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涵盖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对促投资、稳增长、保就业具有关键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新兴领域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的变革,孕育出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为提升行业生产力带来了契机和挑战
建筑工程专业升级改造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改造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并对建筑工程类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代表性引领性技术,为建筑工程类专业升级打开新引擎。
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慢半拍”,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随着传统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导致毕业生难以适配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二是教学模式“拖后腿”,无法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建筑产业的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传统的“重知轻行”教学模式已进入深水区,需要进行改革。
三是条件建设“存短板”,无法把握实习实训标准的内涵。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无法全面体验工作岗位,教学资源分散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四是内外联动“不同频”,校外工程实践和课程教学方面存在脱节,产教融合不深入;校内土建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也存在分离现象。
为适应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培养拔尖人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急需转型升级。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利用VR、AR、MR等模拟实训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助力打造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型建筑人才。
建筑工程专业涉及众多复杂的工程情境,如建筑结构、施工工艺、材料性能等,虚拟仿真技术打破了传统实训受制于物理空间的局限,能够构建起丰富多样的虚拟实训环境,如住宅、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入这些场景中,观察建筑的各个细节,感受建筑的立体空间感和实际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构造方式。
在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软件中的设计工具进行建筑设计、改造和优化,大大缩短了传统纸质设计周期。学生可以随时修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提高设计效率与灵活性。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虚拟仿真技术还能够提供丰富的互动和反馈机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
传统的建筑工程专业实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而虚拟仿真技术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些成本。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实践操作,无需使用真实的材料和设备,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成本。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这些操作,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风险,有效解决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三高三难”问题。
结语
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打破传统实训的局限、模拟复杂情境、提升教学效果和降低实训成本,还可以促进建筑工程专业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互动。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迎来4.0时代。虚拟仿真实训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对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力促进区域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
-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MEMS加速度计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其应用面之广,覆盖了从国防到民用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涉及各种小尺寸、低功耗和高性能应用。然而目前MEMS传感器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书面教学层面,主要是MEMS传感器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校准试验受到场地及安全限制等实验教学的难题,因此只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才能把这一高新技术内容引进实验课堂。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案例分享 |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其艺术亮化设计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恒点智能教育推出的“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有力回应。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设计的程序与步骤、原理与方法,并运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既精良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
虚拟仿真技术,引领城市景观设计教育革命
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在解决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中的作用和成效显著,如突破教学资源限制、改善师资力量薄弱、优化评价体系等。技术进步对城市景观设计教育或实践质量和效率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展望未来,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有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育和实践的创新,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
虚拟仿真技术,释放城市建筑的艺术细胞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讲“中国故事”、具“中国气派”的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走向世界,推动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水平提升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探索教育转型、助力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恒点扎根垂直领域,拓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场景,为城建艺术人才培养赋能。
-
案例分享 | 核事故早期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仿真设计
通过这种实验设计,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理论知识,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实践这些知识,显著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在真实的核事故应急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种技术驱动的教育模式,将为核事故应急监测领域培养出更多具备实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核安全教育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
恒点助力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干部虚拟仿真教学能力提升
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虚仿项目开发工具编辑器VRC-Editor,具有零编程、配置化、模块化的特点。恒点以该工具为核心打造虚拟仿真研创中心,让没有计算机编程基础的教师也能够自己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借助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等新型数字技术的虚拟仿真实训已经成为学校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起到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