投入为1000万/年。《第二轮“双高计划”标准框架》包括思政工作的引领度、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条件基础的支撑度、建设措施目标的可达成度、政策机制的保障度、成果成效的贡献度等。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虚拟仿真技术,重塑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虚拟仿真技术,重塑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人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进入大家的视野之中。虚拟仿真技术为无人机专业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和操作机会。学生能够反复演练无人机的组装拆解、飞行控制、无人机群体协同与自主避障等核心技能。恒点虚拟仿真的VR实训手段为无人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提供了新教学方式。

  • 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 时速450公里,科幻高铁问世背后的黑科技功臣

    时速450公里,科幻高铁问世背后的黑科技功臣

    “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取得这样的成就,与研发团队在技术层面上狠下功夫不无关系。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加快虚拟仿真技术与具体行业应用的融合。虚拟仿真应用于材料科学的研究与教学,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从人才培养层面,推动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2035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赴恒点参观交流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赴恒点参观交流

    ​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在校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内容和模式。12月31日上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30余名在校生赴恒点参观交流开展校企实践活动。

  • 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因材施教,恒点为虚拟仿真教学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因材施教,恒点为虚拟仿真教学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024年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提到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培养的高追求,需要各界共同实践、积极探索。恒点通过多方合作,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校方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系统解决方案,落地了一批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无论是XR数字工作站和MR智能互动沙盘都展现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 欢聚岁末 共启新岁 | 恒点举办员工集体生日会

    欢聚岁末 共启新岁 | 恒点举办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恒点新闻

  • 政策解读 | 从“双高计划”到“新双高”,虚拟仿真能做什么?

      103

    “新双高”目的在于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而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迅猛进步对教育教学模式构成了新挑战。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也有种种限制。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

  • 重磅!新增23校!第二轮“双高计划”院校增至220所

      139

    第二轮“双高计划”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6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6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每个高水平专业群经费投入为1000万/年。《第二轮“双高计划”标准框架》包括思政工作的引领度、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条件基础的支撑度、建设措施目标的可达成度、政策机制的保障度、成果成效的贡献度等。

  • 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202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