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虚拟仿真:模具技术教育的新纪元 -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探索虚拟仿真:模具技术教育的新纪元

在制造业的精密领域,模具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传统的模具制造和教育方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引入虚拟仿真技术,不仅提升了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效率,更为机械工程专业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培养出适应未来制造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引领模具技术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精密制造业的核心是模具技术


挑战与需求

模具制造行业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包括精密度高、成本控制、操作安全性等问题,模具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拆装分析难度较大,有限的实验课课时,只能针对少部分模具进行深入讲解,无法实现对所有模具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

面对这些挑战,传统教育方法已显示出其局限性。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学习环境,是现代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

虚拟仿真技术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其可以建立实验室每套模具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设计虚拟拆装系统,与复杂的、高难度的实际模具拆装相配套,实现对模具结构拆装、运动仿真演示,让操作者全面、仔细地观察模具结构。通过装配可以发现零件尺寸及零件间关系是否正确,当零件修改时,装配模型也自动更新。创建模具中相关标准件及非标准件库,学生可根据课堂考核要求,自主设计、拼装模具。通过建立成型过程运动仿真系统,从重要机构运动和整模运动两方面剖析每套模具的运动特点,帮助学习模具的工作原理。 

三板模展示的虚拟仿真课程


通过模拟真实的模具操作环境,学生可以在没有物理模具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实训资源的限制问题,还提高了教学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实验设计:模块化与个性化

恒点与南京理工大学开发的模具认知与组装虚拟仿真实验,涵盖了不同种类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和运动原理。实验设计遵循了模块化和个性化的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核心模块:

1. 三板模展示虚拟仿真实验: 通过爆炸展示和模具组装,学生能够理解三板模的结构和功能。三板模又名细水口模或双分型面模,它是基础模架的其中一种。与两模板相比,多了一块流到推板,并且流道推板和定模板可以运动。三板模具有双分型面,主要用于成品表面针点进胶点偏心。三板模又分为细水口模和简化细水口模两种类型,区别在于简化细水口模少了四根导柱。 

后膜斜抽芯模展示


2. 后模斜抽芯模展示虚拟仿真实验: 学生通过虚拟仿真,熟悉后模斜抽芯模的结构和注塑机上的运动过程。后模斜抽芯模爆炸展示:熟悉后模斜抽芯模的结构,能够熟练运用拆装工具,对后模斜抽芯模进行拆卸和装配。了解后模斜抽芯模在注塑机上的运动过程。

3. 斜顶模展示虚拟仿真实验: 斜顶机构的复杂运动在虚拟仿真中得到了详细的展示,加深了学生对其功能的理解。斜顶模爆炸展示:斜顶机构是常见的抽芯机构之一,常用于制品内侧面存在凹槽或凸起结构,强行推出会损坏制品的场合。在推出过程中,斜顶的运动可以分解成一个垂直运动和一个侧向运动,其中侧向运动用于完成倒扣位置的成型,垂直运动则具有和顶杆相同作用的顶出产品的功能。斜顶主要有三部分构成:成型部分、定位部分和导向部分。

教育目标:技能与创新

通过这些模块的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模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能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创新性设计和实验。这种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技能。实验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熟悉模具的结构,能够熟练运用拆装工具,对模具进行拆卸和装配。建立实验室每套模具的三维数字化模型。 

潜水口模的展示虚拟仿真实验


结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模具教育中的应用,预示着机械工程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南京理工大学的模具认知与组装虚拟仿真实验,展示了这一技术如何赋能实训教学,为模具制造行业培养出更多创新性人才。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同开启模具技术教育的新篇章。

相关推荐

  • XR虚拟仿真国际中文教学内容展示平台:创新教学的新纪元

    XR虚拟仿真国际中文教学内容展示平台:创新教学的新纪元

    恒点“XR虚拟仿真国际中文教学内容展示平台”不仅集成了先进的技术功能,还配备了专业的硬件支持,为国际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互动性极强的教学内容展示平台。平台包括内容编辑与模版功能、多媒体功能、交互与动画功能、3D场景构建、导出与播放、系统与性能等,全方位支持国际中文教学需求。

  • 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

    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

    “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支持全球一体化全息中文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课程资源,跨终端多人协同教学。该系统涵盖教师端、学生端和中心服务三大模块,融合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交互性强且资源丰富的全息中文教育生态系统,为全球中文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

