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如何赋能生态文明与环保科技教育
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为了深化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国人大常委会特设这一纪念日。同时,这也有利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更好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虚拟仿真为生态保护培养人才
当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重视的愈发加深,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虚拟仿真技术逐步被应用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早在2022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印发了《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到“加快建设一批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培育项目”。
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以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为支撑的实验或实操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落地,有力助推了环保教育的开展、环保技术的研发、环保人才的培养。
虚拟仿真教育对生态环保的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将科技创新更为高效地转化为产业创新,这一过程,既表现为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广,也表现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作为新兴技术的虚拟仿真,其对生态教育和环保人才培养的意义正在于此。
首先,虚拟仿真技术可以营造高度还原的自然场景,使学习者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例如,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人们可以亲身经历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从而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还可以模拟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酸雨、洪涝等,让人们切实体会环境破坏的危害,进而树立起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受限于教育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真实地呈现生态问题的机理,而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将信息以全方位、立体化、直观化的场景加以展示,使学习者更直接、便利地了解环保知识。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新能源发电厂、环保产业园区、生态农场等场景,学习者能够了解环境友好技术的应用与前景,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与环境工程责任感。
再次,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提供参与式的学习体验。传统教育采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习者缺乏实操的机会与主动的参与感。虚拟仿真技术更加以人为本,提供互动式的实操体验,帮助学习者缩短理论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距离。
此外,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教育,减少了对场地的占用,规避了实验和实操教学过程中的风险性、危害性、破坏性,减少了对资源、素材的消耗,从某种意义上,也能够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身体力行践行环保主义。
最后,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球化开展,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通过在线开放式课程平台,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参与学习和实操的便利,给全社会、全世界以获得相关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促进普通人同环保组织、专家进行互动和交流,提高人类整体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结语
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有利于更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绿色发展,就是寻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环境保护的有效融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生态环保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农业、工业、水利、电子、计算机等多个交叉学科,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息息相关,涉及知识门类众多而繁杂,因此需要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恒点与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多所院校积极开展合作,共同设计一系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新兴技术变革教育,以虚拟仿真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高素质人才反哺技术进步,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良性循环。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MR智能互动沙盘赋能实训教育未来
在传统的实验或实训中,大量物理设备的投入、大量实验材料的消耗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MR智能互动沙盘是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的一款教育实训设备。它结合光学空间定位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多学科协作训练环境。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MR大空间协同系统重塑未来教育与实训生态
MR大空间协同系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可实现多人协作,带来沉浸式体验。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训练平台能够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训练效果和实践能力。
-
速看!关于教育,2025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实训为传统实训提供新思路
为顺应国家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恒点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空间计算、AIGI、大空间激光三维建模、虚拟互动、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为机械、工程、交通、化工、医学影像、土木建筑、装备制造、消防、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建思政、应急响应等行业专业客户提供“三高四不”场景下的实验、训练、培训和教学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装修改造、设施硬件到实体设备、实训项目一站式解决。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3D-LED交互显示系统助力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升级
3D-LED交互显示系统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凭借其沉浸式体验与高互动性,成为教育装备升级的核心选择。3D-LED交互显示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技术——显示渲染、交互追踪与中心控制,为教育领域带来沉浸式虚拟实训、跨地域协同教学、虚实一体化课堂三大突破性应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助力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升级
恒点顺应趋势推出XR数字融合工作站,其空间计算能力、虚拟显示与交互功能,为补齐传统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短板,提供了全新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作为硬件和软件的高度集成平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同时具备了鼠标、键盘,以及虚拟仿真专用OS 、头戴显示设备、触控显示器、互动交互定位系统、12键摇杆,既可以作为普通电脑使用,也可以支持支持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虚拟仿真操作。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力职业院校数智化转型
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其中对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升级与更新尤为重视。通过设备更新、以旧换新,逐步淘汰陈旧的教学装备,优化专业建设,引入先进实用的新技术装备,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恒点积极布局产品生态,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中心,依托互联网、VR大屏、VR等技术,为师生创造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智能化、个性化、一体化、多元化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
-
设备更新|虚拟仿真重塑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正为教育领域发展促进产教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生命力。恒点经过多年的研发,致力于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软硬件一体化装备建设,打造虚拟仿真产品生态链,赋能实训教学。恒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平台搭建和虚拟仿真内容资源建设三个部分。
-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传染病防治人才培养
传统教育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弊端日益凸显。一方面,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学生难以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模拟真实的传染病传播过程,学生在面对实际疫情时往往缺乏应对能力。恒点开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的虚拟仿真实验》,模拟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覆盖事件发现到总结报告四阶段并实时监测结局,为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