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民航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安全无小事,民航安全是航空运输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广大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安全。为了避免空难发生,必须做好风险项的排除,日常维护与应急预演,而现代化的虚拟仿真技术正在这一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航安全的是民航高质量发展保障
高水平安全管制能够保障通航高质量发展,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使用新兴科技成为提升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水平的必要手段之一。
202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就曾印发《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 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全面提升智慧民航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安全性,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运行,更好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将民航安全生产列为“数字化赋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五个重要领域”之一,明确要求“建立基于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的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
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
为民航安全保驾护航
随着科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在空中运行安全分析和预测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海量数据,风险评估将更为精确,预防措施也将更及时有效,从而使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并且,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民航培训和应急演习有望变得更加逼真高效,地空安全整体水平可以获得高位跃升。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人们可以对鸟击预防、处理等进行模拟。传统实验往往以鸡代替飞鸟,难以高效、全面模拟鸟撞的效果,并且代价高昂,却无法模拟各类碰撞情形。在真实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模拟实验,不仅节约了实验成本,而且可以模拟各类碰撞情形。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也可以开展航空事故隐患排除、应急处置相关的教育与培训。以虚助实,弥补传统实操培训对于复杂多变事故情形模拟演练的不足,让相关的教育、培训不再停留于理论灌输,为航空安全相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团队培养提供充足的实训课程资源。
恒点推进校企合作,与高校、职校共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并开发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的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让老师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和实验需要,自主开发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恒点帮助校方建设智能研创中心,给学校因地制宜定制课程提供便利。
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开发的课程资源,能够兼容多种头戴显示设备、台式机、手机、平板等主流设备,能够进行多人协同交互式操作并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为优质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解决方案,深化和拓展了开放式教学的内涵。
结语
民航安全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正在交通安全领域发挥牵引作用。恒点以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为抓手,助力民航加快数字化产业升级,推动科学技术与民航等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推荐
-
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打造沉浸式中文学习新体验
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能够实现大规模中文教育场景下的混合现实(MR)协同交互,极大地提升了教学互动性和沉浸感。能够支持众多学生在同一虚拟空间内自由交流、协作学习,为中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采用了领域最新的MR技术和大空间定位跟踪技术,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无缝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离线编程系统对于大型复杂作业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必不可少。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教育模式却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暴露出诸多问题。恒点《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该项目以大型船舶外立面喷涂机器人作业规划和离线编程这一典型复杂作业场景应用需求为背景,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构建完整的大型机器人智能制造工程实现过程,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大型工程问题的能力。
-
生产自动化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能制造教育新时代
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巨大的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却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智能制造教育,虚拟仿真能够高度还原自动化生产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编程、调试自动化设备,直观了解生产流程细节,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案例分享 | 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
小麦变量施肥是精细农业的典型作业种类和重要内容,是当前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南京恒点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将晦涩的知识原理通过直观的三维图像加以演绎,将采集自真实世界的数据以高度仿真的形式重现于系统之中,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交互式教学体验。
-
案例分享 | 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针对现实教学痛点,恒点与南通大学共同打造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的“虚实互补”模式,实验以再生PET聚合改性和材料成型加工流程为主线,通过三个实验环节,学生可通过实验重构基于工程实践的知识理论体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
虚拟仿真赋能再生材料教育,破解产业升级与人才断层的双重困局
在再生材料领域,一方面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中高风险、高成本的壁垒。针对现实教育的困局,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再生材料的人才培养,通过高精度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世界复刻电子废弃物拆解、生物质材料共混等全流程产线,推动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
-
虚拟仿真实训:教育技术创新驱动再生材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再生材料行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对专业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恒点将虚拟仿真应用于再生材料行业的人才培养,通过高度还原的虚拟再生材料生产实际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车间或实验室中,深入了解复杂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细节,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教育鸿沟日益凸显,虚拟仿真技术弥补了这一鸿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借助虚拟仿真这一先进技术载体,校企合作正在不断激发创新火花,催生全新解决方案,引领产教研融合迈向新高度。
-
法庭模拟演练子系统,开创法学教育新格局
在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少真实的法庭体验,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法律实践能力的需求。恒点推出“法庭模拟演练子系统”,通过整合虚拟现实(VR)与混合现实(MR)技术,结合大案件虚拟仿真资源,构建了多维度的沉浸式法律实践平台。支持多角色对抗性庭审模拟,学生可自由切换法官、律师等身份参与虚拟审判,这不仅提升了法律论证效率,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辩论能力。
-
案例分享 | 越野跑风险评估与处置虚拟仿真实验
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实训场景缺乏、场地有限和较低的训练频度等问题,导致了对越野跑项目风险评估和处置的教学效果不佳。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推出“越野跑风险评估与处置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情景的再现,突破了越野跑突发意外场景难以再现的局限,实现了现场实训难以完成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