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近日,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2024全国教育公益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论坛探讨人工智能于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教研、教学、人工智能领域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与知识交流的盛宴。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杨树锋教授带来论坛首场报告。报告中强调,AI正广泛深入地渗透至教育领域,将对知识获取方式、教学结构、教学范式、教育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变革等带来系统性、颠覆性变革。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2024全国教育公益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

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智能技术正积极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国家新近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人工智能教育在多角度多方面的深入推进。与义务教育衔接的高校、职校教学,可想而知也会紧随其后。但在教育实践场域,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智能技术一方面正在推动教育格局改变,另一方面也遭遇着种种阻力。教育领域的探索必须着眼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否则将导致新技术的应用浮于表面。

无论是现实的挑战还是创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的焦点都在于人工智能将改变传统知识观、学习观及教师角色。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知识生产方式呈群智协同创新的特征,学习模式趋于独立化、个性化、差异化。

尽管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贯穿古今,但中华民族在先秦时代就孕育出个性化教学的思想萌芽,先贤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如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先进技术,在辅助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助力智慧教学、促进智能校园管理等方面蕴藏的潜能,推动与呼唤着这样的进步发生。

教学方式在科技的发展中逐渐变得令人诧异。

如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这就要求校方协调各方力量,将教研人员、专家学者、教师、技术人员乃至合作企业等都纳入全新的教学体系之中,产教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达成技术专长培养的远景目标。

恒点与各大高校、职校开展深度合作,依托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搭建学习平台,创新的互动学习模式,能够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是对传统教学由教师主导的一种颠覆。

早在从成立之处,恒点创新地提出MOOL概念(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室),对慕课即MOOC进行了发展。其在慕课的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一系列互动性、操作性的实验项目并上线开放、共享的教学平台。又通过融入AI技术,用以更加高效、便捷地生产课程内容,未来还将开展人工智能教学。

恒点创新地提出MOOL概念

全新平台带来全新的教学模式,革新与重构了师生关系,实现了以学定教。教师不再是知识灌输与教学考核的执行者,而是转变学习引导者与协助者,转而通过设计学程计划、提供资源支持、组织教学评价等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智慧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通过教学系统实时把握教学情况,随时改变策略,承担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和激励工作,并开展科学、全面的考核,从而实现先贤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恒点还开发出独特的“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授人以渔。其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设计,兼容主流硬件设备,可以用于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配套课程开发,并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为优质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恒点还开发出独特的“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这大大降低了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生产门槛,校方可以此为基础建设智能研创中心,根据自身需求、学员情况等因素自行设计开发虚拟仿真课程,不仅大大缓解当前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紧张,也能实现教学资源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对因材施教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恒点在教学平台与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也注重在内容上进行全面把控,兼顾文科、艺术、健康等课程,改变其以往遭受轻视的局面,变功利教育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恒点将继续建设数智化的虚拟仿真教育平台、融合化的教育产品、立体化的渠道体系,形成新的教育服务生态,为教师节能,为学生赋能,让学校更具效能,为教育发展创设更多可能。

相关推荐

  • 中文教育数字人动作捕捉系统,重塑语言学习未来

    中文教育数字人动作捕捉系统,重塑语言学习未来

    中文教育数字人动作捕捉系统,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教师或角色逼真动作、表情和语言交互,提升中文学习的沉浸感和互动性。支持20人以上全身动捕,可模拟真实对话场景,通过捕捉学生动作和表情分析学习状态,实现自适应学习。中文教育数字人动作捕捉系统正在重塑语言学习的未来,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象的、可交互的体验,推动教育从“单向传授”向“多维互动”演进。

  • 虚拟仿真为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培养赋能

    虚拟仿真为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培养赋能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着产业升级与转型。与此同时,如何突破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这一瓶颈,成为行业的重要课题。恒点虚拟仿真技术为传统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高度还原工业机器人操作环境,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获得编程、调试与运行等全方位的实践操作机会,掌握工业机器人实践技能,增强岗位实践水平,为未来就业打好技能基础。

  • 生产自动化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能制造教育新时代

    生产自动化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能制造教育新时代

    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巨大的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却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智能制造教育,虚拟仿真能够高度还原自动化生产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编程、调试自动化设备,直观了解生产流程细节,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案例分享 | 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

    案例分享 | 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

    小麦变量施肥是精细农业的典型作业种类和重要内容,是当前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南京恒点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小麦变量播种施肥机控制参数设计与实验。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将晦涩的知识原理通过直观的三维图像加以演绎,将采集自真实世界的数据以高度仿真的形式重现于系统之中,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交互式教学体验。

  • 江苏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打造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新生态

    江苏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打造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新生态

    江苏省教育厅于近期研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致力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

  •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原则与路径,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与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专业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 政策引领职业教育新机遇,以虚拟仿真基座托举大国工匠培养

    政策引领职业教育新机遇,以虚拟仿真基座托举大国工匠培养

    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高校、职校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恒点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在恒点协助下,共同打磨教学资源案例库;同时以零代码开发工具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为核心,打造虚拟研创中心,进而根据自身需求开发教学资源、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实验教学体系,同时,由恒点量身定制的虚拟仿真一站式解决方案,因地制宜为校方实训基地提供虚拟仿真设备,实现智能化升级。

  • 恒点助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打造虚拟仿真智慧实训新范式

    恒点助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打造虚拟仿真智慧实训新范式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定制化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为核心,实现实训教学智能化升级,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硬件+软件+内容”一体化定制化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的帮助下,实现了对职业实训教学的升级革新。在数控加工、精密测量、工业机器人装调、智能制造单元、效控机床维修、智能制造生产线、五轴加工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工业机器人性能测试、智能制造车间等方面展开教学。

  •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恒点依托十余年技术积淀,构建“平台+内容+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实训,化解“三高四不”教学难题,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虚拟仿真教育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破解职业院校实训高风险、高成本、动态场景缺失(模拟舆情处理)及粗放评价体系(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与精准能力诊断)三大痛点。平台构建全流程虚拟直播生态,支持多角色协同实训与实时反馈,植入助农直播等思政场景,同步推出3D-LED交互系统实现动作捕捉与跨终端互联。

恒点新闻

  • 江苏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打造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新生态

      505

    江苏省教育厅于近期研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致力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

  •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795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原则与路径,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与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专业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508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教育鸿沟日益凸显,虚拟仿真技术弥补了这一鸿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借助虚拟仿真这一先进技术载体,校企合作正在不断激发创新火花,催生全新解决方案,引领产教研融合迈向新高度。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