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归来,虚拟仿真让旅游热度不减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AR、VR、MR等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越发普遍。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更是将虚拟仿真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虚拟的世界中,人们可以进行互动,可以体验虚拟的现实,可以探索未知的领域。这一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也给旅游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国庆期间,旅游迎来新一轮黄金周。全新的虚拟仿真技术与旅游业的碰撞,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首都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举行《“看我天地中轴”影院级VR互动体验展》。该展借助VR大空间定位、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实时渲染等技术,在真实大空间中构建中轴线1:1全三维高精度仿真场景。
《“看我天地中轴”影院级VR互动体验展》以“象天法地,以中为尊”为主题,分为“夜游太和殿”“钟鼓楼时间与节气”“飞跃北中轴”等五个体验场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生动形象的了解中轴文化,感受中轴魅力。
在祖国的另一边,素有“十三朝古都”的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推出了集真实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虚拟仿真教育课程。其以唐墓壁画、灞桥纸、唐三彩、铜镜等为主题,对标中小学各学科、学段知识点,深入挖掘文物知识内涵,让青少年通过沉浸式、全景式、延展式、开放式的教学体验。
聆听历史脉搏,在寓教于乐的虚拟仿真世界中学习历史知识,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一种潮流,也代表着文化、旅游、教育与科技跨界融合的一种趋势。
今年5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应强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为智慧旅游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也需要虚拟仿真技术深度参与。
前些年就已经兴起的红色旅游同样在虚拟仿真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出全新的落脚点。爱国教育、红色文旅,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搭建的平台,为群众带来了沉浸式的红色文化学习体验。
传统的红色文旅教育受限于时空,难以带来现实的体验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我们能够使已经成为历史的场景得以生动还原,强化受众对历史的认知、理解与认同,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现,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除了直接对受众产生深远影响,虚拟仿真技术的普及应用能够改变教育的模式甚至理念,用于培养高素质文旅团队,进而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
恒点与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等众多院校合作,分别开发了一系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涉及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景区应急管理、文化遗产环境风貌治理、考古与文物发掘等相关课程,涵盖文化事业、文旅产业的方方面面。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院校获得了更加趣味、高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确立历史认同与文化自信。
在线且开放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有利于教学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而随时随地开展,也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多人同时协作,锻炼团队合作技巧,更有利于资源突破地域限制,并面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开放共享,让文化走向世界。
虚拟仿真技术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的新质生产力各个要素,促使文旅、教育产业的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MR智能互动沙盘赋能实训教育未来
在传统的实验或实训中,大量物理设备的投入、大量实验材料的消耗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MR智能互动沙盘是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的一款教育实训设备。它结合光学空间定位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多学科协作训练环境。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MR大空间协同系统重塑未来教育与实训生态
MR大空间协同系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可实现多人协作,带来沉浸式体验。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训练平台能够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训练效果和实践能力。
-
速看!关于教育,2025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实训为传统实训提供新思路
为顺应国家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恒点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空间计算、AIGI、大空间激光三维建模、虚拟互动、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为机械、工程、交通、化工、医学影像、土木建筑、装备制造、消防、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建思政、应急响应等行业专业客户提供“三高四不”场景下的实验、训练、培训和教学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装修改造、设施硬件到实体设备、实训项目一站式解决。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3D-LED交互显示系统助力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升级
3D-LED交互显示系统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凭借其沉浸式体验与高互动性,成为教育装备升级的核心选择。3D-LED交互显示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技术——显示渲染、交互追踪与中心控制,为教育领域带来沉浸式虚拟实训、跨地域协同教学、虚实一体化课堂三大突破性应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助力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升级
恒点顺应趋势推出XR数字融合工作站,其空间计算能力、虚拟显示与交互功能,为补齐传统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短板,提供了全新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作为硬件和软件的高度集成平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同时具备了鼠标、键盘,以及虚拟仿真专用OS 、头戴显示设备、触控显示器、互动交互定位系统、12键摇杆,既可以作为普通电脑使用,也可以支持支持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虚拟仿真操作。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力职业院校数智化转型
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其中对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升级与更新尤为重视。通过设备更新、以旧换新,逐步淘汰陈旧的教学装备,优化专业建设,引入先进实用的新技术装备,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恒点积极布局产品生态,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中心,依托互联网、VR大屏、VR等技术,为师生创造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智能化、个性化、一体化、多元化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
-
设备更新|虚拟仿真重塑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正为教育领域发展促进产教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生命力。恒点经过多年的研发,致力于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软硬件一体化装备建设,打造虚拟仿真产品生态链,赋能实训教学。恒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平台搭建和虚拟仿真内容资源建设三个部分。
-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传染病防治人才培养
传统教育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弊端日益凸显。一方面,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学生难以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模拟真实的传染病传播过程,学生在面对实际疫情时往往缺乏应对能力。恒点开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的虚拟仿真实验》,模拟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覆盖事件发现到总结报告四阶段并实时监测结局,为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