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社区景观更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负责人:朱润 专业:艺术设计学院 查看项目
南京林业大学 旧城社区景观更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将生态修复和城市更新相结合的 “城市修补”成为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手段。社区景观更新作为“城市修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用更新织补的理念,修复既有建筑和空间环境,提升社区特色与活力。鉴于实际社区景观更新需要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其周期长、投资高昂且不可逆,本项目采用“真实项目”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一种高度虚拟现实的实验教学环境,将社区更新的全过程拆解为多个模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实验兴趣以及创新设计冲动。

南京林业大学 旧城社区景观更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林业大学

实验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将生态修复和城市更新相结合的 “城市修补”成为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手段。社区景观更新作为“城市修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用更新织补的理念,修复既有建筑和空间环境,提升社区特色与活力。鉴于实际社区景观更新需要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其周期长、投资高昂且不可逆,本项目采用“真实项目”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一种高度虚拟现实的实验教学环境,将社区更新的全过程拆解为多个模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实验兴趣以及创新设计冲动。

设计原则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新理念,这是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论述的最新成果,也为新形势下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园城市”的理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以城市环境提升引导城市发展,在“生态和韧性,绿色和开放,混合和多元”的城市建设基础上,重点强化对人感知的重视,同时特别强调了优美如公园的城市景观和景观城市对人民获得感提升的重要性,切实满足新时代民众对宜居环境的精神需求。

在这一城市建设新理念的推动下,“城市修补”作为一种渐进的、微小的、真正有机的旧城更新导向,已经在中国各城市有了广泛的讨论和实践探索。而社区作为城市生活职能的基本单元,尤其是旧城社区的景观更新成为当下城市修补的基本面。其重点是不断改善旧城社区公共环境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社区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社区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以景观更新为突破口,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实验目的

旧城社区景观更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在线人机交互操作的方式,构建一种高度虚拟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将社区更新设计的全过程拆解为多个模块,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环境的虚拟现场看到知识可视化呈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实验兴趣以及创新设计的冲动。本项目包括了社区更新项目的现场勘测、方案设计、方案效益评估、方案互评四个环节,共计8学时。通过各实验环节和步骤的设计,力求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以旧城社区为载体,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对城市景观设计体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城市景观设计中专业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2)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中,学生通过交互式操作模式可以全程模拟社区景观更新的完整环节,掌握应用各设计要素及其相关参数,制定出适宜的更新方案,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建立起理论教学与实际设计效果的关联,提升前置课程的教学效果;

3)通过对设计方案经济性、生态性、艺术性的多元量化评估,强化相关行业规范和设计标准,并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可重复进行优化设计,引导学生统筹协调各设计要素形成最优方案,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验要求

基本要求:

1. 了解城市社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 掌握城市社区的类型和功能。

3. 掌握城市社区景观设计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4. 掌握城市既有社区景观更新的策略和设计要点

5. 能够独立的熟练的进行城市社区景观设计,并完成方案文本。

能力培养要求

1. 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典型案例、基地环境、上位规划、空间发展的系统解读,结合必要的设计理论讲解,树立系统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法与相关技术体系,培养学生建立完整的综合分析能力了。

2. 设计能力的培养:依据设计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了解社区景观设计中分析、策划、设计的技术关联与系统方法,能够独立的、理性的进行景观设计,能够依据相关行业规范和设计标准,进行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景观设计实践。

3.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依托交互式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与设计、深入分析环境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设计素材,针对社区建筑、公共空间、街道环境、公共设施制定更新设计策略,培养良好的创意、创新设计能力。

虚拟仿真实验城市补救拟仿真实验社区改造虚拟仿真实验

相关推荐

  • AI时代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探索与展望

    AI时代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探索与展望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建设“通用+特色”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南开大学实验室设备处副处长张金教授,对于AI时代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打开了 AI 时代虚拟仿真实验建设的新视野。

  • 案例分享 | 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民航工业设计正经历从“工程导向”向“用户体验驱动”的深刻转型,客舱人机交互设计领域迫切需求专业人才,用户体验已成为航空装备教育升级的重要指标。恒点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提供高度逼真的模拟场景。以虚补实,减少了实体设备投入成本,实验包括“人机-内饰-内饰CMF”三大设计实验环节,注重提升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集成设计创新能力 。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