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原理与序列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负责人:孙钰 专业: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查看项目
东南大学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序列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磁共振设备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是当前显示大脑结构和功能过程最重要的可视化工具。《磁共振成像原理与序列应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基于临床采集的真实数据与强大的仿真模型,以虚拟空间与对象的方式将磁共振成像各个层面与步骤精准还原;操作界面上去除不必要的细节,又保留了实际最重要的要素。此仿真系统与课程实现了对磁共振成像全流程全知识点的系统性覆盖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而连贯的认识,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成像技术;不受机时的限制进行充分的学习与试验,掌握序列选择与成像参数调整的技巧。

东南大学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序列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东南大学

实验简介

磁共振设备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是当前显示大脑结构和功能过程最重要的可视化工具。《磁共振成像原理与序列应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基于临床采集的真实数据与强大的仿真模型,以虚拟空间与对象的方式将磁共振成像各个层面与步骤精准还原;操作界面上去除不必要的细节,又保留了实际最重要的要素。此仿真系统与课程实现了对磁共振成像全流程全知识点的系统性覆盖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而连贯的认识,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成像技术;不受机时的限制进行充分的学习与试验,掌握序列选择与成像参数调整的技巧。

设计原则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医学、计算机、物理和工程高度交叉融合的科技前沿,已成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一类医学影像设备,是当前医学影像的研究热点,对具备实践能力的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迫切。本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学习磁共振成像原理时的难点与兴趣点,设计了磁共振成像原理和序列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一、 坚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磁共振成像的教学非常讲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单纯的理论讲授和书本文字描述难以让学生理解复杂的磁共振原理,同时磁共振成像的实验教学却面临着仪器成本高、医院医疗资源紧缺以及医学伦理道德的严重困难,无法自由地实现学生自主操作实验,成为了磁共振教学的一大痛点。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迫切地需要一套磁共振的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对于建立磁共振成像原理的感性认知、在虚拟应用中反复实践,加深理解相关的重点方法和技术、完善综合从理论到应用的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仿真实验设计兼具高阶性、创新性。将书本上扁平的文字描述的磁共振原理,用生动的3D动画立体地呈现出来,大幅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本项目共设计有四个实验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设计交互式动画演示磁共振物理规律和磁共振信号的形成,还设有虚拟扫描环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置扫描参数,操作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和挑战度。在知识角链接中收录了相关学习资料,实时更新当下医学成像发展新动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仿真实验具有挑战度。仿真实验均模拟客观物理规律而成,且考核点设计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记忆,而是立足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后能灵活地运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引导学生通过容错探究式的实验过程得到个性化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式的思维方式

四、 立德树人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目前医院顶级大型医学成像仪器如磁共振、CT等主要还依赖于进口,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影像行业的科研和产业现状,激发学生为我国影像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实验目的

根据生物科学和医学工程专业对医学成像原理的授课要求,本实验的目的如下:

(1) 掌握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史和前沿应用;

(2) 深刻理解核自旋、旋磁比、拉莫尔频率和进动等物理概念,掌握核磁共振现象的原理,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机制,了解其宏观现象的描述;

(3) 掌握单个磁矩的合成、宏观磁化向量(磁矢)、旋转坐标系、RF脉冲、磁矢的弛豫(T1、T2、T2*)、回波的形成、TE、TR、部分饱和效应的机制和概念;

(4) 了解核磁共振序列的基本定义和典型成像脉冲序列的选择和应用,掌握空间编码的概念和方法,K空间的定义和图像重建的典型方法和过程;

(5) 通过虚拟扫描的实验,掌握成像过程和图像质量的评估,了解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医学和脑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本课程通过对磁共振的工作原理、成像的基本机制和扫描序列设计进行仿真,培养学生掌握磁共振成像的基础要点,具备设计和改进或使用维护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进行于影像相关的医学智能系统的研发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验要求

一、专业与年级要求

本实验属于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电子学方向专业课程《医学成像原理》,该课程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以上、硕博士研究生。

二、基本知识和要求

进行本项目的实验学习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大学物理、波动理论、数字图像处理等知识,具体如下:

(1) 大学物理:掌握磁场对磁矩的作用以及简单的量子力学,能够从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角度分析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2) 波动理论:掌握基本的电磁场理论,能够从电磁波的角度分析磁共振信号的产生与检测

(3) 数字图像处理: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算法,能够对检测得到的磁共振图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化

虚拟仿真实验医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磁共振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中国矿业大学遵循“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发《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学习掌握真实煤矿智能掘进工作面工作环境、设备、配套方式、安全操作流程、关键结构组成及功能等。增强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