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公布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近日,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分别公示了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推荐名单,具体如下:
江苏省:22所(其中备选2所)
2月19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建设单位的公示》,其中拟推荐建设单位有20所,备选单位有2所,共计22所。
其中,有18所高职院校是首轮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有4所高职院校为新入选单位,分别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此外,江苏省首轮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共有20所,此次有2所院校未入选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公示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建设单位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要求,经学校申报、材料初核、专家评审等程序,现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建设单位(含备选单位)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
公示时间为2025年2月19日至2月26日。公示期间,如有不同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向我厅反映,反映内容应实事求是。单位须加盖公章,个人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15号),邮编:210024,联系电话:025-83335605、83335718。
附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建设单位(含备选单位)公示名单
江苏省教育厅
2025年2月19日
附件: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 年)”拟推荐建设单位(含备选单位)公示名单
拟推荐建设单位(按学校代码排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备选单位
备选一: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备选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6所
2月17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单位的公示》,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要求,在院校申报、条件初审、材料评审、现场答辩、专家评议等程序后,现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单位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
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单位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要求,在院校申报、条件初审、材料评审、现场答辩、专家评议等程序后,现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单位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
公示时间为2025年2月17日至2月21日。如对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我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反映。反映情况需实事求是,加盖单位公章或签署个人真实姓名,并留有效联系方式。逾期及匿名反映不予受理。
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1号
联系电话:024-86896319
附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2月17日
河南:8所
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单位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要求,经过院校申报、资格审核、材料评审、现场答辩、专家评议等程序,现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单位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
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名单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提出。单位提出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及电话。个人提出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和电话。逾期及匿名反映不予受理。
电话:0371-69691863
地址:郑州市正光路11号省教育厅D822房间
内蒙古:4所
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院校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要求,经院校申报、材料评审、现场汇报和答辩、专家评议等程序,现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 拟推荐立项建设院校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
公示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至2月24日。如对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我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反映。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加盖单位公章或签署个人真实姓名,并留有效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5号
联系电话:0471-2857007、2857047
附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推荐立项建设院校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2025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
大型客机导航系统设计实验:科技赋能,虚实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各导航设备/部件所在位置及对应的功能、性能;考察学生结合精度等与综合各项指标选取所需导航系统的精度与使用的系统的套数;进行导航系统故障检测,模拟飞机飞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导航系统故障,学生需提前设置检测的阈值,进行模拟飞行。
-
响应教育部职教新标准,虚拟仿真驱动职业院校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恒点依托十余年技术积淀,构建“平台+内容+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高度仿真的虚拟仿真实训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实训,化解“三高四不”教学难题,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
突破直播人才培养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电商教育新范式
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虚拟仿真教育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破解职业院校实训高风险、高成本、动态场景缺失(模拟舆情处理)及粗放评价体系(实现实时数据监测与精准能力诊断)三大痛点。平台构建全流程虚拟直播生态,支持多角色协同实训与实时反馈,植入助农直播等思政场景,同步推出3D-LED交互系统实现动作捕捉与跨终端互联。
-
虚拟仿真赋能直播电商,恒点助力数字营销新人才培养
恒点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打造全场景、全流程的直播电商虚拟实验平台,实现低成本构建复杂场景、零风险模拟全链路运营、数据驱动能力评估等方面的突破。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虚实互补”,降低设备投入,并实现场景自定义搭建,适配不同专业需求。在模拟实践训练条件下,学生可扮演主播、运营、客服等角色,在虚拟直播间完成选品策划-直播执行-数据分析-售后管理全流程,系统甚至可以实时监测违规话术并预警。
-
恒点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I教学新生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新样板
在恒点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实验教学部依托丰富的实验实践资源,整合教学优势、科研成果,运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教育空间,重塑教育实践,强化科研保障,构建起学科交叉、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从“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训练,不断推动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
虚拟仿真赋能智慧物流专业实训
在智慧物流教育领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通过智慧物流虚拟仿真资源管理平台、智慧物流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XR-LED物流专业互动教学平台等终端设备,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
-
春风拂面 温暖相聚 | 恒点举办一季度员工集体生日会
本次恒点集体生日会,不仅让小伙伴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聚焦产业,科技引领,为打造高品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而不断努力,共同奔向虚拟仿真2.0时代!
-
虚拟仿真推动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
恒点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专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研创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公共实训中心、智慧物流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四大部分构成。在物流教育领域,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生产、仓储、分拣、发货等全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方法,赋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案例分享 | 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恒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药用菌物灵芝发酵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其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现实参数构建高精度3D发酵罐模型,还原工业级操作界面,动态模拟菌丝增殖、多糖合成等微观过程,实现“透视级”教学体验。学生可零风险完成高压灭菌、参数调节等操作。
-
中医药教育数字化的虚实融合新实践
恒点与校方共建的中医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模式。围绕中草药生产关键步骤,利用虚拟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协同,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内置VR/AR场景和多模式学习功能,支持双平台接入,借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变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还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