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成功举办,虚拟仿真未来如何助力教育事业
前不久,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成功举办,今年大会的主题为“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70余个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800余名代表齐聚上海,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识的大背景下,共同商议如何用数字技术,为教育打开一扇全新的希望之门。
大会成果颇丰:
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成立,41个国家和地区的104个大学、国际教育组织、研究机构及企业加入;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支持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首批上线约780门课程,涵盖12个学科门类和17个专业大类;发布国际数字教育案例汇编,收录55个案例……
会上,教育部长怀进鹏的发表《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主旨演讲,回顾了一年来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成绩,特别是中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阶段性成果,介绍了中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来,中国的中小学平台资源总量增加到8.8万条,职业教育平台在线精品课超过1万门,高等教育平台上线优质慕课超过2.7万门,提供19.8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服务西部高校学生5.4亿人次,为1.4万名乡村中小学生送去科普、艺术类等课程2500多节……
这归功于中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从联结为先(Connecttion)、内容为本(Content)、合作为要(Corpration)的“3C”,走向集成化(Integration)、智能化(Intelligence)、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3I”。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立足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助交流合作五大功能,在大规模应用中有力支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教师专业发展、“双减”政策落地等教育核心任务,有效服务了数字中国建设、学习型大国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
数字化技术正在促进教育事业向着更加优质、均衡的方向发展。以地处西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宁夏为例,当地通过数字化赋能,全面融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让“在家门口上一所好学校”不再是梦想,乡村与城市小学可以共享一堂生动有趣的素质教育课。
在高等教育领域,这样的改变来得更为明显。祖国大江南北的学子,都可以通过数字模拟的慕课,在实训课程中感受到全流程场景化再现。
去年7月,《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印发,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建成200个左右全国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带动各地1000个左右区域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实训教学模式创新。
此外,各校还将依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建设本校大数据中心,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去年12月,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这是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成立以来首次走出中国国门举办大会。会上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023)》《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2023)》。
以虚拟仿真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助力慕课,中国不仅在促进国内教育公平方面成果丰硕,也在向世界传授宝贵的经验,让全人类共享技术进步带来的教育红利。
“慕课虚仿化,虚仿慕课化”成为当下席卷全球的新趋势。
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体实训室建设数量,急剧增长,但虚拟仿真实训内容严重缺乏;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需要大量的虚拟仿真课程内容开展素质教育。
统计数据显示,参与开展虚拟仿真建设的高校逐年增加,2021年,此类高校占全部高校的比例,已接近100%。随着高校有关虚拟仿真建设的需求井喷式增长,该领域的年产业份额也不断增加,2017年相关企业的产能只是1亿元,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已经到达26亿元!
2022年,慕课公司转型VR资源建设比例达到21%,虚拟仿真升级体系化&规模化达到29%。相关研发从单项目为主,逐步转型为课程化、系列化、系统化开发。
在政策、需求双驱下,预计最迟至2025年,全国虚拟仿真建设市场中,仅院校市场将达到百亿级规模。
机遇是空前的,挑战也是空前的。就目前情况来看,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培行业,仍面临编程开发周期长、兼容难度大、人才门槛高、经验沉淀难、运营系统缺乏等一系列难题。
对此,恒点持续8年,投入大量人力、资金、技术,开发“零代码、流程化的虚拟仿真内容生产线”,以减少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降低对高技术人力资源的依赖,并促使生产过程易于管理。
该生产线由一个工具和两个平台系统构成: VRC-Editor零代码虚拟仿真开发工具、线下的虚拟仿真实训室系统、线上虚拟仿真在线教学运营管理系统。开发流程全面启用各类编程工具,实现全员零编程开发,在自身降本增效的同时,也为合作方降低了使用与再开发的门槛。
回望成立之初,恒点便依据当前慕课发展趋势,创新地提出MOOL概念。MOOL(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室),可谓是对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发展。
以往的MOOC是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公开课,而MOOL在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互动性、操作性的实验内容:
一方面体现为开放实验教学的讨论和答疑,以及学员的互相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主导,学习者不再是单方面的受众;另一方面体现为实验设计围绕知识点教学开展,强调对相应的动手及实践能力的训练,全面应用并掌握相关实验课程知识,令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相对于MOOC,MOOL的另一项意义在于,以往实验进行会受门槛、成本等等物质条件限制,都因技术的进步而消解,不同硬件设施水平的学校,在MOOL的帮助下,可以跨区域、跨行业领域共享同一节实验课。
