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近日,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2024全国教育公益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论坛探讨人工智能于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教研、教学、人工智能领域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与知识交流的盛宴。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杨树锋教授带来论坛首场报告。报告中强调,AI正广泛深入地渗透至教育领域,将对知识获取方式、教学结构、教学范式、教育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变革等带来系统性、颠覆性变革。
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智能技术正积极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国家新近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人工智能教育在多角度多方面的深入推进。与义务教育衔接的高校、职校教学,可想而知也会紧随其后。但在教育实践场域,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智能技术一方面正在推动教育格局改变,另一方面也遭遇着种种阻力。教育领域的探索必须着眼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否则将导致新技术的应用浮于表面。
无论是现实的挑战还是创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的焦点都在于人工智能将改变传统知识观、学习观及教师角色。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知识生产方式呈群智协同创新的特征,学习模式趋于独立化、个性化、差异化。”
尽管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贯穿古今,但中华民族在先秦时代就孕育出个性化教学的思想萌芽,先贤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如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先进技术,在辅助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助力智慧教学、促进智能校园管理等方面蕴藏的潜能,推动与呼唤着这样的进步发生。
如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这就要求校方协调各方力量,将教研人员、专家学者、教师、技术人员乃至合作企业等都纳入全新的教学体系之中,产教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达成技术专长培养的远景目标。
恒点与各大高校、职校开展深度合作,依托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搭建学习平台,创新的互动学习模式,能够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是对传统教学由教师主导的一种颠覆。
早在从成立之处,恒点创新地提出MOOL概念(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室),对慕课即MOOC进行了发展。其在慕课的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一系列互动性、操作性的实验项目并上线开放、共享的教学平台。又通过融入AI技术,用以更加高效、便捷地生产课程内容,未来还将开展人工智能教学。
全新平台带来全新的教学模式,革新与重构了师生关系,实现了“以学定教”。教师不再是知识灌输与教学考核的执行者,而是转变学习引导者与协助者,转而通过设计学程计划、提供资源支持、组织教学评价等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智慧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通过教学系统实时把握教学情况,随时改变策略,承担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和激励工作,并开展科学、全面的考核,从而实现先贤“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恒点还开发出独特的“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授人以渔”。其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设计,兼容主流硬件设备,可以用于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配套课程开发,并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为优质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这大大降低了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生产门槛,校方可以此为基础建设智能研创中心,根据自身需求、学员情况等因素自行设计开发虚拟仿真课程,不仅大大缓解当前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紧张,也能实现教学资源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对因材施教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恒点在教学平台与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也注重在内容上进行全面把控,兼顾文科、艺术、健康等课程,改变其以往遭受轻视的局面,变功利教育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恒点将继续建设数智化的虚拟仿真教育平台、融合化的教育产品、立体化的渠道体系,形成新的教育服务生态,为教师节能,为学生赋能,让学校更具效能,为教育发展创设更多可能。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
-
虚拟仿真助力仪器类专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仪器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教育数字化加速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大放光彩。恒点作为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
-
案例分享 | 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行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各行业发展的生命线。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交通运输系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实验和操作,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培养高质量人才。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自主研制导航系统,对国家重大交通运输项目,有着前所未有的推动力量。
-
重磅!新增23校!第二轮“双高计划”院校增至220所
第二轮“双高计划”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6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6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每个高水平专业群经费投入为1000万/年。《第二轮“双高计划”标准框架》包括思政工作的引领度、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条件基础的支撑度、建设措施目标的可达成度、政策机制的保障度、成果成效的贡献度等。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虚拟仿真技术,重塑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人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进入大家的视野之中。虚拟仿真技术为无人机专业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和操作机会。学生能够反复演练无人机的组装拆解、飞行控制、无人机群体协同与自主避障等核心技能。恒点虚拟仿真的VR实训手段为无人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提供了新教学方式。
-
案例分享 | 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动车铝合金焊材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恒点推出了一项革命性的项目——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动车铝合金焊材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痛点,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经济的学习平台。
-
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
时速450公里,科幻高铁问世背后的黑科技功臣
“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取得这样的成就,与研发团队在技术层面上狠下功夫不无关系。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加快虚拟仿真技术与具体行业应用的融合。虚拟仿真应用于材料科学的研究与教学,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从人才培养层面,推动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2035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
案例分享 |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其艺术亮化设计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恒点智能教育推出的“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有力回应。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设计的程序与步骤、原理与方法,并运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既精良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