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国际诉讼纠纷中的文书司法鉴定虚拟仿真实验(中英双语)
对“产学融合”的传统认知往往局限在理工领域,而以法学为代表的文科专业教学同样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从而学以致用。
模拟教学是司法教学的重要环节,其通过对现实司法实践的模仿与体验,实现培养学生法律实践技能、判断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和司法实践表现的目标,并加深对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理念的认同。
在传统的模拟教学中,受条件和学校投入的限制,很大程度上表演形式大于实质内容。VR等新技术作用应用于模拟课堂,以沉浸式教学替代传统的演练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锻炼思维、应变、表达等能力,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背景与痛点:问题分析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诉讼纠纷数量不断攀升,文书司法鉴定作为解决这些纠纷的关键环节,对维护法律公正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教学方法在实践机会、技术更新、双语教学以及互动性方面存在局限,亟需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
由于真实案件材料的敏感性,可能涉及到隐私、版权,学生难以接触到一手的司法鉴定材料,限制了实践教学的深入。
传统司法鉴定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昂,课程缺乏互动和参与感,评估机制往往效力不足,限制了学生深入理解司法鉴定过程。同时,法庭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教材的更新周期往往较长,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技术发展不能同步。法学教育往往不采用双语,影响了跨语种司法实践能力提升。
这些导致传统的司法鉴定教育偏重理论,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策略
对此,恒点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推出了“国际诉讼纠纷中的文书司法鉴定虚拟仿真实验(中英双语)”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创新的虚拟仿真技术,提供一个高效、互动且双语的学习平台,以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法治人才。
通过模拟真实案件和场景,虚拟仿真实验提供了一个成本效益高、风险低且互动性强的学习平台。
该系统将最新的司法鉴定技术和方法融入教学内容,建设全面虚拟仿真实验室,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并以虚拟操作弥补实体模拟资源不足、试错及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让学生在安全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
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体验文书鉴定、指纹分析、文件比对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实时反馈系统,提高学生对现代科技在法律实务中应用的认识和操作能力。独特的一键切换中英文方式,以及定期更新的双语案例库,可以强化双语司法实践能力。
互动式学习模块,如模拟法庭辩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沟通技巧。实施全流程量化评估,能够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给出实时反馈和最终的评估报告。
通过参与本实验,学生能够充分深入理解司法鉴定流程,锻炼批判性思维,体验司法鉴定过程,拓宽国际视野,激发研究和创新能力,并加深对依法治国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更好地为未来的法律职业做准备。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赋能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迎来4.0时代。虚拟仿真实训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对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力促进区域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利用VR、AR、MR等模拟实训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打造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型建筑人才。
-
案例分享|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冷链物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推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也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冷链物流的运作过程,培养冷链物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平台功能,拓展实验内容,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
冷链物流教育的创新之路: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与突破
虚拟仿真能够模拟真实的冷链物流环境,包括温度控制、货物装卸、运输路线规划等,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种互动性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还能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虚拟仿真实训还可以模拟一些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货物泄漏等,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这些紧急情况。
-
案例分享|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项目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和省级特色专业“家具设计与工程”及“工业设计”,涉及《家具史》《经典家具赏析》等必修核心专业课程。实验覆盖古典家具造型结构、装饰纹样及涂饰工艺等基本知识及鉴赏,常见病害形式、产生机理、结构与涂层修复及工具等多个重要知识点。项目采用“虚+实+虚”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型、综合实践型实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
文化传承的数字化篇章,虚拟仿真的新业态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十字路口。特别是手工艺品,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民俗内涵,其修复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恒点与高校开启深度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
多方合力锻造“大国工匠”,虚拟仿真赋能实训教学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运用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结合VR、AR、MR等技术,模拟实训的真实场景,给学生营造生动逼真的实训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度。同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还可以助推产教深度融合。通过虚拟仿真实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接触到产品、工艺、流程的更新迭代,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实现学习内容与就业要求“零距离”无缝对接。
-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非遗文化新业态,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有助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水平,丰富建设内涵,确保建设质量,加快构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布局体系,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案例分享 |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虚拟仿真在线学习平台推动高科技高质量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在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同时,也为日后国际教育资源的交流合作打好基础。
-
语言教学新维度: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当前,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被视为教育行业的一个新起点,它不仅改变了教育方式,还推动了教育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教育领域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