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如何推动农业科技实验教学变革发展
金秋九月,稻香满溢。近期,我们迎来了第七个丰收节。科技兴农、质量兴农,新兴技术手段,对于农业设施升级换代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力。以“互联网+”“大数据+农业”等模式,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平台,大数据、智能化,足以让农业“体力活”逐步转变为“智力活”。
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中古的牛耕、水利、施肥,再到近现代工业化的农机、肥料、农药,农业最终进入到零农残、新能源、智能化、互联网+等加持的全新时代。虚拟仿真技术的到来与设备的应用,对于农业科研、教育以及生产、管理,都将起到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
“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在智慧农业领域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涵盖了从中央层面到地方的执行,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推广应用和社会化服务。这个政策体系通过促进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和协同合作,有效地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2020年,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应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字生产能力建设。
2022年,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应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加快推动农业教字化转型。
2024年,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强调,要提升农业生产数智化水平,加快打造以数据和模型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数智化场景,实现精准智慧农业作业方式,支撑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效率。
“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关键词在这些政策文件中被反复提及,体现了国家对智慧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程度。以新兴技术为支撑,将极大地推动智慧农业、数字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这其中,也包括虚拟仿真技术。
虚拟仿真如何实现科教兴农、科技兴农
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的农业应用成为农业智慧化的发展方向,对智慧农业技术水平的变革性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业科技教育领域的影响尤为明显。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对于科技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作为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其在相关科研教育领域的实验教学开展存在诸多困难:
首先,传统农业实验需要对气温、光照、水、土壤等条件进行充分模拟,而复杂多变的气候、天气、自然环境等因素,难以在有限的实验场景中全面实现。
其次,农业实验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接近真实自然环境的场地,且应消耗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源,由此造成的损耗成本也相对较大。
再次,农作物或禽畜等生长周期较长,这严重影响到实验进度。而且生长的机制机理,也难以直观观察。
恒点与相关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以虚拟仿真为上述问题都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
虚拟仿真技术以源于真实的数据作为系统参数,高度还原复杂多变的自然因素,构建全面的虚拟农业生产环境。因此,对场地、材料的需求较小,可以实现低成本教学。模拟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零生长周期,并通过3D模拟图像,直观地展现漫长、细微的生长机理。
具有互动性、实操性的虚拟仿真实验,及时反馈、综合评价的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协同、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如此变革性的教学,让学生、教师乃至全社会获益。
农业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前景不止于此,例如,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还能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预测和智能调控,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指导和技术支持。
结语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农业虚拟仿真技术这一关键性变革力量的推动下,未来农业领域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持续迈进。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
-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MEMS加速度计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其应用面之广,覆盖了从国防到民用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涉及各种小尺寸、低功耗和高性能应用。然而目前MEMS传感器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书面教学层面,主要是MEMS传感器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校准试验受到场地及安全限制等实验教学的难题,因此只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才能把这一高新技术内容引进实验课堂。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人才培养,助力无人机“领航”低空经济
今年以来,我国各地都掀起了低空经济的热潮。由于低空经济涉及范围广、产业链长,又是新兴领域,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缺口问题日益显现,教育行业亟待发力和破题。无人机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恒点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学校无人机专业实训“三高三难”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成为培养低空经济人才的新路径。
-
案例分享 |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其艺术亮化设计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恒点智能教育推出的“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有力回应。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设计的程序与步骤、原理与方法,并运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既精良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
虚拟仿真技术,引领城市景观设计教育革命
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在解决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中的作用和成效显著,如突破教学资源限制、改善师资力量薄弱、优化评价体系等。技术进步对城市景观设计教育或实践质量和效率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展望未来,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有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育和实践的创新,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
虚拟仿真技术,释放城市建筑的艺术细胞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讲“中国故事”、具“中国气派”的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走向世界,推动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水平提升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探索教育转型、助力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恒点扎根垂直领域,拓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场景,为城建艺术人才培养赋能。
-
案例分享 | 核事故早期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仿真设计
通过这种实验设计,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理论知识,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实践这些知识,显著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在真实的核事故应急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种技术驱动的教育模式,将为核事故应急监测领域培养出更多具备实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核安全教育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