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恒点虚拟仿真助力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
又值高考出分季,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等话题再度热起来。很多人发现,近几年,涉农专业的报考热度持续升温,不少农科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农学类专业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率每年提高10%左右,录取平均分数超一本线的差值每年上升8-9分,生源质量逐年提升;上海市教委日前宣布,将理工农医类本科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还有的农科院校实现了从“招不满”到“招不完”的转变……
专业上新
农业人才培养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已成“香饽饽”。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业科研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等,要满足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必然离不开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跟进。
自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二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惠农利农的保障政策与机制促进了乡村振兴的优先发展,也让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
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引导涉农高校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涉及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专业领域。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同年11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涉农学科专业结构。
此后,各类涉农高校快速响应,新农科专业仿若雨后春笋。
随着我国高校农业专业的不断迭代发展,深化实践教学,产教融合,越来越多的农林学子在田野村庄、山川湖海的见证下成长,投身于我国农业建设大潮。
虚拟仿真实训
助力新农科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农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
2019年7月,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宣言指出,各涉农高校要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区域性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
一方面,通过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将涉农高校先进的农业技术、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带动周边农民群众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新农科教学实践基地可以充当示范基地的角色,吸引更多农户学习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从而提高整个农村的产业水平。
虽然高校涉农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的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高校农业实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农业实训通常依赖于实际农田、养殖场等场地,这些资源往往有限且受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实训时间和内容受限。其次,农业实训涉及大量机械设备和生物样本,成本高、维护难,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再者,传统农业实训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等多项技术的虚拟仿真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农业教育实训领域,为高校涉农专业的实践提供了新的引擎。
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使得农业实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实训操作,无论是作物种植、畜牧养殖还是农业机械操作,都能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得到全面而深入的体验。
同时,虚拟仿真实训还能降低农业实训的成本。传统实训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而虚拟仿真系统则通过计算机软件和数学模型实现,无需实际购买和维护昂贵的实验设备。此外,虚拟实训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
结语:
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为农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构建虚拟实验室和模拟农场等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设计实训项目,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虚拟仿真系统还能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和反馈机制,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南京恒点是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公司持续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解决方案。南京恒点将不断创新,持续在虚拟仿真行业深耕,响应国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持。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需求方面,欢迎随时咨询我们!
相关推荐
-
冷链物流教育的创新之路: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与突破
虚拟仿真能够模拟真实的冷链物流环境,包括温度控制、货物装卸、运输路线规划等,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种互动性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还能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虚拟仿真实训还可以模拟一些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货物泄漏等,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这些紧急情况。
-
案例分享|中国古典家具修复和文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项目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和省级特色专业“家具设计与工程”及“工业设计”,涉及《家具史》《经典家具赏析》等必修核心专业课程。实验覆盖古典家具造型结构、装饰纹样及涂饰工艺等基本知识及鉴赏,常见病害形式、产生机理、结构与涂层修复及工具等多个重要知识点。项目采用“虚+实+虚”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型、综合实践型实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
文化传承的数字化篇章,虚拟仿真的新业态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十字路口。特别是手工艺品,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民俗内涵,其修复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恒点与高校开启深度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
多方合力锻造“大国工匠”,虚拟仿真赋能实训教学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运用计算机声、光、电等技术,结合VR、AR、MR等技术,模拟实训的真实场景,给学生营造生动逼真的实训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度。同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还可以助推产教深度融合。通过虚拟仿真实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接触到产品、工艺、流程的更新迭代,从而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脱节等问题,实现学习内容与就业要求“零距离”无缝对接。
-
李子柒带着非遗回归,虚拟仿真助力文化复兴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非遗文化新业态,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有助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
案例分享 |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
地铁环境情景化语言教学虚拟仿真项目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虚拟仿真在线学习平台推动高科技高质量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在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同时,也为日后国际教育资源的交流合作打好基础。
-
语言教学新维度: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当前,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被视为教育行业的一个新起点,它不仅改变了教育方式,还推动了教育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教育领域的一大步。
-
文理互助,虚拟仿真推动跨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时代越是向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越发突出。
-
土木工程虚拟仿真:构建未来建设的新视角
虚拟仿真实训,是传统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发展、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虚拟仿真实训,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将实践融入日常学校,锻造新一代土木人才新质生产力。
-
虚拟仿真技术,全面赋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交通是经济的生命线,也是科技的主战场。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交通实验,培养高素质人才,对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恒点长期致力于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为交通运输事业人才、教育、科技的新质生产力要素畅通努力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