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变革遇上虚拟仿真教学变革
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对我国能源安全提出的更大挑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碳达峰碳中和对高水平能源保障提出的更高要求,能源供给既要安全可靠,也要清洁低碳,还要成本合理、经济社会可承受,这就要靠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对于新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培养新能源人才成为行业的关键课题。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随着我国乃至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新能源产业人才,对于推动产业创新、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需要人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此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在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书本灌输,轻实践拓展,这样的模式限制了新能源人才的培养。为此,必须加大实验实训为主的实践课程资源建设这就涉及到高校新能源相关专业的设置优化。
同时,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可以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政策与技术支持
传统的实验或实训教学往往受限于场地与设备条件,其购置、建设与日常使用均有一定门槛。涉及新能源的实验往往对实施与操作要求较高,且具有一定风险性。这些因素也制约了相关环节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提升。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高校职校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的教学模式变革探索打开了新格局。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以虚助实,通过对数据的优化运用创造高度仿真的模拟环境,允许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互动式个性化的教学,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以低成本、低难度、低风险方式开启实验教学,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试错机会与动手机会,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和动手实操的水平。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许多政策,以激励相关产业在人才培养与科研领域,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推动行业整体的发展。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提出“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虚拟仿真和测试验证平台”。
以清洁能源为例。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对提升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种新技术的融合发展
科技有时就像一柄双刃剑,为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破解难题的钥匙也随之诞生。
新能源技术的产生,让我们看到了低碳经济的新希望。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则为新能源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两种新技术的融合,有助于实现人才、教育、科技等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良性循环,帮助我们实现人类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高校共建的新能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中,恒点的设计遵循“立德树人-创设情景-容错探究”的原则,创造性地通过融入思政内容,增强投身国家碳中和建设的使命感,实现道德与技能的双重培养,进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拓展了高质量发展教育的内涵。
这一系列教学平台,延伸了“慕课”的理念,作为恒点MOOL概念(Massive Open Online Labs 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室)的产物,在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互动性、操作性的实验内容,并且面向全社会开放,这不仅有助于打破时间空间局限开展随时随地的教学,也有助于教学资源的普及,促进教学公平。
相关推荐
-
智能数媒内容工作平台,加码中文教育数字化建设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全息中文教育平台,支持全球一体化全息中文教育实践平台的数字媒体内容创作与教学实施。该平台模块化组网功能支持单体单人操作以及快速拼装六人协同小组,采用分布式网络协议实现低延迟通信。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智能数媒内容工作平台的支持,能够有效帮助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全球教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交流贡献更多的智慧力量。
-
国际中文教学实施平台,赋能中文教育的“教与学”
恒点“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国际中文教学实施平台”,支持全球一体化全息中文教育实践平台的教学资源管理与教学落地。平台支持网页版、PC客户端、VR多种形式的课件部署,满足不同教学场景和学习设备的需求。系统支持MP4、PDF、PPT、全景视频等多种资源类型的课程编排,且课程结构自定义功能强大。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需求,自由搭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
虚拟仿真,重塑数字媒体艺术实训新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及其实践教学痛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意设计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但部分院校在教学资源与软硬件设备更新、产教融合深度和新技术融入滞后等方面存在不足。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打破传统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训壁垒,让学生以低成本试错、快速迭代作品,最终对接影视、游戏、元宇宙等产业需求。
-
XR虚拟仿真国际中文教学内容展示平台:创新教学的新纪元
恒点“XR虚拟仿真国际中文教学内容展示平台”不仅集成了先进的技术功能,还配备了专业的硬件支持,为国际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互动性极强的教学内容展示平台。平台包括内容编辑与模版功能、多媒体功能、交互与动画功能、3D场景构建、导出与播放、系统与性能等,全方位支持国际中文教学需求。
-
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
“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支持全球一体化全息中文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课程资源,跨终端多人协同教学。该系统涵盖教师端、学生端和中心服务三大模块,融合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交互性强且资源丰富的全息中文教育生态系统,为全球中文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
-
赋能航天教育:虚拟仿真助力培育深空新质生产力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虚拟仿真为核心技术,助力中国航天教育一飞冲天。面对日益提升的行业人才需求,传统教育之困,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虚拟仿真破局,可以高精度、零风险还原卫星发射、在轨运维。恒点为校方提供的航天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从而构成与过往普通大屏不同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恒点创新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航天探测人才培养,以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为一流航天人才团队建设添砖加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训课程可以高度还原航天探测场景,学生可沉浸式体验航天任务全过程,直观了解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参与虚拟任务,能学习项目设计与数据采集分析。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
中文教学与真实场景融合中文元宇宙平台,颠覆传统中文学习
为满足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对“职业导向型中文教学”的迫切需求,恒点“中文教学与真实场景融合中文元宇宙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创新产品深度融合语言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提供了一站式资源解决方案。平台由职业+中文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汉学与中国学教学资源系统、汉语言教学实践与学习资源系统、空中课堂元宇宙系统四个部分构成,赋能高校汉语言教学。
-
全息中文学习交流环境模拟推演平台:中文学习新风尚
全息中文学习交流环境模拟推演平台的核心在于其高度仿真的全息投影系统,平台结合了增强现实、投影和虚拟交互技术,将各种三维虚拟场景进行立体化的展现,生成三维立体的中文使用场景,学习者可以置身于各种真实的中文环境中,全方位感受中文的实际应用场景。全息中文学习交流环境模拟推演平台能够与信息化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和科技研创中心等环境风格高度融合,打造全球中文全息教育实践空间。
-
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打造沉浸式中文学习新体验
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能够实现大规模中文教育场景下的混合现实(MR)协同交互,极大地提升了教学互动性和沉浸感。能够支持众多学生在同一虚拟空间内自由交流、协作学习,为中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采用了领域最新的MR技术和大空间定位跟踪技术,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无缝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