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简介:
本实验根据《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主要知识结构和特点,按照体系化设想,梳理出三个典型的团体操预演技术模块(如图1所示),开展探究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实现高校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新体系。
(1)通过大型团体操预演认知模块,帮助学生了解平台使用方法,大型团体操编排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及跑动路径选择,探索多种团体操的跑动路线及多人配合方法。学习掌握团体操创编、队形设计等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自己的跑动路线和方向、以及与多人协作配合的方法。
(2)通过大型团体操预演实践编排模块,帮助学生掌握大型团体操编排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及跑动路径选择,模拟某高校体育活动场景,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场景、规模、主题、队形、配乐等,通过探索团体操编排教学方法和优化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编排大型团体操的综合能力。
(3)通过大型团体操预演个人路径演练模块,通过教师给定团体操主题、路径与结果,系统随机出现团体操流程模型供学生进行实验。帮助学生掌握自己在此项团体操中的主要站位、行走路径、衣饰着装、音乐拍点等必要内容,以第三人称视角与本团体操中他人进行协作配合,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和练习,提升大型团体操排练和合成效率、节约排练成本的目的。
设计原则:
依托学校信息化的学科优势和健美操特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将“虚拟现实+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团体操教学当中,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面向行业和社会资源共享,突出大型团体操编排预演的团体表演性、体育艺术性和宣传教育性。针对《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对学生团体操编排和表演的授课要求,在三维虚拟仿真情境下,使学生在掌握团体操创编、队形设计等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自己的跑动路线和方向、以及与多人协作配合的方法,进而复制出大型团体操表演场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团体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教师可不受时空限制在虚拟空间中生动地讲解团体操知识及利用团体操虚拟场景使学生进行虚拟操作体验演练现场。
课程目标:
系统建设完成后将使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建设的第一个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团体操演练教学系统,在体育行业,本实验所用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方面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填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大型团体操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方面的空白。本实验大大丰富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提供丰富的虚拟化教学素材与交互式教学体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进,对提升大型团体操排练和合成效率、节约排练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要求:
1. 专业与年纪要求 本虚拟仿真实验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进行团体操演练学习及实验操作,设计编排实验内容也可作为体育相关专业学生健美操或团体操等课程的辅助学习及实验。虚拟仿真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知识与方法与《大学体育》课程中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的核心知识点有关,通常安排大学1年级及2年级进行学习演练及实验操作,其中编排实验内容尤其适合于体育相关专业进行实验学习。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等进行本虚拟仿真实验的学生,应已知晓《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结构及要求,通过对认知与实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团体操基本理论知识与创编、队形设计及组织训练等基本技能的同时,熟练掌握自己肢体动作、音乐节拍点、跑动路线及与他人的配合方法。
成绩评定:
1. 机器考核:实验完成输出成绩。
2. 步骤分段考核,过程和分值。
A:作为大型团体操表演导演的身份:
(1)构思、设计表演的主题(10分)
(2)进行音乐的搭配、编辑及合成(音乐合成不得少于三段)(10分)
(3)根据音乐表达的情感设计整个表演过程中所需的队形、队列及图形的变化构成。(队形、队列变化不得少于8个,并随着音乐节点的变化合理有序的变动)(20分)
(4)设计表演者的服装及演出道具(这部分可用文字加以描述)(10分)
B:作为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某一表演者:
(1)掌握表演中队形、队列的变化顺序(25分)
(2)根据音乐的节点变化队形、队列掌握自身在变化过程中的准确站位(25分)
3.合成总分。针对2中A、B两部分内容完成的效果,由老师主观评价和学生主观互评来合成总分,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