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实训为传统实训提供新思路
近年来,数字技术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在充分释放,尤其是虚拟仿真技术的进步,为重塑教育形态、推动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改变日常生活,既对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育与培训模式的升级换代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政策更新红利释放
去年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持续释放动能,教育装备升级进入全面落地期。
明确在财政方面投入上万亿元,其中包括对智慧教育、实训室、机房、实验设备等进行更新,鼓励高校、职校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目标覆盖全国95%以上高校和职业院校,要求2026年前完成先进教学设备置换。构建“教学-科研-产业”数据闭环,推动设备更新与数字经济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虚拟仿真实训
为传统实训“三高四不”提供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转型期压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实验、训练模式,存在“三高四不”现象——即高风险、高投入、高难度,不可达到、不可触及、不可重现、不可逆转。尤其是一些涉及生物、核物理、化学的实验或实训,医学、驾驶或军事实操,以及遥不可及的景观讲解。不仅让实验实训效果大打折扣,还让实验实训存在安全隐患。
为顺应国家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恒点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空间计算、AIGI、大空间激光三维建模、虚拟互动、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为机械、工程、交通、化工、医学影像、土木建筑、装备制造、消防、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建思政、应急响应等行业专业客户提供“三高四不”场景下的实验、训练、培训和教学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装修改造、设施硬件到实体设备、实训项目一站式解决。
以虚助实,解决高风险、高难度、不可触及痛点。学生通过前置的虚拟操作后进行实物实训,避免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虚拟环境引导下自学自练、减轻老师教学压力;虚拟操作结合原理展示,让操作的微观细节得以清晰呈现,便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原理。
以虚补实,解决高投入、不可达到、不可重现、不可逆转痛点。解决实物台套数严重不足的问题,对无法开展、组织难度大的实物实体实训,进行纯虚拟训练练习,在降低实验与实操门槛、素材消耗量以及风险性的同时,压缩准备环节;让实操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虚实结合。在虚实孪生设备的调试联调联动,以虚拟实验的结果改变实物,或反之,通过实物变化,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充分的对应模拟。
恒点虚拟仿真产品
赋能传统实训
这套多元集成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中,包含XR数字融合工作站、3D-LED交互显示系统、XR交互-资源开发编辑器等多种恒点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产品,做到以虚助实、以虚补实,并结合专业的实物实体实训设备,实现数字孪生。
由以上工具带来的交互式、沉浸式教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将重心从“学知识”转向“强能力”,发掘学员成为新型技术人才的潜力,使得教学专业结构从被动调整转为主动升级。虚拟仿真教学可以线上线下开展,突破了教学时空,利于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协作模式,能增强团队合作。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精细、科学的教学评价与管理,从“结果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
结语
一场从实验教学到产业岗位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南京恒点的价值不仅在于为院校节省千万级设备投入,更在于构建起“人人可享、处处能学”的数字能力培养体系——这是通向智能社会的教育新基建,更是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核心载体。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重塑数字媒体艺术实训新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及其实践教学痛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意设计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但部分院校在教学资源与软硬件设备更新、产教融合深度和新技术融入滞后等方面存在不足。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打破传统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训壁垒,让学生以低成本试错、快速迭代作品,最终对接影视、游戏、元宇宙等产业需求。
-
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
“全息中文教育平台:元宇宙全息创新课程中心平台”,支持全球一体化全息中文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课程资源,跨终端多人协同教学。该系统涵盖教师端、学生端和中心服务三大模块,融合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交互性强且资源丰富的全息中文教育生态系统,为全球中文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
-
赋能航天教育:虚拟仿真助力培育深空新质生产力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虚拟仿真为核心技术,助力中国航天教育一飞冲天。面对日益提升的行业人才需求,传统教育之困,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虚拟仿真破局,可以高精度、零风险还原卫星发射、在轨运维。恒点为校方提供的航天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从而构成与过往普通大屏不同的交互式显示系统。
-
全息中文学习交流环境模拟推演平台:中文学习新风尚
全息中文学习交流环境模拟推演平台的核心在于其高度仿真的全息投影系统,平台结合了增强现实、投影和虚拟交互技术,将各种三维虚拟场景进行立体化的展现,生成三维立体的中文使用场景,学习者可以置身于各种真实的中文环境中,全方位感受中文的实际应用场景。全息中文学习交流环境模拟推演平台能够与信息化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和科技研创中心等环境风格高度融合,打造全球中文全息教育实践空间。
-
案例分享 | 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离线编程系统对于大型复杂作业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必不可少。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教育模式却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暴露出诸多问题。恒点《面向大型复杂作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该项目以大型船舶外立面喷涂机器人作业规划和离线编程这一典型复杂作业场景应用需求为背景,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构建完整的大型机器人智能制造工程实现过程,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大型工程问题的能力。
-
虚拟仿真为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培养赋能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着产业升级与转型。与此同时,如何突破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这一瓶颈,成为行业的重要课题。恒点虚拟仿真技术为传统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高度还原工业机器人操作环境,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获得编程、调试与运行等全方位的实践操作机会,掌握工业机器人实践技能,增强岗位实践水平,为未来就业打好技能基础。
-
生产自动化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能制造教育新时代
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巨大的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却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恒点以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智能制造教育,虚拟仿真能够高度还原自动化生产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编程、调试自动化设备,直观了解生产流程细节,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精细农业工程学科如何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开启智慧农业教育新模式
恒点面向精细农业工程学科,开发虚拟仿真智能化教学设备,推出虚拟仿真学习平台和农业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无论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渴望掌握实用农业技能,还是高等院校的学子致力于开展前沿农业研究,都能通过恒点提供的虚拟仿真智能设备和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农业虚拟仿真实践学习,为多元农业农村技术人才创新探索全新模式。
-
种植业虚拟仿真教育产品:智慧农业的育才变革
无人机飞防、智能灌溉、变量施肥等技术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催生出对新型农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基于此,恒点开发系列“种植业虚拟仿真教育产品”,包括农业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农业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等,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深入虚拟农田,全方位感受农业生产,以科技赋能农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之力。
-
江苏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打造覆盖全学段的“AI+教育”新生态
江苏省教育厅于近期研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致力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