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发射工程专业靶场实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赋能军工装备人才培养
兵器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大业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武器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科学研究和工程研制必须以实验研究为主,因此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更多的融入实验、实践环节。
然而,武器工程类实验存在着高危险、高成本、大型试验设备有限、瞬态实验不可逆、对环境影响大、机理无法显示等内在因素,兵器学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受到诸多条件限制。虚拟仿真实训的到来,可满足现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校企共建和共享等外在因素的需求,帮助教、研、校、企、军、工各方解决人才培养的重点问题。
难点与痛点
兵器学科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其实验存在高危险性。这种危险主要源于火炸药、机电设备等有形物质,及常态下呈现气态且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蒸汽等。以实验内弹道学实验为例,其危险主要的是意外燃烧、爆炸事故。
武器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设备价格高昂,实验室设备台数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一些涉及重大装备、大型仪器等实验只能通过校外实验或实习基地进行,即使在校外实习基地也存在着实验设备台数不足的情况。而且在武器系统实验中,还存在着瞬态实验不可逆、复杂物理化学机理无法通过真实现象学习的状况。
由于武器实验成本较高、技术危险大,对人员的现场操作要求高,机理细节不宜呈现等因素,学生只能通过参观以及现场跟班的方式完成课程实验,导致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对所学对象缺少感性认识,客观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解决方案:原则与方针
由于武器系统的复杂性、危险性以及成本高等因素,难以直接通过实验验证。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给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验验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高、效率高、成本低的有效途径。
恒点与南京理工大学通过对真实靶场数据的模拟,以及对实验环境的高度还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共同开发武器发射工程专业靶场实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打破相关教学与研究的瓶颈。
实验教学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开发大量的原理演示动画,通过形象的虚拟仿真动画,解决抽象概念及其现象不可及问题,并且减少了对设备与场地的依赖,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更清晰的认识,掌握各类弹丸现代发射内弹道性能以及毁伤原理。在各类弹药毁伤视景仿真演示试验中,爆炸、毁伤等高风险、高消耗问题得以规避,为学习人员提供了安全的研学环境。
解决方案:设计亮点
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校方在与恒点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以提高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先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仿真与科研互促,仿真与实际互动”的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从内弹道学、外弹道学、发射动力学、空气动力学、终点弹道学五个模块创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出“专业基础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多层次递进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武器发射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试验教学内容包括虚拟仿真实验、企业在线学习、企业实习项目发布三大模块,各教学部分都可实现网络在线操作,学生通过独立或协同仿真生产操作完成在线学习和考核,最终与到试验院实地实践学习相结合,形成线上虚拟-线下实践校企共建综合化浸入式生产实习新模式。
在仿真实习过程中,学生可进行在线装药、全弹拆装、弹丸发射以及了解常见事故处理等操作,加深其对军工生产的认识。通过分组,每组学生分别扮演装弹、装药、发射手、安全保障员等角色进行协同操作进行靶场弹丸发射以及测试演练,并在此过程中增加事故应急演练。
企业实习模块分别设立安全生产、保密要点、内弹道和外弹道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火箭撬工作原理等内容的介绍。学生可在去靶场实践之前,在线安排学习,达到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的目的。
在企业实习项目模块中,企业导师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不涉密的前提下提出研究课题内涵,通过所建平台发布,由校企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团队在一定期限完成研究设计工作,在企业进行检验和结题。使得更多学生能够主动关心和参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加紧密且有效地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与引导,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此外,任课教师可通过本平台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因素包括学生在线学习时间、虚拟仿真操作考试、毕业生产实习报告等。网上实习考核功能操作简单、人性化,并且实用性强,以便授课教师的管理和评判。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