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设备更新 | MR大空间协同系统重塑未来教育与实训生态
2025年教育领域迎来深化改革的政策加速期。教育部在年度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巩固教育数字化新赛道成果”,并进一步要求“将虚拟仿真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怀进鹏部长指出:“教育数字化已从试点探索转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集约化、教学精准化。”
政策东风+技术变革:
虚拟仿真迎来黄金时代
近一年来,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全面铺开,教育部明确提出“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教育装备升级”,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迎来新一轮改革浪潮。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30年,高危作业、智能制造、应急安全等领域需求激增,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倒逼教育模式创新。
在此背景下,南京恒点凭借多年技术积淀,推出MR大空间协同系统,以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交互技术为核心,为高校、职校及企业打造“高安全、高效率、高精度”的智能实训平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MR大空间协同系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可实现多人协作,带来沉浸式体验。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训练平台能够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训练效果和实践能力。
MR大空间协同系统:
技术突破与核心优势
1、虚实无缝融合,突破传统实训局限
传统实训常受限于“三高三难”(高危、高成本、高损耗;难实施、难观察、难重复),而恒点MR大空间协同系统通过光学空间定位技术与混合现实(MR)引擎,实现虚拟场景与物理空间的精准叠加,实时数据反馈与物理操作结合,大幅提升实训安全性与真实感。
2、多用户协同作业,赋能团队创新能力
系统支持多人异地协同操作,打破地域限制。例如,在智能制造课程中,学生可分工模拟生产线上的机械臂调试、物流机器人路径规划及质检系统联动,通过虚拟孪生工厂实时验证协作方案,培养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这一特性尤其适用于“新工科”教育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教育革新:
从课堂到产业的“能力跃迁”
1、破解高危实训难题,打造“零风险”学习环境
在核电检修、高空作业等高风险领域,虚拟仿真系统通过1:1还原事故场景(如辐射泄漏、设备过热),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反复演练应急预案,结合传感器数据实时评估操作规范性,显著降低实训风险。
2、推动产教融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系统支持企业真实生产数据导入,构建“教学-研发-应用”闭环。例如,某车企将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数字孪生模型接入MR系统,学生可直接参与虚拟产线优化,企业同步获取创新方案,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生态赋能:
恒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恒点MR大空间协同系统并非孤立产品,而是与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3D-LED交互大屏、XR数字融合工作站等组成完整生态:
快速开发:教师通过VRC-Editor零代码平台,可自行搭建定制化MR实训场景;
多端协同:支持VR头显、PC端、移动端多设备接入,适应不同教学场景;
数据贯通:实训数据实时上传云端,生成学情分析报告,助力精准教学。
结语
随着“十四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深入实施,恒点将持续深耕虚拟仿真领域,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转型。我们期待与更多院校、企业携手,共筑“虚实共生”的智能教育新生态,为中国制造2025与数字中国战略输送更多卓越人才!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大规格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推职业院校“新双高计划”
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为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改善提供了重要契机。与此同时,虚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破解传统实训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设备更新与虚拟仿真有机结合,构建新型实训教学体系,成为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案例分享 |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开发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将“虚拟现实+互联网”技术融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实验教学,学生可自主调整控制算法参数,改变驱动系统性能相关方面,掌握基本控制与性能评判方法。在综合设计环节,学生模拟新能源汽车不同运行状态,控制驱动系统,观察动态性能,评估设计与参数设置合理性,深入理解控制策略与设计原则。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虚拟仿真解锁教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教育创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痛点,以科学设计原则和全面实验环节助学生攻克知识难关。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将会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人才,助力我国新能源领域突破,推动交通行业绿色转型。
-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中国矿业大学遵循“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发《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学习掌握真实煤矿智能掘进工作面工作环境、设备、配套方式、安全操作流程、关键结构组成及功能等。增强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