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爆火”背后的冷思考:职业教育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姜萍爆火”背后的冷思考:职业教育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

姜萍火了,火的家喻户晓,火的海内外皆知。

姜萍是谁?今年17岁的她,自学数学2年,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得预赛12名的好成绩,且是前30名中唯一女生。

“天才少女”姜萍一夜爆红

然而,真正让她“一战成名”的,并不是“17岁”“自学”“天才少女”这些关键词,也不是秒杀清华北大、剑桥哈佛一众高材生的“壮举”,而是她“中专生”的身份。

是的,姜萍是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在读生正是因为她是首位入围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在读中专生,这才让社会轰动了!

姜萍是首位闯入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决赛的中专生。

毕竟,提起“中专”“职业学校”,不少人的观点还存在“上中职?没面子、没路子、没票子!”“学习不好的才会去上职校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教育”“上了职业学校,就没有好的前途……这些偏见。

那么,职业教育真“不值一提”吗?

职业教育真的“不值一提”吗?

40%以上的初中生分流

职业教育真的没前途吗?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特点和兴趣的教育,2018年开始,我国实行“中考分流”政策,该政策旨在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2022年数据为例,全国职业学校招生650万,占到高中阶段招生的40%左右,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约为6:4,也就是说有40%的初中生最终无缘普通高考。

而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

2018年开始,我国实行“中考分流”政策

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中考五五分流”存在误解,认为进入中专、职高或技校进行职业教育后就“前途尽毁”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的选择更多——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职教高考制度,把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起来,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为人才成长提供多样化途径。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方面,职校的学生不但都可以正常参加高考,也可以参加单招、还可以参加对口高考,这些都是继续大学教育的方法,而且都是全日制大学学历,与普通高中生高考的文凭学历是一样。

另一方面,殊不知,如今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少技校毕业生以其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达到6200万人,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达48%。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是旺盛。一些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企业相中。

制造业人才紧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路径和方式也趋向多元化,国家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职业学校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

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学习中对“新质生产力”作出了系统阐述。随后的两会上,“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各级政府全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力量。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为教育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生命力——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职业教育注入新活力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二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直面临着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和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痛点

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能够实现资源的多点投资和多方共享,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实训专业教学资源不充分的压力。

同时,虚拟仿真实训还可以助推产教深度融合。运用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结合VR、AR、MR等技术,模拟实训的真实场景,能够让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接触到产品、工艺、流程的更新迭代,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实现学习内容与就业要求“零距离”无缝对接。

虚拟仿真实训助推产教深度融合

伴随“科教强国”“数字强国”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将深刻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未来,会有更多个“姜萍”,从职业学校走向社会。

南京恒点是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公司持续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解决方案。南京恒点将不断创新,持续在虚拟仿真行业深耕,响应国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持。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需求方面,欢迎随时咨询我们:025-83222290 。


相关推荐

  • 借势裂变 创新动能|恒点2025年会庆典活动成功举办

    借势裂变 创新动能|恒点2025年会庆典活动成功举办

    迈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2025年,恒点全体同仁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行动,携手破限升维,释放阵营势能,打造虚拟仿真生态链,赋能虚拟仿真行业发展。

  • 案例分享 | 建筑辐射供冷供热系统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建筑辐射供冷供热系统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辐射供冷供热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不仅能够解决传统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实训教学提供一个直观、便捷、高效的技术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辐射供冷供热系统的设计要点和性能评估方法。

  • 虚拟仿真技术:建筑保温业人才培养新趋势

    虚拟仿真技术:建筑保温业人才培养新趋势

    全球能源危机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更是对各行各业提出了绿色转型的迫切要求。建筑保温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行业内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产业转型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领军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绿色低碳供冷供暖

    虚拟仿真,赋能绿色低碳供冷供暖

    供冷供暖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仿真技术在推动传统教育变革的同时,也为传统供冷供暖行业的创新转型提供新型人才团队。虚拟仿真通过真实的数据,模拟现实场景,以三维图像直观呈现。“以虚助实”,将以往“三高三难”的场景,变得低成本、安全、可操作、易呈现,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的门槛。

  • 案例分享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发掘和分析古代遗迹、遗物,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虽然现有的田野考古实习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但仍无法为学生提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遗址的实践,导致本科期间学生实践经验匮乏。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考古教学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考古专业人才。

  • 田野科技“一张皮”,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教学推动考古教学创新发展

    田野科技“一张皮”,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教学推动考古教学创新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灌输,而对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并且缺少互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无需带领学生外出考察遗址,在节约出行、住宿成本的同时,却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考古遗址用于实训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多次、不同的实践练习,丰富实践经验。

  •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

  •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MEMS加速度计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其应用面之广,覆盖了从国防到民用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涉及各种小尺寸、低功耗和高性能应用。然而目前MEMS传感器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书面教学层面,主要是MEMS传感器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校准试验受到场地及安全限制等实验教学的难题,因此只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才能把这一高新技术内容引进实验课堂。

  • 虚拟仿真:重塑仪器专业传统教学模式

    虚拟仿真:重塑仪器专业传统教学模式

    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业现代化程度。由于实验课时有限且仪器昂贵,部门学校仪器分析实验多为演示性实验。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实验,学生只能观摩并撰写实验报告。虚拟仿真实训是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生成逼真的虚拟仪器设备。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操作仪器设备的机会。

恒点新闻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