  • 赋能航天教育:虚拟仿真助力培育深空新质生产力

    赋能航天教育:虚拟仿真助力培育深空新质生产力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虚拟仿真为核心技术,助力中国航天教育一飞冲天。面对日益提升的行业人才需求,传统教育之困,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虚拟仿真破局,可以高精度、零风险还原卫星发射、在轨运维。恒点为校方提供的航天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从而构成与过往普通大屏不同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以数字化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航天探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恒点创新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航天探测人才培养,以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为一流航天人才团队建设添砖加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训课程可以高度还原航天探测场景,学生可沉浸式体验航天任务全过程,直观了解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参与虚拟任务,能学习项目设计与数据采集分析。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 中文教学与真实场景融合中文元宇宙平台,颠覆传统中文学习

    中文教学与真实场景融合中文元宇宙平台,颠覆传统中文学习

    为满足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对“职业导向型中文教学”的迫切需求,恒点“中文教学与真实场景融合中文元宇宙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创新产品深度融合语言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提供了一站式资源解决方案。平台由职业+中文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汉学与中国学教学资源系统、汉语言教学实践与学习资源系统、空中课堂元宇宙系统四个部分构成,赋能高校汉语言教学。

  •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实践技能

    护理虚拟仿真实训是数字化护理实训教学的重要载体,依托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和VR\MR\AR等技术,精准模拟真实的的医疗护理场景和情境,从而打破传统护理教育的局限性,为学生打造高度仿真的护理专业实践环境。恒点建设的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结合护理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护理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护理专业MR智能互动沙盘等虚拟仿真设备,能够高度还原真实的临床场景。

  • 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打造沉浸式中文学习新体验

    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打造沉浸式中文学习新体验

    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能够实现大规模中文教育场景下的混合现实(MR)协同交互,极大地提升了教学互动性和沉浸感。能够支持众多学生在同一虚拟空间内自由交流、协作学习,为中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MR大空间混合现实协同交互系统采用了领域最新的MR技术和大空间定位跟踪技术,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无缝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离线编程系统对于大型复杂作业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必不可少。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教育模式却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暴露出诸多问题。恒点《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该项目以大型船舶外立面喷涂机器人作业规划和离线编程这一典型复杂作业场景应用需求为背景,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构建完整的大型机器人智能制造工程实现过程,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大型工程问题的能力。

  • 虚拟仿真为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培养赋能

    虚拟仿真为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培养赋能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着产业升级与转型。与此同时,如何突破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这一瓶颈,成为行业的重要课题。恒点虚拟仿真技术为传统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高度还原工业机器人操作环境,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获得编程、调试与运行等全方位的实践操作机会,掌握工业机器人实践技能,增强岗位实践水平,为未来就业打好技能基础。

  • 生产自动化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能制造教育新时代

    生产自动化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能制造教育新时代

    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巨大的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却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智能制造教育,虚拟仿真能够高度还原自动化生产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编程、调试自动化设备,直观了解生产流程细节,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恒点新闻

  • 江苏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打造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新生态

      528

    江苏省教育厅于近期研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致力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

  • 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

      829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领域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原则与路径,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与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专业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 来自数字中国的启示,看虚拟仿真如何解锁教育未来

      528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教育鸿沟日益凸显,虚拟仿真技术弥补了这一鸿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借助虚拟仿真这一先进技术载体,校企合作正在不断激发创新火花,催生全新解决方案,引领产教研融合迈向新高度。

相关产品

虚拟仿真实训室交互显示系统

3D-LED交互显示系统

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工作站

XR数字工作站

集成PC/VR/AR装置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工作站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本科/职业/军事院校提供虚拟仿真实训/实验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软件

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

一款零代码、低门槛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编辑工具

3dppt/xr内容+营销展示的创作平台

XR演示-编辑开发平台

为演示/演讲用户提供3D/VR/MR内容的开发工具(3D版PPT)

VR / MR头戴设备

VR / MR头戴设备

独立设计研发教育专用操作系统的VR/MR头盔及眼镜

综合解决方案

XR内容定制服务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资源;本科教育: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XR生产能力输出

帮助企业建设XR内容生产能力;与高校相关专业共建生产基地

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平台、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

虚拟仿真专业实训室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特色资源销售和定制

数字化研创中心

基础软硬件条件建设;研创软件工具及培训服务

虚拟现实课程实训室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课程;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教室建设

数字融合创新设计中心

为数媒/艺术专业打造创新设计;XR开发、作品、课程

理实结合教室

实物展示设计、虚拟资源开发;教室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