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职业教育“101计划”,虚拟仿真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双向驱动的内在逻辑关系。
课程改革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加快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课程体系,从人才高质量培养、体系高质量建设、科技高质量供给等方面发力,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课改进行时
职业教育“101计划”迫在眉睫
自2021年12月在本科实施教育教学改革“101计划”以来,通过集中全国优势力量,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和核心教材体系。2024年4月,教育部部署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推进工作,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实践,以课程、教材、教师、实践项目等基础要素“小切口”,牵引教育教学模式“大改革”,辐射带动更多学科领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对教育教学基础要素的关注同样延伸到了职业教育领域。
近年来,职业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了“一流核心课程建设”“优质教材建设”“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等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但是与本科“101计划”实施相比,其系统性、实践性、挑战性和引领性仍需进一步提升。
基于此,职业教育“101计划”实施迫在眉睫。
首轮“双高计划”强调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任务包括了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多个维度。这凸显了对“101计划”中强调的课程、教材、教师团队以及实现项目要素的重视。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申报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的获奖数等也都是重要的竞争性指标。
2023年5月,教育部启动首批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工作。
首批试点工作聚焦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以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面向行业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优质教材、优秀教师团队和实践项目,推动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一举措同样是“101计划”目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迁移。
今年9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彭斌柏在《中国教育报》的撰文中提到,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特别是针对重点领域的专业课程改革(职业教育“101计划”),成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采取头部企业、牵头学校、职教专家三组长制,系统进行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关键要素改革,着力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综合技能提升转变。
虚拟仿真推进
职业教育“101计划”深化
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虚拟仿真作为利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验模拟的教学工具,成为推进职业教育“101计划”的重要推手。
在一流核心课程建设方面,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课程内容向交叉融合转变,深入全新的课程体系探索,形成符合实际需求的多元考核标准与综合评价模式。
在一流核心教材建设方面,高校联合企业、出版社共同编撰高质量教材,并且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辅助教学资源的生产,以开放式平台共享教学资源的再应用与再创作。从而降低门槛,提升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在一流核心师资建设方面,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师团队,老师不仅能够通过虚拟仿真编辑器进行课程开发与创新,还应不断探索与掌握全新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进行实践实训。
在一流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方面,虚拟仿真实验与教学能够突破传统实训实操设备投入资金多、占地面积大、“供不应求”等教学瓶颈、解决了实训过程中“三高三难”的问题。学校要组织开展虚拟仿真实验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助力职业教育实训。
在一流基地建设方面,促进校企融合,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更快速地接触到产品、工艺、流程的更新迭代,增强学习体验,实现产教融合。
结语
职业教育“101”计划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虚拟仿真技术以其独特的沉浸式、交互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能够对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推进与深化,助力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综合技能提升转变。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
-
虚拟仿真助力仪器类专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仪器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教育数字化加速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大放光彩。恒点作为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提供完整的虚拟仿真教学解决方案。
-
案例分享 | 大型客机综合导航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行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各行业发展的生命线。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交通运输系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实验和操作,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培养高质量人才。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自主研制导航系统,对国家重大交通运输项目,有着前所未有的推动力量。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虚拟仿真技术,重塑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人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进入大家的视野之中。虚拟仿真技术为无人机专业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和操作机会。学生能够反复演练无人机的组装拆解、飞行控制、无人机群体协同与自主避障等核心技能。恒点虚拟仿真的VR实训手段为无人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提供了新教学方式。
-
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
案例分享 |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其艺术亮化设计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恒点智能教育推出的“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有力回应。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设计的程序与步骤、原理与方法,并运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既精良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
怀进鹏:2025年将开启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新三年;实现“用得好才是硬道理”
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3年来,建成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应用为王”。践行人民属性,把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立足点;把握战略属性,把赋能教育变革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突破点。
-
虚拟仿真技术,引领城市景观设计教育革命
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在解决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中的作用和成效显著,如突破教学资源限制、改善师资力量薄弱、优化评价体系等。技术进步对城市景观设计教育或实践质量和效率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展望未来,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有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育和实践的创新,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