MOOC的开放性、普惠性等特性,在MOOL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产物,恒点MOOL云包含了课件创作、课程建设、分享交流三个环节的工具集合:
首先,傻瓜式课件建设系列工具,如需求设计编辑器,让老师能够像制作PPT那样轻松开发专业的需求脚本,形成虚拟仿真课件。
其次,开发完备的课件可以在课程建设中用于课堂教学、在线共享开放,亦可基于虚拟仿真教室系统的“指令录制”功能用于VR慕课建设和共享。
最后,恒点MOOL云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完整工具,包括即时聊天、云搜索、虚拟大学(基于交互式、多人协同式慕课资源的虚拟学习社区)等,以支持课件应用。
教师可以选择发布脚本需求,但是在发布前需要由“恒点专家智库”专家组审核确定其是一个有价值、符合落地需求的脚本,并获得发布资格。
需求发布完毕,老师能以VRC-Editor自主完成课件开发,或者将自己编写的需求投入需求池,由恒点开发团队或者平台允许入驻的第三方科技开发公司来完成课件的开发工作。课件开发完毕,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建立实体课堂课程,或者在线开放共享课程。
将挑战变为机遇,恒点不会止步于当前的成就,为来,恒点还将在如何保证模拟环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如何确保学习效果、如何实现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发掘虚拟仿真在当前趋势下具备的巨大潜力,为教育事业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持。
相关推荐
-
创新与融合,职业教育将迎来大洗牌
恒点在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软硬件技术工具,而且将对整个教育行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理论结合实践的素质教育得以实施。虚拟仿真技术赋能下的实训项目,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掌握新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
案例分享 |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常州工学院共同开发设计的“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基于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具有相关实训的操作与流程的基础上,还能引入“以人为本、责任担当”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职业教育应成为面向人人、面向产业、面向创新、面向智能、面向国际的“5I”教育
怀进鹏强调,职业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坚守教育的本质、保持职业教育的特质,在时与势中锚定发展坐标,在危与机中寻求创新突破,成为面向人人(Inclusive)、面向产业(Industry-oriented)、面向创新(Innovative)、面向智能(Intelligent)、面向国际(International)的“5I”教育。
-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迎来4.0时代。虚拟仿真实训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对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力促进区域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利用VR、AR、MR等模拟实训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打造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型建筑人才。
-
案例分享|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推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也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冷链物流的运作过程,培养冷链物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平台功能,拓展实验内容,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
冷链物流教育的创新之路: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与突破
虚拟仿真能够模拟真实的冷链物流环境,包括温度控制、货物装卸、运输路线规划等,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种互动性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还能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虚拟仿真实训还可以模拟一些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货物泄漏等,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这些紧急情况。
-
案例分享|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项目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和省级特色专业“家具设计与工程”及“工业设计”,涉及《家具史》《经典家具赏析》等必修核心专业课程。实验覆盖古典家具造型结构、装饰纹样及涂饰工艺等基本知识及鉴赏,常见病害形式、产生机理、结构与涂层修复及工具等多个重要知识点。项目采用“虚+实+虚”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型、综合实践型实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
多方合力锻造“大国工匠”,虚拟仿真赋能实训教学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运用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结合VR、AR、MR等技术,模拟实训的真实场景,给学生营造生动逼真的实训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度。同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还可以助推产教深度融合。通过虚拟仿真实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接触到产品、工艺、流程的更新迭代,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实现学习内容与就业要求“零距离”无缝对接。
-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非遗文化新业态,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有助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水平,丰富建设内涵,确保建设质量,加快构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布局体系,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