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如何推动农业科技实验教学变革发展
金秋九月,稻香满溢。近期,我们迎来了第七个丰收节。科技兴农、质量兴农,新兴技术手段,对于农业设施升级换代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力。以“互联网+”“大数据+农业”等模式,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平台,大数据、智能化,足以让农业“体力活”逐步转变为“智力活”。
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中古的牛耕、水利、施肥,再到近现代工业化的农机、肥料、农药,农业最终进入到零农残、新能源、智能化、互联网+等加持的全新时代。虚拟仿真技术的到来与设备的应用,对于农业科研、教育以及生产、管理,都将起到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
“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在智慧农业领域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涵盖了从中央层面到地方的执行,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推广应用和社会化服务。这个政策体系通过促进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和协同合作,有效地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2020年,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应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字生产能力建设。
2022年,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应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加快推动农业教字化转型。
2024年,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强调,要提升农业生产数智化水平,加快打造以数据和模型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数智化场景,实现精准智慧农业作业方式,支撑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效率。
“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关键词在这些政策文件中被反复提及,体现了国家对智慧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程度。以新兴技术为支撑,将极大地推动智慧农业、数字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这其中,也包括虚拟仿真技术。
虚拟仿真如何实现科教兴农、科技兴农
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的农业应用成为农业智慧化的发展方向,对智慧农业技术水平的变革性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业科技教育领域的影响尤为明显。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对于科技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作为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其在相关科研教育领域的实验教学开展存在诸多困难:
首先,传统农业实验需要对气温、光照、水、土壤等条件进行充分模拟,而复杂多变的气候、天气、自然环境等因素,难以在有限的实验场景中全面实现。
其次,农业实验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接近真实自然环境的场地,且应消耗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源,由此造成的损耗成本也相对较大。
再次,农作物或禽畜等生长周期较长,这严重影响到实验进度。而且生长的机制机理,也难以直观观察。
恒点与相关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以虚拟仿真为上述问题都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
虚拟仿真技术以源于真实的数据作为系统参数,高度还原复杂多变的自然因素,构建全面的虚拟农业生产环境。因此,对场地、材料的需求较小,可以实现低成本教学。模拟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零生长周期,并通过3D模拟图像,直观地展现漫长、细微的生长机理。
具有互动性、实操性的虚拟仿真实验,及时反馈、综合评价的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协同、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如此变革性的教学,让学生、教师乃至全社会获益。
农业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前景不止于此,例如,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还能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预测和智能调控,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指导和技术支持。
结语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农业虚拟仿真技术这一关键性变革力量的推动下,未来农业领域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持续迈进。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药实践教育长期受困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风险大及产学脱节等瓶颈,难以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恒点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搭建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重构实践教学模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
政策赋能教育革新,恒点虚拟仿真领航教育新基建
恒点以“硬件+软件+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凭借兼容常规应用与虚拟仿真教学的适配性、沉浸式交互与高精度模拟能力的品质,为校方升级传统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技术载体。
-
恒点成功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为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质量实践育人,恒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支持下,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3月15—16日在南京举办“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及实验条件建设交流探讨会”。
-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创新
恒点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为核心内容,采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完整地还原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场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新能源汽车为当前国家推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最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
虚拟仿真解锁教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教育创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痛点,以科学设计原则和全面实验环节助学生攻克知识难关。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将会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人才,助力我国新能源领域突破,推动交通行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