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双生花,虚拟仿真对无人驾驶的全过程助力
无人驾驶,是指让汽车自身拥有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并自主实现车辆控制的技术。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突飞猛进,市场增量资金持续涌入,而相关法规落地使得L3、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获准上路。科技,政策与经济的助力,促进国内无人驾驶快速发展。
无人驾驶的前景与隐忧
2024年7月,某网络集团旗下无人驾驶业务已经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且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单日单车峰值超过20单,与出租车司机的平均日单量相当。民众在尝试无人驾驶项目后好评不断。该集团董事长称,第一季度武汉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超55%,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
无人驾驶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其技术风险易引发新型交通事故。就在同年同月,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该集团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无人驾驶网约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视频上,被撞行人躺在出租车前,交警正在现场,事故造成了部分车辆拥堵
从技术角度分析,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是算法和数据,其不完善可能导致驾驶系统出现误判、漏判等问题。无人驾驶系统还可能受到黑客攻击、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车辆失控或行驶异常,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此类事故的责任主体可能包括车辆制造商、车主、乘客以及可能的第三方服务提供者,责任类型则可能存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或是产品质量责任两种类型。
无人驾驶安全性的技术与政策保障
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更是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作为应对,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从技术的角度和制度的层面,在应用前的测试与应用过程中的保障介入无人驾驶,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乘员与行人、车辆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有关各方通过技术手段开展测试保障无人驾驶安全运行提供了支持和依据。
为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2020年《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提到“完善测试评价方法和测试技术体系……鼓励构建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库,研究智能设备测试技术,推动检测设备、数据分析软件、虚拟仿真系统等测试工具链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健全包括封闭场地、半开放区域、开放道路等场景的综合测试评价体系。”
虚拟仿真技术的全过程助力
技术的发展往往如双刃剑,又如双生花。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对道路交通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这对无人驾驶技术安全性的系统化测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
与无人驾驶技术类似,虚拟仿真技术同样基于对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建构高度仿真的虚拟测试环境,从而更为便捷的开展先期测试,这还有助于降低封闭道路测试对于场地的要求,以及使用成本。
虚拟仿真技术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助力,不仅仅体现在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安全性的先期测试上。事实上,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甚至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全部过程,如无人驾驶系统的开发设计、远程操控与引导的模拟实操,都离不开虚拟仿真技术的加持。
无人驾驶虚拟仿真实验的产学研融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专业领域不断细化,专业的垂直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各个领域、各个专业、各个门类也在相互交叉,紧密合作,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产学研融合体系。对此,恒点与南京理工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立了无人驾驶环境感知与自主规划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该实验平台囊括了数据采集、算法设计到整体规划的方方面面,提供身临其境、面向应用的学习环境。在“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下,平台为学生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提供反复试错、充分探索的学习条件,从而适应高科技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依靠创新驱动,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一切创新创造的主体,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慧交通,离不开高素质技术人才团队的培养,虚拟仿真技术在无人驾驶产学研融合中,恰恰起到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的关键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教育、人才要素形成有效的闭环
相关推荐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案例分享 |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开发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将“虚拟现实+互联网”技术融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实验教学,学生可自主调整控制算法参数,改变驱动系统性能相关方面,掌握基本控制与性能评判方法。在综合设计环节,学生模拟新能源汽车不同运行状态,控制驱动系统,观察动态性能,评估设计与参数设置合理性,深入理解控制策略与设计原则。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虚拟仿真解锁教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教育创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痛点,以科学设计原则和全面实验环节助学生攻克知识难关。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将会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人才,助力我国新能源领域突破,推动交通行业绿色转型。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2025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人才培养
加快和加强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重要的学科设置,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继续加大数字教育国家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
-
重磅!央视、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恒点助力东南大学虚拟仿真教学,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近日,东南大学探索人工智能融合教学创新取得新进展,并得到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关注报道。在由恒点支持建设开发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跨空间索结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和设备,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入虚拟的苏州奥体游泳馆,进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
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公布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近日,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分别公示了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推荐名单,具体如下:
-
设备更新正当时:虚拟仿真为职教发展注入新动能
硬件是职业院校开展虚拟仿真实训的基石,在硬件方面,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从技术源头化解“信息孤岛”“兼容度低”“资源匮乏”“体验感差”“终端单一”等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痛点。
-
像Deepseek般颠覆传统,虚拟仿真技术为信息安全教育培养创造力
就像大多数成功的软件一样,DeepSeek出圈后,其平台也屡遭大规模恶意攻击,可见语言大模型的开发并非易事,后续保障工作同样重要。恒点与校方围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教育共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其注重知识讲解与学生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
文艺邂逅“虚拟”,解锁无限可能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实舞台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演员能在广袤宇宙、神秘古代遗迹等奇幻场景中穿梭表演;打破了时间的枷锁,使不同时代的艺术元素共融。而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直接用于舞台表演,也能够赋能相关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