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脊柱康复生物力学虚拟仿真实验
背景与痛点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骨,起到支撑、保护、运动等重要作用,但因结构复杂、稳定性较差,极易受到意外伤害或长期不良姿势造成的损伤。据报道,我国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柱疾病,近年来,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约有40%的人存在脊柱异常,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5%以上。因此,针对脊柱的运动康复尤显重要。
作为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学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关键领域,脊柱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涉及范围广泛,与人体运动和康复治疗相关的教练、医疗和科研人员,都需要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相关教学与科研需求日益迫切。
由于脊柱结构的复杂性、力学机制的不确定性、评估的高成本、面向人群的特殊性和康复手段的多样性,使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易直观展现与理解,并且机体变化具有不可逆性,进行人体实验涉及伦理问题,传统的教学和科研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解决方案:原则与方针
恒点与南京体育学院共同设计开发“脊柱康复生物力学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在逼真的、交互式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脊柱的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应用问题导向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方案:设计亮点
本实验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通过使用3D模型和情景模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灵活性。线上虚拟环境允许学生在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地方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时间安排,随时随地访问教学资源。
2、实践性。通过模拟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多样性。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这些都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5、安全性。在实体实验开展前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反复操练,可以大大提升实验安全性,并降低实验成本。
6、高效性。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实践操作,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线下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线上学习的内容,使学生近距离、全视角、多维度来认识脊柱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脊柱的相关知识和康复技术。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会获得专业知识,通过问题引导,帮助掌握脊柱评估、治疗方案设计、治疗技巧等脊柱康复生物力学的相关技能,还会培养出包括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内的多种重要技能,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对待工作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
案例分享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发掘和分析古代遗迹、遗物,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虽然现有的田野考古实习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但仍无法为学生提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遗址的实践,导致本科期间学生实践经验匮乏。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考古教学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考古专业人才。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
-
案例分享 |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虚拟仿真实验
MEMS加速度计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其应用面之广,覆盖了从国防到民用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涉及各种小尺寸、低功耗和高性能应用。然而目前MEMS传感器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书面教学层面,主要是MEMS传感器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设备价格昂贵且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校准试验受到场地及安全限制等实验教学的难题,因此只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才能把这一高新技术内容引进实验课堂。
-
案例分享 | 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
低空经济发展迅速,无人机备受大家关注。由于各种因素,无人机集群技术实验教学面临严重困难,相关实验教学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展开。恒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设计的“多旋翼无人机装配与群体协同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掌握无人机集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人机集群的通信与组网方式,掌握经典的无人机群体协同算法,培养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案例分享 | 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其艺术亮化设计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恒点智能教育推出的“南京长江大桥艺术亮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有力回应。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设计的程序与步骤、原理与方法,并运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既精良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
虚拟仿真技术,引领城市景观设计教育革命
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在解决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中的作用和成效显著,如突破教学资源限制、改善师资力量薄弱、优化评价体系等。技术进步对城市景观设计教育或实践质量和效率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展望未来,恒点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技术有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育和实践的创新,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关于公开遴选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暂定比赛项目公布
-
虚拟仿真技术,释放城市建筑的艺术细胞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讲“中国故事”、具“中国气派”的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走向世界,推动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水平提升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探索教育转型、助力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恒点扎根垂直领域,拓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场景,为城建艺术人才培养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