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怀进鹏:2025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人才培养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采访中提到:
今年将会推出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强人才培养。一是体现在基础学科。二是加快和加强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重要的学科设置,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养,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三是优化现有的学科,并适度增强新的学科。
继续加大数字教育国家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
以下为相关采访实录:
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人才培养。最近一段时间,深度求索DeepSeek、智能机器人等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请问,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进步与产业需求的人才?谢谢。
怀进鹏:谢谢您的提问。DeepSeek和机器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想它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但与此同时,它也向我们提出了面对重大科技变化和产业变革,我们的教育如何应对。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社会提出了特别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所以它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刚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特别提到这一点。教育部将会以制定和实施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为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主要有三点考虑。
第一,在制度和机制上推动创新。在当前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中,我们会加大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发展相融合的生态和组织机制。同时,我们会在这个领域中围绕产业变革加快和加强学科布局。在这个领域中,我们现在以产教融合为基础,推动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我们将会进一步扩大。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已经开始与产业加强合作,邀请2000多位企业的总师、1万多名企业工程师与教育结合培养人才,来自实践课题超过5000多个,这些方面为我们加大推进培养人才,推进把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相融合下的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同时,我们在制度创新和机制的安排设计中加大结合力度,在评价改革特别是推动高校的分类改革,结合高校的不同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建立和推动高等教育优化布局和分类改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加大力度推进评价体系的改革,更好地引导(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急需(培养)人才。
第二,我们今年将会推出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强人才培养。一是体现在基础学科。大家知道,科学技术有它的规律、有科学的范式,如何结合科学规律和科学范式培养人才,我们将加强“强基计划”,继续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我们在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在数学、计算机这样的既有基础又有国家战略需求的领域,推动核心课程、核心师资队伍和核心教材等的建设。二是加快和加强围绕国家战略技术发展重要的学科设置,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养,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三是优化现有的学科,并适度增强新的学科。同时,我们会稳妥扎实地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现代产业、现代制造业作出了相当的贡献,这个领域的70%的人才来自于职业教育的培养,对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教育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第三,我们将会推进试点探索示范。发挥地方和高校的创新动能、先行先试,有目标地去引导和加强这项工作。一是在科教、产教融合中要建立示范区。二是我们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都是国家战略的宝贵资源,如何把高校当中已经积聚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能力,有效的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所以我们在推动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借助“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学科筹建高等研究院,来加快与区域发展的结合。同时,在这个领域中把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这些重要的领域结合进来,来适应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建立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三类招生目录的统一调整机制,并建立供需动态监测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家的需求,既要适应还要适度超前,还要快速跟进我们的产业发展。
大家都知道,科技变化正在深入开展当中,这一领域有很多新的问题。我们既要继往开来,又要与时俱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我们将坚持开门办教育,跟国际开放合作办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做出教育的贡献。谢谢。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部长您好,我们都知道,基础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老百姓都非常关心。所以想请问您,教育部今年在这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另外,对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要求,又有着怎样的考虑呢?谢谢。
怀进鹏:谢谢记者的提问。的确,基础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最关心关切的事情。我给大家报个数据,中国有将近50万所学校,有2.3亿基础教育的在学人数。怎么看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首先我跟大家报告,我们基础教育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一是我们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1.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这个数据在全球可比,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处于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二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从国内来看,2021年的基本数据,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城镇务工随迁子女85%都能够进入到公办学校就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办好基础教育,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李强总理又作出专门部署。今年,我们将重点关注两类事情。一是教育资源配置和推动改革的力度,随着人口变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们将会推进市县结合的模式和机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社会和人口结构的调整。二是大家知道,县中振兴是这些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到60%的中学生是在县域中学,怎么办好县域中学,我们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把县中作为我们面向优质均衡的重点突破,优化布局、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
同时,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优质均衡。首先要建立优质均衡学校的基本标准,建好寄宿制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能力。同时,我们将会加强综合高中建设,更好地统筹职普融通。应该说,就像前一位记者问的当前科技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教育是要改革,但也是教育未来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一个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会加大力度,提升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跨域交流作为我们提高质量很重要的内容。我们还会在这个领域加强一些重点问题的突破和实践探索。比如说,继续加大数字教育国家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国优、国培计划,为优质均衡做出我们的贡献。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春季新开学,很多学校推出了“课间15分钟”的计划,如北京、安徽、甘肃等,我大概数了一下有20多个省市开始实践课间15分钟,我们希望学生心里有阳光、身体能出汗,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好的基础。
同时,今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大家都很关心。对这个方面的工作,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把普及普惠、教育布局和教师队伍做扎实,为推进工作做准备。大家知道,今年6月1日《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我们将会推动制度、政策、保障机制深入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为2-3岁的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切实把生育、养育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惠。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恒点依托十余年技术积淀,构建“平台+内容+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实训,化解“三高四不”教学难题,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虚拟仿真教育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破解职业院校实训高风险、高成本、动态场景缺失(模拟舆情处理)及粗放评价体系(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与精准能力诊断)三大痛点。平台构建全流程虚拟直播生态,支持多角色协同实训与实时反馈,植入助农直播等思政场景,同步推出3D-LED交互系统实现动作捕捉与跨终端互联。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大规格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推职业院校“新双高计划”
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为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改善提供了重要契机。与此同时,虚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破解传统实训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设备更新与虚拟仿真有机结合,构建新型实训教学体系,成为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