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进沙退、点沙成金,虚拟仿真拓宽绿色发展新空间
今天(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是为了深化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而设立的纪念日。治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事项,2023年“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打响,绿色在“三北”大地不断蔓延,北疆绿色长城更加牢固。
多部门协作、多领域交叉的绿色发展
相比以往,全新的“三北”工程,更加重视以高新科技作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落实全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整体质量精准提升。作为配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能源、财政、发改等13个部门都被纳入“三北”工程协调机制。
多部门协作,多领域交叉,这恰恰体现出,与绿色发展息息相关的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同时也对劳动者、劳动资料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培养一批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树种草种的筛选、先进治沙机械的应用及其智能化专业服务的支持,对于“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至关重要。然而,相关实验教学的开展、实操训练的进行,存在一系列瓶颈:
在真实或模拟的沙地环境开展实验实训,涉及高温天气条件下的野外作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沙地实验或实训对场地有一定要求,对全部自然条件或工况的模拟门槛较高;实验素材或设备的损耗、应用都会带来一定经济成本压力;相关原理、机理不易直观呈现。
虚拟仿真推动绿色科技持续迭代发展
对此,由新一轮科技革命诞生出的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应用于相关专业的教学,以赋能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其能够通过对真实数据的高度仿真,构建虚拟的实验或实操环境,降低作业风险、场地要求、素材损耗与设备成本,并以3D图像等手段呈现微观机理,突破以往的瓶颈。
不仅如此,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搭建的在线实验平台,如沙生植物生理学参数测定及水分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等,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将理论学习同实践操作结合,将专业教育与思想建设融合,提升了教学效率,也彰显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推动绿色科技持续迭代发展,不断丰富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宽生产新空间,这也包括海量数据和信息技术等非物质形态对象,智能化、虚拟仿真技术恰恰是其中代表,其对于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助推着人才、科技、教育等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良性循环。
有了虚拟仿真等科技力量的加持,“绿进沙退、点沙成金”不断上演。聚焦绿色治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在防沙治沙工程机械化和智能化、植被恢复模式等方面不断推进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荒漠化治理的进步。
结语
加强防沙治沙技术创新已成为研究人员共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涌现,为中国实现大面积快速治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作为一项系统性绿色工程,治沙实践需要多种技术创新的参与,高素质技术人才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关的教育培养也有赖于技术的进步。
相关推荐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案例分享 | 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中国矿业大学遵循“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发《智能掘进工作面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学习掌握真实煤矿智能掘进工作面工作环境、设备、配套方式、安全操作流程、关键结构组成及功能等。增强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