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国工匠,铸造镇国重器! 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实验如何成就航空人才
7月20日是人类首次登月的纪念日,这一天如同一座无形的里程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航空航天人奋发向上、砥砺前行。早在上古,中国人的祖先就畅想出“嫦娥奔月”的神话,近古,又有万户尝试火箭升空。在今天看来,这些不免有些天马行空,但又何尝不是用理想与勇气探索未知深空呢?
如今,嫦娥、神舟、C919……一系列镇国重器让神话与幻想成为现实,我们征服深空的脚步不断迈进。
这其中,飞机制造对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大带动作用,可以推动我国工业的整体突破和进步,促使更多的新材料、现代制造技术、先进动力系统、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科研进步。
其不仅集中体现着国家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综合工业实力,也对相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乃至适配教育系统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全新要求。
虚拟仿真
突破传统教学瓶颈
受到场地规模、材料损耗、硬件投资、实验风险等因素制约,在过去,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很多实验教学都无法在学校内开展,大量学生只能在进入相关行业后进行实习培训,这就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才能正式进入工作。甚至,因为缺乏实践能力,大大限制了其理论应用,国家与高校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培养的高端人才,难免陷入眼高手低、无处施展的尴尬境地。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学生能够感受与真实的生产过程一致的实验环境,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航空教学场景、设备等进行真实环境模拟,以高度还原的参数,直观可见的变化原理,通过更低成本的硬件投入与物资损耗、更低风险的操作,突破教学瓶颈,实现教学目标,从而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强调“以虚拟现实核心软硬件突破提升产业链韧性,以虚拟现实行业应用融合创新构建生态发展新局面,以虚拟现实新业态推动文化经济新消费,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集中体现国家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综合工业实力的飞机制造而言,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显然符合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推进教育改革相结合的时代主题。
虚拟仿真实训
培养高素质航空制造人才
恒点与南航克服新技术融合创新应用、大量数据的远程传输等多项困难,共同打造的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实验。
该实验囊括《飞机装配技术》《飞机钣金成形技术》《飞机自动钻铆技术》《飞机装配工装设计与制造》等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面向本专业、航空航天类以及机械工程类相关专业学生,实行“一人一任务”的探究性实验模式。
实验包括飞机蒙皮成形工艺设计、壁板自动钻铆工艺设计、飞机翼身对接等三个实验模块。根据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飞机装配技术特点,按照体系化设想,以飞机零部件为主线,以飞机大部件为目标,根据知识结构,参考实际制造工序,构成一个飞机大部件装配的实验体系。
在虚拟仿真实训中,对参数与环境进行高度仿真,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模拟实际场景教学资源,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飞机制造的过程,在低风险、高还原的虚拟环境中,更为直观地了解飞机制造工程的实际操作流程。这种真实的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缩短从理论学习到岗位实操的距离。
不仅如此,配套的教学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更为全面合理的评价,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智能的反馈,学生有任何问题也可以联络课程顾问。其也可以帮助校方及时、全面掌握教学进度与学生情况,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更好地把控教学进度与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可以通过在线平台的方式,实现分散式教学,打破时空的限制,将“虚拟现实+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允许异地师生共同完成虚拟仿真实训。
在4月9日的“中国慕课大会”上,该项目以“5G+VR”的先进授课方式,实现往返4000公里、三地学生协同实验——将贵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两地同学接入位于北京的大飞机装配虚拟实验系统,共同完成了大飞机翼身对接虚拟仿真协同实验,还通过全息技术与圣贤孔子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国内第一次,也是相关领域里最先进技术的结合,填补了当前我国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在飞机装配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方面的空白。这一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也为校企合作共创以高科技手段培养高科技人才,提供了珍贵的参考样本。
南京恒点是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公司持续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解决方案。南京恒点将不断创新,持续在虚拟仿真行业深耕,响应国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持。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需求方面,欢迎随时咨询我们:025-83222290 。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实验与实训,助推医疗教学理论与实践统一
医学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其理论极为丰富繁杂,而又高度依赖于实验验证以及实践实操。虚拟仿真教学应用于医学教育正在成为相关领域的一大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不断升级,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为未来医疗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加全面、高水平的医学人才,打通人才、教育、科技的新质生产力要素良性循环。
-
案例分享 |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常州工学院共同开发设计的“ 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验”,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基于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具有相关实训的操作与流程的基础上,还能引入“以人为本、责任担当”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迎来4.0时代。虚拟仿真实训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对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力促进区域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利用VR、AR、MR等模拟实训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打造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型建筑人才。
-
案例分享|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推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也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冷链物流的运作过程,培养冷链物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平台功能,拓展实验内容,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
冷链物流教育的创新之路: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与突破
虚拟仿真能够模拟真实的冷链物流环境,包括温度控制、货物装卸、运输路线规划等,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种互动性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还能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虚拟仿真实训还可以模拟一些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货物泄漏等,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这些紧急情况。
-
案例分享|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项目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和省级特色专业“家具设计与工程”及“工业设计”,涉及《家具史》《经典家具赏析》等必修核心专业课程。实验覆盖古典家具造型结构、装饰纹样及涂饰工艺等基本知识及鉴赏,常见病害形式、产生机理、结构与涂层修复及工具等多个重要知识点。项目采用“虚+实+虚”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型、综合实践型实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
文化传承的数字化篇章,虚拟仿真的新业态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十字路口。特别是手工艺品,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民俗内涵,其修复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恒点与高校开启深度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
多方合力锻造“大国工匠”,虚拟仿真赋能实训教学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运用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结合VR、AR、MR等技术,模拟实训的真实场景,给学生营造生动逼真的实训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度。同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还可以助推产教深度融合。通过虚拟仿真实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接触到产品、工艺、流程的更新迭代,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实现学习内容与就业要求“零距离”无缝对接。
-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非遗文化新业态,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有助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
案例分享 |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虚拟仿真在线学习平台推动高科技高质量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在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同时,也为日后国际教育资源的交流合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