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
在现代交通工程领域,道路运营安全教育正面临重大转型。随着公路网络的迅速扩展,对于具备实战经验的隧道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在保障培训安全的同时,提供接近实战的培训环境,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这一难题的破解带来新希望。
另一方面,目前,交通仿真系统已被部分国家明确列为出口管制产品,如2018年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出口管制清单。此类软件的自主研发,对提升中国交通系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背景与痛点
公路隧道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传统的隧道运营安全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局限性,如高成本、场地限制和实际操作风险等,难以满足行业对高效、安全培训的需求。现实中,交通模拟仿真工具使用门槛高,协同应用性弱,传统的模拟仿真手段缺乏实时性,此类国产软件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解决方案
恒点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开发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是为了应对现实挑战而研制。该项目采用前沿的虚拟仿真技术,为交通工程、道路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交互实验平台,旨在通过模拟真实隧道运营环境,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隧道运营管理人才。
设计亮点
实验项目遵循“能实不虚”的设计理念,分为隧道运营安全设施检测、隧道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及隧道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针对不同的公路管理人才工作需求,如道路管理工程师、道路养护工程师、道路交通警察等。软件利用非线性函数分析预测隧道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事故类型及车辆特征,进而设置特定的交通事故现场,实现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实现了产、学、研的高度融合。
实验不仅提供了一个安全、经济、高效的培训平台,还通过采集与分析反馈信息,提升了实验的适应性,并为完善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支持。通过这一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学生能够直观地参与涉及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的每个方面,掌握交通工程设计、道路交通安全等相关课程的关键知识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相互协作、探索创新的能力,缩短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距离。
此外,为了强化因材施教的效果,恒点开发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VRC-Editor,可以很好地为校方自行补充实训室与实训基地的配套课程资源赋能。VRC-Editor可用于虚拟现实增强内容制作,兼容主流硬件设备,能够在多种VR头戴显示设备、PC、手机、平板等设备上进行多人协同交互式操作,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其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的使用理念,降低了使用门槛与对技术人员的依赖,校方可以根据自身与学生实际情况及具体需求自行编辑内容。
环节简介
实验环节一:隧道运营安全设施检测,学生将学习隧道设施管养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设施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划分,并通过实际踏勘形成巡查报告。
实验环节二:隧道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学生将在虚拟仿真环境中选择合理的事故应急处置策略,降低事故危害,同时培养交通事故安全处置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环节三:隧道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学生将掌握隧道交通事故现场勘察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掌握典型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方法。
结语
恒点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不仅是教育创新的典范,更是对未来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也关系到道路安全乃至国家软件技术安全的战略大局。我们期待与行业同仁携手,共同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构建更加安全的隧道运营环境而努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相信虚拟仿真技术将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虚拟仿真教育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破解职业院校实训高风险、高成本、动态场景缺失(模拟舆情处理)及粗放评价体系(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与精准能力诊断)三大痛点。平台构建全流程虚拟直播生态,支持多角色协同实训与实时反馈,植入助农直播等思政场景,同步推出3D-LED交互系统实现动作捕捉与跨终端互联。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大规格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推职业院校“新双高计划”
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为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改善提供了重要契机。与此同时,虚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破解传统实训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设备更新与虚拟仿真有机结合,构建新型实训教学体系,成为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