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半导体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全力布局的竞争高地。
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传感器作为半导体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MEMS传感器是基于微机电系统的典型传感器件。它是指可以批量制造的,集微结构、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于一体的器件或系统。其特征尺寸一般在0.1m~100m范围。MEMS集成了当今科学技术的许多尖端成果,它将感知信息处理与执行机构相结合,改变了人类感知和控制外部世界的方式。
背景与痛点
如今,MEMS传感器正逐步取代传统机械传感器的主导地位,与传统的机械传感器相比,MEMS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适于批量化生产、易于集成和实现智能化等特点。在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械、化工及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MEMS加速度计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其应用面之广,覆盖了从国防到民用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涉及各种小尺寸、低功耗和高性能应用。
然而目前MEMS传感器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书面教学层面,且学生普遍反映其内容“门楼太高”,主要是MEMS传感器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校准试验受到场地及安全限制等实验教学的难题,因此只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才能把这一高新技术内容引进实验课堂。
解决方案:原则与方针
基于此,恒点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同合作开发《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针对MEMS传感器内部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校准试验受到场地及安全限制等实验教学的难题,团队以相关科研和教学成果为基础,遵照“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自主研发了ME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虚拟实验项目。
实验根据《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课程大纲以及知识点的要求,结合MEMS传感器的军民两用的需求,从MEMS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测控电路,标定与数据处理等各阶段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以传感器设计指标为任务导向,开展自主容错探究式虚拟仿真实验。
解决方案:设计亮点
(1)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原理认识
以分解部件的形式展示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的过程,建立学生对MEMS传感器过程的全面认知和理解,并为下一步传感器的设计实验和整机标定实验奠定基础
(2)传感器结构设计,加工工艺设计实验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传感器的结构,以及加工工艺流程,使同学们掌握MEMS传感器的质量-弹簧-阻尼结构特点以及光刻、薄膜沉积、掺杂、刻蚀(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等关键工艺问题,为将来各类MEMS设计与制作打下基础。
(3)传感器测控电路设计
通过总体任务和分项任务,设计与实现传感器的微弱信号调制、滤波等功能,实现高仿真度的电路调试过程。引导学生根据电路的性能参数或曲线分析设计的调理电路是否满足任务要求,强化学生们的电路设计的能力。
(4)传感器标定与应用示例
学生通过在离心机,振动台等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整机实验,获得自己设计的传感器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等指标,让学生们理解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的实验过程及要求。同时把设计的传感器应用到实际的工作背景中,使学生通过探究思考,分析在该应用过程中传感器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性能优化,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通过恒点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同合作开发《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学生能够在深入了解传感器从结构设计、制作工艺、电路设计到成品的每个环节与最终的传感器静动态特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掌握知识节点中某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原理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知和分析推理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的目的。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大型客机导航系统设计实验:科技赋能,虚实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各导航设备/部件所在位置及对应的功能、性能;考察学生结合精度等与综合各项指标选取所需导航系统的精度与使用的系统的套数;进行导航系统故障检测,模拟飞机飞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导航系统故障,学生需提前设置检测的阈值,进行模拟飞行。
-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恒点依托十余年技术积淀,构建“平台+内容+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实训,化解“三高四不”教学难题,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
虚拟仿真赋能直播电商,恒点助力数字营销新人才培养
恒点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打造全场景、全流程的直播电商虚拟实验平台,实现低成本构建复杂场景、零风险模拟全链路运营、数据驱动能力评估等方面的突破。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虚实互补”,降低设备投入,并实现场景自定义搭建,适配不同专业需求。在模拟实践训练条件下,学生可扮演主播、运营、客服等角色,在虚拟直播间完成选品策划-直播执行-数据分析-售后管理全流程,系统甚至可以实时监测违规话术并预警。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赋能智慧物流专业实训
在智慧物流教育领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通过智慧物流虚拟仿真资源管理平台、智慧物流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XR-LED物流专业互动教学平台等终端设备,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