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模式:舰载机着舰控制律实验课程
前不久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歼-35A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介绍,这一新型战机有很大的可能发展为舰载战斗机。舰载机必须兼顾多项任务并适应海上环境,因此要兼具体积小、空重轻、结构坚固、耐腐蚀等特性,而作为新型舰载机的歼-35还能够做到雷达隐形,因此设计难上加难。并且,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航空行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各行各业引领深刻的变革。恒点智能教育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飞行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凭借其深厚的科研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发了一套舰载机着舰纵向飞行控制律设计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培育飞行控制领域的专业人才。
【背景与痛点】
现代化的舰载机着舰,由于速度快、海面气流复杂、甲板空间狭小且存在上层建筑,因此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技术要求极高,风险巨大,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甚至引发火灾。提升舰载机着舰安全性,除了强化飞行训练,还可以在飞控系统上狠下功夫,用科技进步保障飞行安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于理论讲授,缺乏实验教学和模拟训练,舰载机相关实验或实训的设施投入成本高、飞行消耗高昂,难以模拟复杂的海空实战场景,且具有一定风险,这些因素加剧了对实践教学的制约,使得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不用说应对复杂多变的实战环境。此外,舰载机飞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日常训练中,也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
【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恒点智能教育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出了舰载机着舰纵向飞行控制律设计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该课程依托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仿真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基础认知到创新实践的全方位学习平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模拟实际操作,大胆试错,充分体验舰载机着舰的全过程,从而有效提升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基于真实数据的虚拟仿真环境中开展教学,也节约了前期投入成本,缩短了教学周期,并且可以再现复杂的海空实战环境,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率。
【设计亮点】
该实验课程的设计亮点在于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流程的遵循。课程内容涵盖了舰载机自然特性分析、多回路控制律设计以及综合仿真优化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从基础认知、设计性、综合性及创新性不断递进的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实验课程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通过沉浸式的互动实践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意识,自主开展探究性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从理论学习到岗位应用的距离。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了从本科生到博硕士研究生,甚至部分非本专业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需求,也为舰载机飞行员和研究机构技术人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平台。
【结语】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恒点智能教育的舰载机着舰纵向飞行控制律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也将助力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发展,将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要素。我们坚信,通过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将有效提升我国在舰载机着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深海防御战略贡献力量。
在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之路上,恒点智能教育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创的舰载机着舰纵向飞行控制律设计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无疑是一次校企合作的成功探索。它不仅展示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阔前景,也为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期待这项技术在未来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飞行控制领域的精英,为国家的航空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
-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未来教育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应对上述挑战,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学习平台。如“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防御清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基于现代网络空间安全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模拟网络拓扑结构、DDoS攻击、网络防御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原理和防御技术,提升其应对复杂攻击的实战能力。
-
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公布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近日,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分别公示了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推荐名单,具体如下:
-
设备更新正当时:虚拟仿真为职教发展注入新动能
硬件是职业院校开展虚拟仿真实训的基石,在硬件方面,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从技术源头化解“信息孤岛”“兼容度低”“资源匮乏”“体验感差”“终端单一”等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痛点。
-
案例分享 | 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审查起诉虚拟仿真实验
高校在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审查起诉专业人才培养中仍然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单一、信息化教育滞后、学生实习与实践机会有限、区域资源分布不均等痛点。针对上述痛点,恒点开发《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审查起诉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身临其境的参与刑事庭审质证的全部过程,获得充分的沉浸感和体验感,成为既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战能力和独特视角的卓越法律人才。
-
沉浸式学习:虚拟仿真赋能法学教育新质生产力
法学教育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支持。法律教育正面临从传统理论教学向创新实践教学转型的需求。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律案例教学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虚拟案例库,学生可以在虚拟情境中处理复杂的法律问题。推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锻造法学人才新质生产力。
-
重磅!758项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发布
近日,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新标准包含概述、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入学基本要求、基本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和毕业要求等11个方面要素。此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如下。
-
可再生能源教育的虚拟仿真创新之路
在可再生能源的传统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受到实验设备、时间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限制。恒点创新性地将虚拟仿真应用于实验教学,面向现实企业需求,解决人才培养的痛点堵点问题。实验课程采用控制变量法,结合目标设定反演法,真实还原实体实验课程的精髓。同时恒点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灵活的学习环境,还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多元化能力培养的创新学习需求。
-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为新能源行业夯实人才基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而在高校培养方面,传统能源专业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缺少对综合能力的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激发,无法满足培养新能源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此,恒点将虚拟仿真技术与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通过技术创新运用推动教学变革,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等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
借势裂变 创新动能|恒点2025年会庆典活动成功举办
迈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2025年,恒点全体同仁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行动,携手破限升维,释放阵营势能,打造虚拟仿真生态链,赋能虚拟仿真行业发展。
-
虚拟仿真技术:建筑保温业人才培养新趋势
全球能源危机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更是对各行各业提出了绿色转型的迫切要求。建筑保温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行业内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产业转型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