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盘模型到虚拟仿真,看军事演练模拟技术如何发展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7周年,回望97载热血征途,过去,人民军队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如今,新装备不断入列,我军“钢多了气更多”,铸就钢铁长城,捍卫国家安宁!
军事训练对于军队战斗力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军军中将士常言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便是对军事训练重要性的通俗概括。
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对于军事训练尤为重要。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时已有公输盘与墨子进行攻守城池的模拟对抗;在国外,近代的普鲁士军队也曾利用沙盘进行训练。
沙盘推演、军事演习、场地训练等等都成为现代军事不可缺少的演练手段。随着电子计算机、激光、红外等现代技术出现与广泛应用,各国也十分重视将这些最新成果用于建设研究机构与模拟训练基地,以高效提升军队实战力。
模拟手段在军事演练方面的初步应用
随着新军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亦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以提升部队的演练水平。
在本世纪初的一些报道中,已经出现了解放军利用电子游戏进行战术配合训练的镜头。实际上,这在当时是一种各军事大国都通行的手段。据英军统计,其在派往伊拉克地区作战的部队中,接受过电脑游戏训练的士兵,作战生存率有明显提高。
当然,早期的军事游戏对真实战场环境模拟尚有不足,其游戏性大于战训功能。随着军事改革的深入,这些问题也被提上议程。
《光荣使命》为代表的专业军事游戏便是这一类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其武器装备为例,全部由专家前往部队射击场通过射、拍照、测量及拆解等采集数据后进行高度还原制作。其在游戏地图的设计上,也主要以考虑真实场景还原及战术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光荣使命》还在游戏中植入爱国主义思想,展现了解放军保家卫国、艰苦奋战的英雄风采,将军事演练与思政教育紧密集合。这也为军事模拟类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范例。
仿真模拟助力全军战训效能提升
相比于高度还原的军事游戏,专业开发的虚拟仿真战训系统,可以更具针对性地为军队各项战术、技术演练提供便利。
在今年的6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局表示全军将大抓科技兴训,创新发展“科技+”“科学家+”“网络+”训练,推进新装备新力量融入体系训练,广泛开展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
加快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必须深化科技强训理念,发展先进训练手段和方法,走开“模拟苦练、实装精训”的练兵路子,以模拟化推动实战化。
这不但可以降低装备磨损和训练风险,节省油料、弹药消耗等费用,而且能够营造近似实战的对抗环境,不受天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能突破时间、空间制约,增加训练机会、缩短训练周期、保证训练安全,具有仿真度高、针对性强、安全经济等特点。
为此,中央强调,要“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手段建设,探索‘科技+’‘网络+’等训练方法,大幅提高训练科技含量”。
结合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简称MR)、多人协作和沉浸式体验的MR大空间协同系统,可以作为高科技训练手段,应用于军事训练。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军事训练平台能够为军事训练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作战、训练效果和实战能力。
另一类代表性成果,则来自基于VR技术的模拟驾驶训练系统。这类训练系统实际上早已广泛应用于民用、军用领域,我们熟知的飞行员培训便离不开模拟飞行系统的支持。军用VR模拟操纵系统一般会还原军用载具的驾驶舱,并通过立体声、环绕式显示等设施再现真实的驾驶环境,通过各项参数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天气、路况等环境,甚至连设备的触感、颠簸感都能够做到与真实载具的一模一样。这样的现场感可以带给受训人员更好的沉浸式体验,缩短从理论学习到实操的距离。
并且,此类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模拟演练的数据,对相应的演练成果进行考评,为改进战术、技术等提供全面、有效的依据。
随着军事装备和战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该系统也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功能拓展,以适应新的训练需求和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仿真演练技术及系统在未来的军事领域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
-
借势裂变 创新动能|恒点2025年会庆典活动成功举办
迈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2025年,恒点全体同仁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行动,携手破限升维,释放阵营势能,打造虚拟仿真生态链,赋能虚拟仿真行业发展。
-
虚拟仿真技术:建筑保温业人才培养新趋势
全球能源危机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更是对各行各业提出了绿色转型的迫切要求。建筑保温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行业内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产业转型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领军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绿色低碳供冷供暖
供冷供暖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仿真技术在推动传统教育变革的同时,也为传统供冷供暖行业的创新转型提供新型人才团队。虚拟仿真通过真实的数据,模拟现实场景,以三维图像直观呈现。“以虚助实”,将以往“三高三难”的场景,变得低成本、安全、可操作、易呈现,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的门槛。
-
案例分享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发掘和分析古代遗迹、遗物,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虽然现有的田野考古实习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但仍无法为学生提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遗址的实践,导致本科期间学生实践经验匮乏。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考古教学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考古专业人才。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
-
虚拟仿真助力仪器类专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仪器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教育数字化加速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大放光彩。恒点作为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
-
虚拟仿真技术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交通运输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系统集成与兼容性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交通运输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训练平台,提高应对复杂状况的能力。虚拟仿真技术,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企业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民航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安全生产列为“数字化赋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五个重要领域”之一,明确要求“建立基于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的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航空情景,开展航空事故隐患排除、应急处置相关的教育与培训。节约了成本也让学生经历了实训过程。恒点以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为抓手,助力民航加快数字化产业升级,推动社会发展。
-
政策解读 | 从“双高计划”到“新双高”,虚拟仿真能做什么?
“新双高”目的在于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而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迅猛进步对教育教学模式构成了新挑战。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也有种种限制。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