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盘模型到虚拟仿真,看军事演练模拟技术如何发展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7周年,回望97载热血征途,过去,人民军队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如今,新装备不断入列,我军“钢多了气更多”,铸就钢铁长城,捍卫国家安宁!
军事训练对于军队战斗力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军军中将士常言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便是对军事训练重要性的通俗概括。
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对于军事训练尤为重要。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时已有公输盘与墨子进行攻守城池的模拟对抗;在国外,近代的普鲁士军队也曾利用沙盘进行训练。
沙盘推演、军事演习、场地训练等等都成为现代军事不可缺少的演练手段。随着电子计算机、激光、红外等现代技术出现与广泛应用,各国也十分重视将这些最新成果用于建设研究机构与模拟训练基地,以高效提升军队实战力。
模拟手段在军事演练方面的初步应用
随着新军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亦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以提升部队的演练水平。
在本世纪初的一些报道中,已经出现了解放军利用电子游戏进行战术配合训练的镜头。实际上,这在当时是一种各军事大国都通行的手段。据英军统计,其在派往伊拉克地区作战的部队中,接受过电脑游戏训练的士兵,作战生存率有明显提高。
当然,早期的军事游戏对真实战场环境模拟尚有不足,其游戏性大于战训功能。随着军事改革的深入,这些问题也被提上议程。
《光荣使命》为代表的专业军事游戏便是这一类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其武器装备为例,全部由专家前往部队射击场通过射、拍照、测量及拆解等采集数据后进行高度还原制作。其在游戏地图的设计上,也主要以考虑真实场景还原及战术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光荣使命》还在游戏中植入爱国主义思想,展现了解放军保家卫国、艰苦奋战的英雄风采,将军事演练与思政教育紧密集合。这也为军事模拟类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范例。
仿真模拟助力全军战训效能提升
相比于高度还原的军事游戏,专业开发的虚拟仿真战训系统,可以更具针对性地为军队各项战术、技术演练提供便利。
在今年的6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局表示全军将大抓科技兴训,创新发展“科技+”“科学家+”“网络+”训练,推进新装备新力量融入体系训练,广泛开展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
加快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必须深化科技强训理念,发展先进训练手段和方法,走开“模拟苦练、实装精训”的练兵路子,以模拟化推动实战化。
这不但可以降低装备磨损和训练风险,节省油料、弹药消耗等费用,而且能够营造近似实战的对抗环境,不受天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能突破时间、空间制约,增加训练机会、缩短训练周期、保证训练安全,具有仿真度高、针对性强、安全经济等特点。
为此,中央强调,要“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手段建设,探索‘科技+’‘网络+’等训练方法,大幅提高训练科技含量”。
结合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简称MR)、多人协作和沉浸式体验的MR大空间协同系统,可以作为高科技训练手段,应用于军事训练。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军事训练平台能够为军事训练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作战、训练效果和实战能力。
另一类代表性成果,则来自基于VR技术的模拟驾驶训练系统。这类训练系统实际上早已广泛应用于民用、军用领域,我们熟知的飞行员培训便离不开模拟飞行系统的支持。军用VR模拟操纵系统一般会还原军用载具的驾驶舱,并通过立体声、环绕式显示等设施再现真实的驾驶环境,通过各项参数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天气、路况等环境,甚至连设备的触感、颠簸感都能够做到与真实载具的一模一样。这样的现场感可以带给受训人员更好的沉浸式体验,缩短从理论学习到实操的距离。
并且,此类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模拟演练的数据,对相应的演练成果进行考评,为改进战术、技术等提供全面、有效的依据。
随着军事装备和战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该系统也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功能拓展,以适应新的训练需求和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仿真演练技术及系统在未来的军事领域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
-
模拟调解子系统开启法学实践教学的新篇章
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为法学教育转型指明方向。传统教学瓶颈导致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模拟调解子系统”,有效解决传统法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该系统通过高度还原的仿真调解环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虚拟仿真正在法学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支持我国一流法律人才团队的培养。
-
全息沉浸式模拟法庭协同研究子系统,虚拟仿真的法学创新实践
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学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了传统法律教育的困境,但教学互动性不足。南京恒点虚拟仿真推出全息沉浸式模拟法庭协同研究子系统,以创新科技重塑法律实践教学的新格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优化,这一系统将在法律教育领域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源源不断地为法律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
多角色协同模拟工作台,赋能法学教育,突破传统实践困境
随着法律职业环境的复杂化,传统法学教育的局限性显现。恒点虚拟仿真推出“模拟法庭协同科研系统”,为法学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传统法学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法学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师资力量、实践基地建设等存在差异。恒点“模拟法庭协同科研系统”,通过构建高度真实的虚拟法律环境,有效弥补了传统法学教育中实践训练不足的缺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安全、可重复的实践机会。
-
全球仅5个,恒点入选!
由恒点承担的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虚拟中文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模式”,借助模拟北京城市地铁场景进行留学生的中文语言教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跨文化交际学习平台。成功从全球百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联合国语言和交流培训中心遴选委员会选为全球五个中文教学数字创新展示成果之一。并受邀于4月24号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项目建设经验的分享交流。
-
数智赋能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分为基本验证、综合设计、研究探索三个层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实验教学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验教学不应仅停留在验证已有知识的层面,而应通过“前沿引领+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东南大学熊宏齐教授提出“数智赋能实验教学”理念,从实验教学的再认识、虚拟仿真与AI技术的融合、实验教学的整体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数智技术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
理工科资源交互操作系统,开启理工科教学新风尚
传统理工科实验教学因硬件滞后、教学设计碎片化、师资资源对接不足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现代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恒点推出“理工科资源交互操作系统”,理工科资源交互操作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构建的数字化实验教学与科研教学系统,为理工科教学、科研和技能训练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
案例分享 | 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民航工业设计正经历从“工程导向”向“用户体验驱动”的深刻转型,客舱人机交互设计领域迫切需求专业人才,用户体验已成为航空装备教育升级的重要指标。恒点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提供高度逼真的模拟场景。以虚补实,减少了实体设备投入成本,实验包括“人机-内饰-内饰CMF”三大设计实验环节,注重提升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集成设计创新能力 。
-
“Al+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圆满结束
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会主办,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 研讨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于2025年4月20日圆满结束。本次“‘Al+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示了“AI+虚拟仿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为“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