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发展大局下,虚拟仿真教育如何落地与作为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球教育发展大局下,虚拟仿真教育如何落地与作为

数字教育属于数字中国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供更加优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不久前,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会议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呼吁各国优先发展教育,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大力推进教育智能化变革,加强对话交流。

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大力推进教育智能化变革

如何在全球变革视野和格局中推动教育变革,把教育融入全球发展大局,成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程。

一、MOOL诞生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实训教学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的模式,更为高等教育实训教学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手段,让教育数字方面获得了飞跃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全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各级各类教育、有效支撑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国际交流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有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支撑全民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恒点创新的提出MOOL概念

这样的教育发展趋势,恒点早已充分把握。在初创之时,恒点便创新地提出MOOL概念(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室),可谓是对慕课即MOOC的发展。

二、从MOOC到AI-MOOL

MOOL在慕课的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具有互动性、操作性的实验内容,融入开放式在线课程平台;并且引进AI技术,用以更加高效、便捷地生产课程内容。

全新的AI+MOOL”的智能化虚拟仿真实训解决方案,为高校传统机房、智慧教室、实训基地、研创中心的转型升级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从长远看,是高校拥抱科技变革推进教育智能化变革的重要举措。

1、跨时空的互动教学理念

MOOL继承了MOOC的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随时随地地开展教学,让优质课堂“时空”交叠处处可见,优质课程跨越山海时时可及。

在课堂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开展在线学习

一方面,通过平台,校方可以跨越教室、校区乃至地区,进行授课等教学活动,节约了教学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教育资源的依赖,从而更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在课堂外,学员也可以通过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无时不刻地投入学习之中,这大大方便了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全民教育的推进。

同时,实践教育改革创新的MOOL,有力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师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增强教学的互动式、实践性。

师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性

其一方面体现为开放实验教学的讨论和答疑,以及学员的互相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主导,学习者不再是单方面的受众;另一方面体现为实验设计围绕知识点教学开展,强调对相应的动手及实践能力的训练,全面应用并掌握相关实验课程知识,令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此外,智能化的虚拟仿真教育能够帮我们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当涉及高风险或不可接近或不可逆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规模或综合性培训等时,提供可靠安全经济的实验项目。

2、丰富的课程开发资源

在进一步推动虚拟仿真数字教育平台建设当中,做强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资源的优质供给是我国着手推进的重要目标。为了能让理工农医、美育、劳动教育等优质课堂资源供应充足,甚至走向世界,恒点开发出独特的“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恒点开发出独特的“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这款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的编辑工具,可以用于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配套课程开发,能够精准模拟材质、环境、光线,并以高度仿真的物理引擎运行驱动。其兼容主流硬件设备,能够在多种头戴显示设备、台式机、手机、平板等设备上进行多人协同交互式操作,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为优质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的编辑界面

在此基础上,恒点应用AI、XR技术、开放式的共创共享,建设智能研创中心,通过对接虚拟仿真教学及实训资源,进行数智化研创开发。同时为教师提供技术培训和课程教材开发方面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新质生产力“科技—教育—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强化产学融合、校企合作。

结语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根据相关部署,今年,教育部会加大选择一些应用急需、条件具备的地方来建设示范应用平台。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亦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对教育系统来说,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要想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积极拥抱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主动拥抱智能时代。

教育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迎接智能化教育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更希望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教育回馈社会、回馈中国和回馈世界。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赋能再生材料教育,破解产业升级与人才断层的双重困局

    虚拟仿真赋能再生材料教育,破解产业升级与人才断层的双重困局

    在再生材料领域,一方面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中高风险、高成本的壁垒。针对现实教育的困局,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再生材料的人才培养,通过高精度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世界复刻电子废弃物拆解、生物质材料共混等全流程产线,推动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

  • 虚拟仿真实训:教育技术创新驱动再生材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虚拟仿真实训:教育技术创新驱动再生材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再生材料行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对专业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恒点将虚拟仿真应用于再生材料行业的人才培养,通过高度还原的虚拟再生材料生产实际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车间或实验室中,深入了解复杂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细节,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教育鸿沟日益凸显,虚拟仿真技术弥补了这一鸿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借助虚拟仿真这一先进技术载体,校企合作正在不断激发创新火花,催生全新解决方案,引领产教研融合迈向新高度。

  • AI时代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探索与展望

    AI时代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探索与展望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建设“通用+特色”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南开大学实验室设备处副处长张金教授,对于AI时代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打开了 AI 时代虚拟仿真实验建设的新视野。

  • 案例分享 | 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民航工业设计正经历从“工程导向”向“用户体验驱动”的深刻转型,客舱人机交互设计领域迫切需求专业人才,用户体验已成为航空装备教育升级的重要指标。恒点民航大飞机客舱用户体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提供高度逼真的模拟场景。以虚补实,减少了实体设备投入成本,实验包括“人机-内饰-内饰CMF”三大设计实验环节,注重提升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集成设计创新能力 。

  • 政策引领职业教育新机遇,以虚拟仿真基座托举大国工匠培养

    政策引领职业教育新机遇,以虚拟仿真基座托举大国工匠培养

    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高校、职校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恒点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在恒点协助下,共同打磨教学资源案例库;同时以零代码开发工具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为核心,打造虚拟研创中心,进而根据自身需求开发教学资源、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实验教学体系,同时,由恒点量身定制的虚拟仿真一站式解决方案,因地制宜为校方实训基地提供虚拟仿真设备,实现智能化升级。

  • 恒点助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打造虚拟仿真智慧实训新范式

    恒点助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打造虚拟仿真智慧实训新范式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定制化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为核心,实现实训教学智能化升级,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硬件+软件+内容”一体化定制化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的帮助下,实现了对职业实训教学的升级革新。在数控加工、精密测量、工业机器人装调、智能制造单元、效控机床维修、智能制造生产线、五轴加工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工业机器人性能测试、智能制造车间等方面展开教学。

  • 大型客机导航系统设计实验:科技赋能,虚实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大型客机导航系统设计实验:科技赋能,虚实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各导航设备/部件所在位置及对应的功能、性能;考察学生结合精度等与综合各项指标选取所需导航系统的精度与使用的系统的套数;进行导航系统故障检测,模拟飞机飞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导航系统故障,学生需提前设置检测的阈值,进行模拟飞行。

  •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恒点依托十余年技术积淀,构建“平台+内容+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实训,化解“三高四不”教学难题,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虚拟仿真教育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破解职业院校实训高风险、高成本、动态场景缺失(模拟舆情处理)及粗放评价体系(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与精准能力诊断)三大痛点。平台构建全流程虚拟直播生态,支持多角色协同实训与实时反馈,植入助农直播等思政场景,同步推出3D-LED交互系统实现动作捕捉与跨终端互联。

恒点新闻

  •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67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原则与路径,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与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专业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87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教育鸿沟日益凸显,虚拟仿真技术弥补了这一鸿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借助虚拟仿真这一先进技术载体,校企合作正在不断激发创新火花,催生全新解决方案,引领产教研融合迈向新高度。

  • VR+AI:助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智能化创新发展

      311

    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以“知识传授为主,学习路径组织为辅”的授课模式低效循环频发,难以达成个性化能力培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它不仅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更加灵活和扩展性的实验教学,还能够快速构建真实问题的场景和交互学习模式,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降低实验教学的成本。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