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风险智能识别与应对

负责人:袁竞峰 专业:土木工程学院 查看项目
东南大学 国际工程风险智能识别与应对

课程依托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大力开展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安排充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将国际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最新学术动态与实践成果的及时传播;坚持学生工程管理国际化视野和意识的不断熏陶。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是《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核心内容。

东南大学 国际工程风险智能识别与应对

东南大学

实验简介

《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之一,也是学生形成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课程。课程依托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大力开展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安排充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将国际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最新学术动态与实践成果的及时传播;坚持学生工程管理国际化视野和意识的不断熏陶。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是《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遵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开发了国际工程风险智能预警与应对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面向行业和社会开放。实验内容围绕“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应对”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线展开,通过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专家打分等方法,首先识别中东某国炼油厂EPC项目风险事件;接着计算国际工程风险发生概率、风险损失程度和风险预警等级;最后从以往相似案例入手,构建针对本项目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案。

设计原则

1)教学内容设计兼顾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

实验方案采用风险“识别-预警-应对”的循序渐进式设计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将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容错探究式的实验过程得到个性化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实验情景设置在伊朗、伊拉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导学生就中国建造国际化等话题进行思考,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优秀人才。

(2)教学情景设计紧跟领域前沿和时代问题

教学情景中实验知识点源于课堂,但实验内容来源于国际工程风险管理领域前沿,与传统的“清单式、固定化”国际工程风险管理范式不同,本实验通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平行试验,为学生搭建集“主动型风险识别、超前型风险预警、智能型风险应对”为一体的风险管理新范式,实验仿真程序和模拟数据均来源于实践中的实际程序和实测数据。教学情景设置充分考虑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时代背景与实际情况,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情景中可以反复实验、逐渐深入探究,容错率高,启发性强。

(3)教学方法设计注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

与传统的老师单向传输学生知识的教学方法不同,本课程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多样化学习情景,使学生自主式、自助式学习,随着情景的逐渐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建造“走出去”的重要价值。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改为情景体验式的实验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投身大国工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情怀和使命感。

实验目的

本实验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国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结合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融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要素,针对国际工程管理实验成本高、周期长、风险事件不可逆等特征,通过“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最终推进本专业培养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战略的工程管理领军人才。实验后学生应该达到的思想、知识、能力水平如下。

1.培养“国际化视野”下努力使中国建造走出去的理想信念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其树立扎根专业、全球领先的远大理想信念。在思想的引领下,塑造学生运用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理论解决国际工程管理现实问题的思维与意识,充分锻炼学生在管理决策建模和国际工程管理过程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度挖掘管理问题和精准定位解决方案。通过国际工程情景再现,使学生了解国际环境并理解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化挑战,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心态、职业道德,并理解智能化技术在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发展方向和意义,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科学决策、合理管控的综合素质。

2.掌握国际工程风险“识别-预警-应对”全流程知识点

准确描述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流程、关键环节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国际工程全过程风险分类和识别方法、国际工程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及原理、国际工程风险应对与管控的相关措施;运用案例推理法和专家打分法从以往案例以及当前案例场景中构建国际工程风险因素分类体系以及评价模型,预测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影响大小,实现风险预警;理解各模型参数的意义,通过调整参数得到仿真结果后,正确理解各种结果在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实时监测国际工程风险因素,制定差异化的风险应对计划。

3.拥有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智能分析”以及“智能管控”能力

①能够设计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以及与其他管理模块的界面;②能够运用风险清单法和案例推理法系统性提取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后果和风险损失程度等,得到国际工程风险因素关系图,智能识别和评价国际工程风险;③能构建贝叶斯网络,对国际工程风险传递过程进行仿真,得到风险概率,智能预测风险影响大小;④能够针对关键风险因素,进行智能化风险管控,通过相关案例的智能选取、推理与对标,制定优化的应对策略与管控措施,完成风险管理任务。

实验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

本实验属于东南大学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国际工程管理》,主要适用于工程管理方向学生。

项目对应的核心知识点与《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直接关联,也适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能力要求的培养。通常安排在本科2-3年级学习。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开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工程合同管理》,以及《工程管理概论》、《工程项目管理》等。

学生学习本门课程之前所需掌握的主要能力和知识结构包括:

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风险预测的基本数学原理。

在实际教学中,本实验不仅应用于《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相关实验环节还应用于团队开设的上述先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项目的知识角提供了大量文献、视频学习资料,因而上述先修课程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也都能较好地完成本实验所有环节的实验任务。

虚拟仿真实验国际工程风险应对虚拟仿真实验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中国矿业大学遵循“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发《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学习掌握真实煤矿智能掘进工作面工作环境、设备、配套方式、安全操作流程、关键结构组成及功能等。增强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