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简介:
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专项审计虚拟仿真实验作为资源环境审计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设计原则,满足资源环境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课程实验要求,共包括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基础知识模块,涉及污水收集输送、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生活污水处理成本、污水水质指标等背景知识,第二个模式是主体实验,结合一个实际的审项目,针对不同情境下的污水收集、处理流程,通过观察、测定、分析,引导学生识别和发现问题,自主获得知识,第三个模快是提升实验,主要是运用除观察以外的其他方法尤其是检查资料,综合分析和判断,引导学生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选择形成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工作底稿。实验旨在通过虚拟现实、多媒体、可视化技术、人机交互、网络通讯等技术,让学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成为投资重点,是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要内容,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审计成为常态。该实验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自主设计选择方案,自主控制实验进程,自主分析实验结果,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反复研究,也有助于在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发挥我校在审计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设计原则:
实验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属于认知环节或者实验准备环节。与财务审计实验不同,学生一般缺乏资源环境审计方面的背景知识。该环节主要包括工艺流程、设施设备、采集输送和处理成本、水质指标等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后面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专项审计项目主体实验和提升实验提供知识储备,一般情况下,学生完成该环节,才能进入下一个主体实验环节。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主要针对一个真实的审计项目,让学生运用前述知识、法律法规、相关常识和职业判断,采用不同的审计取证方法,发现问题,撰写底稿,其中:第二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控制不同情境如审计时的天气情况、审计现场的地形等六种因素,让学生采用观察的审计取证方法发现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三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观察、检查、询问、重新计算、外部调查、分析等审计取证方法,发现多头申报、分包、虚假配套等违规问题。在第二第三个实验环节中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如果学生不清楚,可以返回背景知识重新学习。
具体而言, 第二个环节设计一个从农户家到污水处理厂的虚拟场景通道,让学生识别与审计农村污水采集、输送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规问题。污水采集部分包括管道覆盖、油污隔离2个问题的审计,污水输送部分包括管道铺设、雨污分流2个问题的审计,污水处理部分包括设备闲置、数据造假2个问题的审计。第三个环节包括多头申报、违法分包、虚假配套3个违规问题,学生可以选择并对这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索性审计,考察其能否通过现场考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发现疑点,并选择调用适当的外部资料来形成审计证据,确认问题。
实验目的:
实验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属于认知模块或者实验准备模块。与财务审计实验不同,学生一般缺乏资源环境审计方面的背景知识。该模块主要包括工艺流程、设施设备、采集输送和处理成本、水质指标等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后面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专项审计项目主体实验和提升实验提供知识储备,一般情况下,学生完成该模块,才能进入下一个主体实验模块。第二个模块和第三个模块主要针对一个真实的审计项目,让学生运用前述知识、法律法规、相关常识和职业判断,采用不同的审计取证方法,发现问题,撰写底稿,其中:第二个模块主要是通过控制不同情境如审计时的天气情况、审计现场的地形等六种因素,让学生采用观察的审计取证方法发现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三个模块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观察、检查、询问、重新计算、外部调查、分析等审计取证方法,发现多头申报、分包、虚假配套等违规问题。在第二第三个实验模块中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如果学生不清楚,可以返回背景知识重新学习。
具体而言, 第二个模块设计一个从农户家到污水处理厂的虚拟场景通道,让学生识别与审计农村污水采集、输送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规问题。污水采集部分包括管道覆盖、油污隔离2个问题的审计,污水输送部分包括管道铺设、雨污分流2个问题的审计,污水处理部分包括设备闲置、数据造假2个问题的审计。第三个模块包括多头申报、违法分包、虚假配套3个违规问题,学生可以选择并对这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索性审计,考察其能否通过现场考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发现疑点,并选择调用适当的外部资料来形成审计证据,确认问题。
实验要求:
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对审计故事情节和要素进行仿真模拟,围绕污水处理收集、输送和处理全流程,结合项目基本情况,现场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等方法调查发现常规问题,在现场调查结束后,通过比对、检查、访谈等方法运用审计职业判断核实深层次问题,将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底稿贯穿发现问题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对审计方法的深入理解,并提高学生对取证单、底稿等审计文档的深刻认识,通过学习审计底稿中发现问题的定性提高学生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述过程中,本实验主要对以下要素进行了仿真:首先,对审计案例故事进行了仿真,实验涉及的居民住房、访谈对象、污水管道、窨井(盖)、污水处理设施的仿真程度高,有立体冲击效果,这些仿真对象基本再现了审计现场;其次,对审计相关文档进行仿真,尤其涉及取证单、底稿、合同、相关部门的批复等方面,这些文档有些是重要的审计档案,有些是用于发现深层次问题,这些文档仿真程度较高。
本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共 8 个
(1)审计流程。审计机关属于行政机关,需要依法依规行政,审计流程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工作流程,本项目以国家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切入点,并进行了适当简化,旨在帮助学员重温审计知识,了解后续审计模块在审计流程中的重要作用。
(2)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背景知识尤其是技术标准。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输送和处理三个重要环节,其相关背景知识和技术标准是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然状态,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衡量问题重要性的标准。审计就是实然和应然的比较,实然状态通过审计取证获得。
(3)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工作底稿。取证单和底稿是审计档案的核心部分。取证单主要描述审计发现的事实,需要被审单位确认;底稿主要包括取证途径、审计发现、审计定性(含依据)及处理处罚。审计工作一般遵循“证据材料-取证单-底稿-报告-处理处罚决定(如果有的话)”的基本逻辑,取证单和底稿是链接证据材料和审计报告的重要桥梁。
(4)审计取证方法。根据国家审计准则,审计取证方法主要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八种方法。这些方法不是空洞的说教,本实验再现了大部分审计方法的应用,尤其是在现场调查方面,观察、询问等方法非常普遍,在延伸审计方面用到了检查、分析、外部调查等方法。
(5)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标准。审计要依法审计,不仅体现在法定程序,更多地体现在依据法规,得出结论,做出决定。学生通过取证再现事实,通过取证单描述事实,事实往往很复杂,需要进一步定性予以抽样化,同时不同的定性依据不同的法规,定性不同,处理处罚依据的法规也不同,这些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是构成审计底稿的重要部分。本实验至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多个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
(6)审计职业判断。审计职业判断贯穿整个审计过程。根据标准,判断应然和实然的差距,确定重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需要重要性判断;审计现场,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需要对取证方法进行科学选择,对审计发现进行审慎性判断;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做重要性判断以确定是否写入审计报告;同时对问题定性与处理处罚需要运用自由裁量权确定审计决定内容。本案例的审计职业判断主要体现在现场调查和审计底稿编制方面。
(7)审计职业道德。实验过程中,审计职业道德面临考验。在审计发现的偷工减料、违法分包等问题会影响被审单位或被审领导干部的利益,必然会面临给审计人员送红包、打威胁电话等情形,面对这些情形,学生如何选择应对策略以维持独立性、保全自己以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至关重要。
(8)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专项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审计更像是证伪活动,学生应围绕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命题(问题),并采用命题论证式审计思路开展审计,因此学生作为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专项审计人员应对常见问题了然于胸,才能在审计实验中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