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赛事团体操预演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型体育赛事团体操预演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本实验根据《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主要知识结构和特点,按照体系化设想,梳理出三个典型的团体操预演技术模块(如图1所示),开展探究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实现高校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新体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型体育赛事团体操预演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简介

本实验根据《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主要知识结构和特点,按照体系化设想,梳理出三个典型的团体操预演技术模块(如图1所示),开展探究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实现高校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新体系。

(1)通过大型团体操预演认知模块,帮助学生了解平台使用方法,大型团体操编排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及跑动路径选择,探索多种团体操的跑动路线及多人配合方法。学习掌握团体操创编、队形设计等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自己的跑动路线和方向、以及与多人协作配合的方法。

(2)通过大型团体操预演实践编排模块,帮助学生掌握大型团体操编排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及跑动路径选择,模拟某高校体育活动场景,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场景、规模、主题、队形、配乐等,通过探索团体操编排教学方法和优化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编排大型团体操的综合能力。

3)通过大型团体操预演个人路径演练模块,通过教师给定团体操主题、路径与结果,系统随机出现团体操流程模型供学生进行实验。帮助学生掌握自己在此项团体操中的主要站位、行走路径、衣饰着装、音乐拍点等必要内容,以第三人称视角与本团体操中他人进行协作配合,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和练习,提升大型团体操排练和合成效率、节约排练成本的目的。 

设计原则

 依托学校信息化的学科优势和健美操特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将“虚拟现实+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团体操教学当中,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面向行业和社会资源共享,突出大型团体操编排预演的团体表演性、体育艺术性和宣传教育性。针对《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对学生团体操编排和表演的授课要求,在三维虚拟仿真情境下,使学生在掌握团体操创编、队形设计等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自己的跑动路线和方向、以及与多人协作配合的方法,进而复制出大型团体操表演场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团体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教师可不受时空限制在虚拟空间中生动地讲解团体操知识及利用团体操虚拟场景使学生进行虚拟操作体验演练现场。   

课程目标

系统建设完成后将使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建设的第一个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团体操演练教学系统,在体育行业,本实验所用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方面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填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大型团体操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方面的空白。本实验大大丰富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提供丰富的虚拟化教学素材与交互式教学体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进,对提升大型团体操排练和合成效率、节约排练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要求

1. 专业与年纪要求    本虚拟仿真实验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进行团体操演练学习及实验操作,设计编排实验内容也可作为体育相关专业学生健美操或团体操等课程的辅助学习及实验。虚拟仿真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知识与方法与《大学体育》课程中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的核心知识点有关,通常安排大学1年级及2年级进行学习演练及实验操作,其中编排实验内容尤其适合于体育相关专业进行实验学习。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等进行本虚拟仿真实验的学生,应已知晓《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结构及要求,通过对认知与实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团体操基本理论知识与创编、队形设计及组织训练等基本技能的同时,熟练掌握自己肢体动作、音乐节拍点、跑动路线及与他人的配合方法。     

成绩评定

1. 机器考核:实验完成输出成绩。

2. 步骤分段考核,过程和分值。

A:作为大型团体操表演导演的身份:

(1)构思、设计表演的主题(10分)

(2)进行音乐的搭配、编辑及合成(音乐合成不得少于三段)(10分)

(3)根据音乐表达的情感设计整个表演过程中所需的队形、队列及图形的变化构成。(队形、队列变化不得少于8个,并随着音乐节点的变化合理有序的变动)(20分)

(4)设计表演者的服装及演出道具(这部分可用文字加以描述)(10分)

B:作为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某一表演者:

(1)掌握表演中队形、队列的变化顺序(25分)

2)根据音乐的节点变化队形、队列掌握自身在变化过程中的准确站位(25分)

3.合成总分。针对2中A、B两部分内容完成的效果,由老师主观评价和学生主观互评来合成总分,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相关推荐

  • 把矿山“搬”进课堂,矿山安全与环境治理虚拟仿真教学之路

    把矿山“搬”进课堂,矿山安全与环境治理虚拟仿真教学之路

    矿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关乎矿业生产的高质量生产。现实中,矿业人才的培养面临场景再现难、教学成本高、实践经验少等困扰。基于此,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矿山安全与环境治理专业的教学,打通教学、实训、考核全链条。恒点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内置多种典型灾变模型,按照标准安全规程参数化建模,以低成本为实验教学提供便利;用虚拟的场景让“危险”随时“发生”,却不至于造成任何损失,让“试错式”试验成为可能。

  • 虚拟仿真助力医学影像教育迈向新高度,让人才培养没有差距

    虚拟仿真助力医学影像教育迈向新高度,让人才培养没有差距

    从X光、CT到 MRI、超声等,精准的医学影像诊断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影像设备资源有限且昂贵,学生实操机会不足;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恒点通过构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凭借丰富的资源、个性化学习模式与沉浸式实践体验,为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活力。

  •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跨文化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打破空间与认知的边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跨国设计项目激增,兼具文化敏感性与创新力的室内设计师成为行业刚需。然而,传统教学深陷多重困局。为此,恒点以虚拟仿真为技术核心,助力院校打破“地域局限”迈向“全球共创”,共同探索跨文化设计人才的培养新路径。作为教学配套的硬件设施,恒点推出跨文化设计XR数字融合工作站,从而着力改善传统多媒体教学效率低、管理难、功能单一、无法适应未来虚拟仿真应用需求的短板。

  • 案例分享 | 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电力市场交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恒点推出的电力市场交易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能够在低风险、高效率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感受电力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该实验平台以实际电力市场交易为蓝本,高度还原了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发布、市场申报、市场出清、结果发布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扮演发电商和售电商的角色,进行虚拟报价操作,体验真实的市场交易过程。

  •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破解“双碳”人才培养困局,虚拟仿真重塑能源交易教育

    真实能源交易涉及电网实时调度、碳配额拍卖、绿证跨境结算等敏感操作,书本交易无法接触实时变化的数据。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着手解决现有能源交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决策的全场景覆盖,以模拟的行业真实应用场景复刻实操细节,支持通过数据调整交易策略,在实践中理解能源市场的机制原理,强化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深化对跨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外语交流虚拟仿真实验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难以提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这限制了学生语言实践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恒点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开发“万国邮联世界邮政日大会国际交流虚拟仿真实验”,以英语和邮政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以一年一度的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邮政日大会为交际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动画、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交际场景。

  •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虚拟仿真赋能高校新文科专业:变革与突破​

    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在高校新文科专业中崭露头角,为解决传统文科学习中的痛点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技术能够通过VR、AR、MR等技术,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为文科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绘画教育,开启传统艺术数字化传承新模式

    传统绘画教育受制于“名师资源稀缺”“材料损耗高昂”“技法可视化不足”等因素,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传统教学中“高成本临摹”“名师资源不均”等难题,为院校打造“零损耗、全场景、可溯源”的数字化教学体系。虚拟仿真能够复现名家真迹的笔法轨迹与墨色变化,模拟不同画派的手法,实现透视、回溯、跨时空临摹等途径,化解教学资源不足、技法动态演示不足问题,降低教学和试错成本。

  •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虚拟仿真如何点亮教育数字化未来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正从“3C”(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迈向“3I”(国际化、智能化、集成化)。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将为教育提供更加个性化、沉浸式和高效的学习体验。恒点以其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和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者,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恒点创新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航天探测人才培养,以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为一流航天人才团队建设添砖加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训课程可以高度还原航天探测场景,学生可沉浸式体验航天任务全过程,直观了解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参与虚拟任务,能学习项目设计与数据采集分析。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