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爆火”背后的冷思考:职业教育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
姜萍火了,火的家喻户晓,火的海内外皆知。
姜萍是谁?今年17岁的她,自学数学2年,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得预赛12名的好成绩,且是前30名中唯一女生。
然而,真正让她“一战成名”的,并不是“17岁”“自学”“天才少女”这些关键词,也不是秒杀清华北大、剑桥哈佛一众高材生的“壮举”,而是她“中专生”的身份。
是的,姜萍是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在读生,正是因为她是首位入围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在读中专生,这才让社会轰动了!
毕竟,提起“中专”“职业学校”,不少人的观点还存在:“上中职?没面子、没路子、没票子!”“学习不好的才会去上职校”“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教育”“上了职业学校,就没有好的前途”……这些偏见。
那么,职业教育真“不值一提”吗?
40%以上的初中生被分流
职业教育真的没前途吗?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特点和兴趣的教育,2018年开始,我国实行“中考分流”政策,该政策旨在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以2022年数据为例,全国职业学校招生650万,占到高中阶段招生的40%左右,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约为6:4,也就是说有40%的初中生最终无缘普通高考。
而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
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中考五五分流”存在误解,认为进入中专、职高或技校进行职业教育后就“前途尽毁”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的选择更多——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职教高考制度,把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起来,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为人才成长提供多样化途径。
一方面,职校的学生不但都可以正常参加高考,也可以参加单招、还可以参加对口高考,这些都是继续大学教育的方法,而且都是全日制大学学历,与普通高中生高考的文凭学历是一样。
另一方面,殊不知,如今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少技校毕业生以其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达到6200万人,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达48%。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是旺盛。一些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企业相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路径和方式也趋向多元化,国家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职业学校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
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学习中对“新质生产力”作出了系统阐述。随后的两会上,“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各级政府全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力量。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为教育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生命力——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二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直面临着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和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痛点。
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能够实现资源的多点投资和多方共享,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实训专业教学资源不充分的压力。
同时,虚拟仿真实训还可以助推产教深度融合。运用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结合VR、AR、MR等技术,模拟实训的真实场景,能够让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接触到产品、工艺、流程的更新迭代,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实现学习内容与就业要求“零距离”无缝对接。
伴随“科教强国”“数字强国”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将深刻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未来,会有更多个“姜萍”,从职业学校走向社会。
南京恒点是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公司持续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解决方案。南京恒点将不断创新,持续在虚拟仿真行业深耕,响应国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持。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需求方面,欢迎随时咨询我们:025-83222290 。
相关推荐
-
创新与融合,职业教育将迎来大洗牌
恒点在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软硬件技术工具,而且将对整个教育行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理论结合实践的素质教育得以实施。虚拟仿真技术赋能下的实训项目,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掌握新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
案例分享 |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常州工学院共同开发设计的“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基于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具有相关实训的操作与流程的基础上,还能引入“以人为本、责任担当”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职业教育应成为面向人人、面向产业、面向创新、面向智能、面向国际的“5I”教育
怀进鹏强调,职业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坚守教育的本质、保持职业教育的特质,在时与势中锚定发展坐标,在危与机中寻求创新突破,成为面向人人(Inclusive)、面向产业(Industry-oriented)、面向创新(Innovative)、面向智能(Intelligent)、面向国际(International)的“5I”教育。
-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迎来4.0时代。虚拟仿真实训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对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力促进区域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利用VR、AR、MR等模拟实训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打造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型建筑人才。
-
案例分享|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推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也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冷链物流的运作过程,培养冷链物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平台功能,拓展实验内容,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
冷链物流教育的创新之路: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与突破
虚拟仿真能够模拟真实的冷链物流环境,包括温度控制、货物装卸、运输路线规划等,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种互动性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还能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虚拟仿真实训还可以模拟一些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货物泄漏等,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这些紧急情况。
-
案例分享|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项目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和省级特色专业“家具设计与工程”及“工业设计”,涉及《家具史》《经典家具赏析》等必修核心专业课程。实验覆盖古典家具造型结构、装饰纹样及涂饰工艺等基本知识及鉴赏,常见病害形式、产生机理、结构与涂层修复及工具等多个重要知识点。项目采用“虚+实+虚”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型、综合实践型实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
文化传承的数字化篇章,虚拟仿真的新业态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十字路口。特别是手工艺品,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民俗内涵,其修复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恒点与高校开启深度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
多方合力锻造“大国工匠”,虚拟仿真赋能实训教学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运用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结合VR、AR、MR等技术,模拟实训的真实场景,给学生营造生动逼真的实训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度。同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还可以助推产教深度融合。通过虚拟仿真实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接触到产品、工艺、流程的更新迭代,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实现学习内容与就业要求“零距离”无缝对接。
-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非遗文化新业态,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有助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