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仿真实验室,让智慧教学更智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虚拟仿真教学越发受到欢迎。
过往,人们更关注虚拟仿真硬件设备与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往往忽略其给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的改变。
恒点与南航共同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打破常规,以全方位的配套软件与教管方式,适应高科技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发展。
科教融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下,科教融合必不可少。
良好的实验室平台可以作为科教融合的支撑,学生能够被问题导向的任务线索、沉浸式的交互操作场景吸引,参与实验并关注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容错探究式的实验过程得到个性化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式的思维方式,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如动力系统设计,相同任务有不同结果,多种组合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设计结果不唯一。针对这种情况,为确保实践实验的过程化评价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全新的智慧平台优化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可在平台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进行阶段性、过程性评价和最终考核,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
立德树人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
校方将每间实验室都打造成深度的“思政课堂”,教师着力挖掘航空航天文化思政元素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航空报国情怀、增长知识见识。
科技发展史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科技造就当下社会文化与文明,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提升新技术素养。
软硬对接
轻松实现线上管理
目前智慧实验室已建成环境管控平台、多媒体中控平台、录播平台、电子班牌、课堂互动系统、无感知考勤系统、门禁及安防系统等子系统。
平台打通了设备与教务系统的数据对接,解决了课程安排、设备预约、安全准入、学生请假、数据统计、成绩考评等一系列日常教学的信息化管理问题。
教师可在线查看个人课表、进行课堂管理,还可以通过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管控平台手机端,远程管控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包括实验室的环境、灯光、工位电源、门禁等,在相关规则的保障下,便于开放实验室在无人值守下的安全运行。
依托实验室的各类智慧管控设备,学生可以像电影观影选座般通过手机在线预约实验室工位,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安全与效率。
研创中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资源不足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难题。恒点开发的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兼容主流硬件设备,能够在多种头戴显示设备、台式机、手机、平板等设备上进行多人协同交互式操作,适用于各类课程开发。
其还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为优质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解决方案,更是深化和拓展了开放式教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恒点帮助校方建设智能研创中心,给学校因地制宜定制课程提供便利。
结语
恒点与南航通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在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开发、建立合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实施绩效考核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相关推荐
-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未来教育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应对上述挑战,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学习平台。如“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防御清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基于现代网络空间安全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模拟网络拓扑结构、DDoS攻击、网络防御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原理和防御技术,提升其应对复杂攻击的实战能力。
-
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公布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近日,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分别公示了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推荐名单,具体如下:
-
设备更新正当时:虚拟仿真为职教发展注入新动能
硬件是职业院校开展虚拟仿真实训的基石,在硬件方面,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从技术源头化解“信息孤岛”“兼容度低”“资源匮乏”“体验感差”“终端单一”等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痛点。
-
像Deepseek般颠覆传统,虚拟仿真技术为信息安全教育培养创造力
就像大多数成功的软件一样,DeepSeek出圈后,其平台也屡遭大规模恶意攻击,可见语言大模型的开发并非易事,后续保障工作同样重要。恒点与校方围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教育共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其注重知识讲解与学生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
文艺邂逅“虚拟”,解锁无限可能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实舞台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演员能在广袤宇宙、神秘古代遗迹等奇幻场景中穿梭表演;打破了时间的枷锁,使不同时代的艺术元素共融。而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直接用于舞台表演,也能够赋能相关人才的培养。
-
案例分享 | 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审查起诉虚拟仿真实验
高校在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审查起诉专业人才培养中仍然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单一、信息化教育滞后、学生实习与实践机会有限、区域资源分布不均等痛点。针对上述痛点,恒点开发《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审查起诉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身临其境的参与刑事庭审质证的全部过程,获得充分的沉浸感和体验感,成为既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战能力和独特视角的卓越法律人才。
-
沉浸式学习:虚拟仿真赋能法学教育新质生产力
法学教育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支持。法律教育正面临从传统理论教学向创新实践教学转型的需求。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律案例教学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虚拟案例库,学生可以在虚拟情境中处理复杂的法律问题。推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锻造法学人才新质生产力。
-
虚拟仿真:破解法学人才培养困境的新钥匙
法律教育面临从传统理论教学向创新实践教学转型的需求。然而,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目前仍普遍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类复杂法律情境,培养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构建“理论教学-虚拟实训-真实实践”的递进式培养体系,虚实结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法学人才培养质量。
-
可再生能源教育的虚拟仿真创新之路
在可再生能源的传统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受到实验设备、时间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限制。恒点创新性地将虚拟仿真应用于实验教学,面向现实企业需求,解决人才培养的痛点堵点问题。实验课程采用控制变量法,结合目标设定反演法,真实还原实体实验课程的精髓。同时恒点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灵活的学习环境,还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多元化能力培养的创新学习需求。
-
案例分享 | 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
智能机器人在高危环境中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但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痛点也日益凸显。如环境感知与适应能力不足,使得机器人难以应对极端环境条件,如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等。为应对挑战,恒点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发“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该实验对教育和行业人才培养具有深远影响,也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