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负责人:周橙旻 专业: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查看项目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课程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和省级特色专业“家具设计与工程”及“工业设计”,涉及《家具史》、《经典家具赏析》、《家具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史》等必修核心专业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中国古典家具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大量历史、人文、艺术、民俗等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艺术资源,具备无可比拟的历史科学价值。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这些家具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普遍受到不同形式的病害侵害。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林业大学

实验简介

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课程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和省级特色专业“家具设计与工程”及“工业设计”,涉及《家具史》、《经典家具赏析》、《家具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史》等必修核心专业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中国古典家具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大量历史、人文、艺术、民俗等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艺术资源,具备无可比拟的历史科学价值。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这些家具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普遍受到不同形式的病害侵害。针对真实环境中,古典家具具有珍稀性和唯一性,修复实验面临着不可及和不可逆的制约,且家具劣化过程时间可达千年以上的不可及性、不可察觉性和漫长性等原因导致学生实践对珍贵文物产生的不可逆损害等实际教学问题及困难,决定了无法在实物家具上进行相应的认知实验和实践操作;需要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进行教学。本实验覆盖古典家具造型结构、装饰纹样及涂饰工艺等基本知识及鉴赏,常见病害形式、产生机理、结构与涂层修复及工具等多个重要知识点,推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智能化、沉浸化、数字化与泛在化。

设计原则

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拓展学习空间•补充实践学习2、引导式、个性化教学方法•虚拟实验场景身临其境•激发兴趣、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3、虚拟训练与实际操作结合•课堂结合实践、落实学习内容•沉浸式交互操作

实验目的

中国古典家具承载着大量历史、人文、艺术、民俗的文化内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特定时期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目前高校有关古典家具修复和保护知识的教学处于起步阶段,而开展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实践教学是适应国家文化保护发展战略需要,也是对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补充部分。通过对中国古典家具修复沉浸式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家具文化艺术及在不同环境中产生的变化,掌握中国古典家具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病害和劣化的原因,了解并掌握中国古典家具修复技术和修复流程,达到对现实课堂中家具史、家具赏析、家具制造和家具展示等课程的实践补充,从而帮助学生全方位立体性理解家具的外延和内涵。本项目具有使用方便、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课程采用“虚+实+虚”的教学方法(线上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线下应用实践教学+线上考核评价),可显著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开展研究型、综合实践型实习,旨在让学生通过本项目达到如下实验目的:1)巩固古典家具制作工艺相关知识;2)掌握古典家具造型、结构、装饰、风格和美学艺文意义;3)了解古典家具病害产生的原因及保护办法;4)掌握古典家具修护过程;5)丰富学生对古典家具设计、制作和文化背景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创造具有中国文化自信的当代家具设计和生活方式;6)开展修复方案艺术性、科学性、有效性、经济性等多元量化评估,将材料、技术、艺术和工程等有机融合,优化实验方案,彰显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实验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本实验项目主要服务于林业工程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专业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以及家具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和林业工程(家具设计)研究生开放实验。此外,也可以面向社会,对木工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开放,也可以对企业职工开放,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需具备家具设计、家具制造工艺、彩绘工艺、材料老化和古旧家具修复等基础知识。如想独立完成本实验项目,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知识:1. Ø掌握家具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识别二维CAD图纸中的工程要素;2. Ø已修完木家具制造工艺的课程设计,独立完成过家具的结构设计;3. Ø已修完家具设计的基础理论课,掌握了木材学、家具结构设计、人体工程学、木家具制造工艺学等的基本知识及家具造型设计方法;4. Ø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掌握至少一种三维设计软件;学习过古旧家具修复相关知识,掌握古旧家具修复和保护的基本原则。

中国古典家具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古典家具修复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恒点创新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航天探测人才培养,以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为一流航天人才团队建设添砖加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训课程可以高度还原航天探测场景,学生可沉浸式体验航天任务全过程,直观了解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参与虚拟任务,能学习项目设计与数据采集分析。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护理虚拟仿真实训是数字化护理实训教学的重要载体,依托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和VR\MR\AR等技术,精准模拟真实的的医疗护理场景和情境,从而打破传统护理教育的局限性,为学生打造高度仿真的护理专业实践环境。恒点建设的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结合护理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护理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护理专业MR智能互动沙盘等虚拟仿真设备,能够高度还原真实的临床场景。

  •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离线编程系统对于大型复杂作业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必不可少。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教育模式却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暴露出诸多问题。恒点《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该项目以大型船舶外立面喷涂机器人作业规划和离线编程这一典型复杂作业场景应用需求为背景,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构建完整的大型机器人智能制造工程实现过程,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大型工程问题的能力。

  • 案例分享 | 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针对现实教学痛点,恒点与南通大学共同打造再生PET液相增黏及熔体直纺工艺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的“虚实互补”模式,实验以再生PET聚合改性和材料成型加工流程为主线,通过三个实验环节,学生可通过实验重构基于工程实践的知识理论体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 江苏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打造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新生态

    江苏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打造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新生态

    江苏省教育厅于近期研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致力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

  • 虚拟仿真赋能再生材料教育,破解产业升级与人才断层的双重困局

    虚拟仿真赋能再生材料教育,破解产业升级与人才断层的双重困局

    在再生材料领域,一方面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中高风险、高成本的壁垒。针对现实教育的困局,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再生材料的人才培养,通过高精度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世界复刻电子废弃物拆解、生物质材料共混等全流程产线,推动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

  • 虚拟仿真实训:教育技术创新驱动再生材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虚拟仿真实训:教育技术创新驱动再生材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再生材料行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对专业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恒点将虚拟仿真应用于再生材料行业的人才培养,通过高度还原的虚拟再生材料生产实际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车间或实验室中,深入了解复杂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细节,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教育鸿沟日益凸显,虚拟仿真技术弥补了这一鸿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借助虚拟仿真这一先进技术载体,校企合作正在不断激发创新火花,催生全新解决方案,引领产教研融合迈向新高度。

  • 案例分享 | 越野跑风险评估与处置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越野跑风险评估与处置虚拟仿真实验

    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实训场景缺乏、场地有限和较低的训练频度等问题,导致了对越野跑项目风险评估和处置的教学效果不佳。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推出“越野跑风险评估与处置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情景的再现,突破了越野跑突发意外场景难以再现的局限,实现了现场实训难以完成的功能。

  • AI时代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探索与展望

    AI时代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探索与展望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建设“通用+特色”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南开大学实验室设备处副处长张金教授,对于AI时代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打开了 AI 时代虚拟仿真实验建设的新视野。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