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
背景与痛点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发掘和分析古代遗迹、遗物,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考古教学在培养考古专业人才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实践操作和现场体验。尽管传统的考古教学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痛点和不足之处:
二维的照片或线图无法展示遗迹与遗物所包含的丰富信息,学生难以全方位的感受、理解授课内容。传统教学方式仍是灌输式的,缺少互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能力。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受空间、时间限制,无法提供情景体验,令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古代遗迹、遗物的风貌。
现有的田野考古实习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但仍无法为学生提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遗址的实践,导致本科期间学生实践经验匮乏。带领学生外出考察遗址需要提供必要的交通与住宿,产生巨大的经费负担,而多数课程设置的预算无法满足这种教学需求。
解决方案
为了克服这些痛点,现代考古教学逐渐引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虚拟互动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高真实性和互动性: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可以精确复原考古遗址的地形、地貌、遗迹和遗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可以获得与实地考古相似的体验。同时,虚拟操作工具如虚拟铲子、刷子等,可以实时反馈操作结果,增强互动性。
丰富的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可以提供丰富的虚拟化教学素材,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不同方向的课程提供交互式教学体验。
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不受设备、时空等限制,在虚拟空间中生动地讲解文物或历史知识,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多次操作,验证知识,学习新的技能。
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虚拟环境下的考古操作不会对文物造成任何损害,学生可以放心地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此外,虚拟操作不消耗器材,不受场地等外界条件限制,可重复操作,验证知识,学习新的知识。
设计亮点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是一处内涵丰富、功能齐全、保存完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大型聚落遗址。石人子沟遗址考古工作,对于厘清月氏、匈奴等古代游牧人群在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及迁徙、演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西北大学合作,以该遗址考古的相关教学作为切入点,共同建设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该项目通过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高真实性和沉浸感的教学体验。互动性和多感知技术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确保了教学的无风险和可重复性。创新的教学理念则为考古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恒点还为开发出基于零编程、流程化、模块化理念的VRC-Editor虚拟仿真编辑器,大大降低了教师制作教材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允许校方根据学校、专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定制课程,拓展了考古教学的实践空间。该编辑器兼容主流硬件设备,能够在多种头戴显示设备、台式机、手机、平板等设备上进行多人协同交互式操作,并还允许协同编辑、共同创作,为优质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解决方案。
原则与方针
考古研学课程应以考古研究成果为依据,在考古科研机构或文博单位的指导下开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研学课程开发和执行、基地建设运营,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可吃醋,基于考古理论、方法和成果开展研学活动设计,着力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确保教学能够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结语:
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考古教学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考古专业人才。在通过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恒点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坚持考古教学的基本原则,在确保考古工作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同时,也践行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为考古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推荐
-
关于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以“智能化、装备化、体系化、标准化”为趋势的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与实效应用,分享实践教学数字化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联合恒点虚拟仿真,将于4月20日举办“AI+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
大型客机导航系统设计实验:科技赋能,虚实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各导航设备/部件所在位置及对应的功能、性能;考察学生结合精度等与综合各项指标选取所需导航系统的精度与使用的系统的套数;进行导航系统故障检测,模拟飞机飞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导航系统故障,学生需提前设置检测的阈值,进行模拟飞行。
-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恒点依托十余年技术积淀,构建“平台+内容+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实训,化解“三高四不”教学难题,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
虚拟仿真赋能直播电商,恒点助力数字营销新人才培养
恒点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打造全场景、全流程的直播电商虚拟实验平台,实现低成本构建复杂场景、零风险模拟全链路运营、数据驱动能力评估等方面的突破。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虚实互补”,降低设备投入,并实现场景自定义搭建,适配不同专业需求。在模拟实践训练条件下,学生可扮演主播、运营、客服等角色,在虚拟直播间完成选品策划-直播执行-数据分析-售后管理全流程,系统甚至可以实时监测违规话术并预警。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赋能智慧物流专业实训
在智慧物流教育领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通过智慧物流虚拟仿真资源管理平台、智慧物流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XR-LED物流专业互动教学平台等终端设备,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