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变形测试虚拟仿真实验

负责人:邵新星 专业:土木工程学院 查看项目
东南大学 运载火箭变形测试虚拟仿真实验

本项目依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苏省土木建筑虚拟仿真共享平台对外开放服务,基于东南大学光测力学团队的科研成果和国家重大工程实践,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运载火箭变形测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将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立德树人等德育要素融入实验教学项目的各个环节,触发学生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东南大学 运载火箭变形测试虚拟仿真实验

东南大学

实验简介

本项目依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苏省土木建筑虚拟仿真共享平台对外开放服务,基于东南大学光测力学团队的科研成果和国家重大工程实践,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运载火箭变形测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将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立德树人等德育要素融入实验教学项目的各个环节,触发学生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项目弥补了实际测量中构建尺寸巨大、场地受限、操作复杂、实验成本高、参与重型运载火箭实验机会有限等因素限制。涵盖了《实验力学》《现代力学测试技术》课程内容。项目包含2个实验学时、对应课程大纲的12个关键知识点。通过本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变形测量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解决大型综合性工程的能力。项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自主式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需知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围绕问题导向的任务线索展开,情景互动式充分发挥项目优势,开展情景体验教学,容错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开放性提出不同参数的选择。采用类比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自主设计法等实验方法,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大型工程测量工作。本项目来源于实际工程应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将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探究得到个性化的实验结果。实验创新性强、挑战度高,实验仿真程序和模拟数据均来源于实际程序和实测数据,同时采用Web GL图形技术,3D仿真技术等手段对实验环境、测量部件和设备进行建模,高度还原了模型功能。本项目面向高校和社会免费开放,已在相关高校和行业内领先的科研院所得到应用。

设计原则

实验本着“虚实结合”的设计理念,围绕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实际测量需求,融合先进的现代力学测试技术和真实实验数据,打造仿真度高、设计合理、趣味性强的虚拟实验,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综合工程难题的能力。可用于力学、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的课程实验,满足《实验力学》、《现代力学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实验需求。具体体现为:

(1) 实验内容的设计体现了“两性一度”的一流课程标准

高阶性:本实验中,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大型结构的变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包含四个环节、众多操作步骤和多个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学生必须在充分理解背景知识和任务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完整、自主地完成每个环节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式的高级思维。

创新性:测量火箭舱段全场变形,是随着我国近年来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而对实验力学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本实验围绕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实际测量需求,融合先进的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真实实验数据,打造了仿真度高、互动性强、趣味性强的虚拟仿真实验,体现了实验的创新型。

挑战度:本实验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众多科技前沿,且实验中每环节都需要通过学习新知识,自主设计测量方案才能完成测量任。锻炼学生学习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度。

(2) 实验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学生每完成一个环节的学习都将习得一定的实验理论、方法和技能,并通过探究学习本环节重点考察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能发现本环节所用方法的不足,为开始下一环节的任务做准备。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和实验方案设计有机融合,通过容错、探究式的实验过程得到个性化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式的思维方式。

(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实验方案主要采用了任务导向的设计方法,学生在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习得实验方法和技能,并探究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实验情景真实、吸引力强,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实验还将止于至善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完成实验学习任务,深入理解数字图像相关这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在航天领域的重要价值,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科技报国、投身祖国建设的使命感。

实验目的

本实验根据《实验力学》、《现代力学测试技术》课程大纲及关键知识点,结合航空航天工程中运载火箭舱段变形测试的应用背景,以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为主要测试方法,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大型综合性工程的能力。

具体的实验目的:

(1)通过环节一舱段屈曲变形,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易拉罐受压变形现象,直观理解火箭舱段薄壁结构屈曲变形的现象、原理和测量需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学习背景知识和自测题检验,使学生更好得了解和把握基于视觉的非接触动态变形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环节二力学参数测定,帮助学生掌握相机和镜头的基础知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探究离面位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以测量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设计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方案的能力,并通过环节二让学生认识到二维测量的局限性,为下一环节的三维测量做铺垫。

(3)通过环节三三维变形测量,帮助学生掌握双目视觉原理、三维数字图像相关原理、双相机立体标定原理等知识,并探究相机夹角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以测量火箭舱段局部变形的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具备从实际测量需求的角度设计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方案的能力,并通过环节二让学生认识到局部三维测量的局限性,为下一环节的全场测量做铺垫。

(4)通过环节四全周变形测量,帮助学生掌握多相机的布置原则、基于编码点的单相机三维重构方法和多相机坐标系统一方法,并探究相机扰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以测量火箭舱段受荷全周变形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具备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设计多相机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方案的能力。

实验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

本实验属于东南大学必修课程《实验力学》、《现代力学测试技术》,该课程面向全校工科专业大三至大四的学生任选。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变形测试中的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力学课程和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计算机类课程,多学科高度交叉融合,是跨专业、跨学科、跨能力范畴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力学课程以及一些基础的光学知识。

学生学习本门课程之前所需掌握的主要能力和知识结构包括:

l 要求学生了解相机的基本原理知识。

l 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基本原理。

l 要求学生掌握力学参数测定、结构变形等力学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双目立体视觉等计算机视觉基础知识。

虚拟仿真实验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运载火箭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中国矿业大学遵循“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发《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学习掌握真实煤矿智能掘进工作面工作环境、设备、配套方式、安全操作流程、关键结构组成及功能等。增强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