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虚拟仿真技术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中华文明也强调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国各涉农部门也向来强调应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
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路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
虚拟仿真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各显所长、各尽其能,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三位一体、同步进行,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虚拟仿真教学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有较大用武之地,其能够帮助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发展三要素的自身发展与协同发展的关系,从而发挥“1+1+1>3”的协同效应。以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深化改革,可以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恒点通过校企合作,设计开发了多个环保与农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解决现实难点。其以具有互动性、直观性、实操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实验,并方便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教学反馈,把控教学进度,实现科学化、人性化、精准化的教学管理。
由于现代农业与生态环保建立在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高度发展基础之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生态农业成为关键热词的当下,其往往涉及工业生产、经济管理、生态治理等多个交叉的学科知识、产业技术,为科教兴农、科技兴农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融合型人才。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生态农业科技教学
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处理虚拟仿真为例,项目涵盖禽畜生长、农业废物污染处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多个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都开设此类课程。但相比其他农科与环保实验,其教学实施难点突出。
首先,废水厌氧处理包含多个生、理、化转化的复杂过程,特别是产甲烷菌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稳定运行前需要1-2个月的启动过程,且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其次,废水中污染物复杂,实验环境相对恶劣,对健康构成隐患,且一旦发生沼气泄露并遇明火(静电和火星)可能爆炸,有潜在安全问题。
再次,相关反应器系统庞大,一般实验室难以搭建,或只能作为演示性实验设备,处理的过程复杂、机理微观,影响因素众多,难以重现和呈现。
作为解决方案,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处理虚拟仿真项目采用真实数据作为系统参数,提供了高仿真、高沉浸、低消耗、低风险的模拟实验环境,规避了反应条件苛刻、周期长、隐患与风险、过程不可逆等问题,并可以通过三维影像直观呈现难以预测的废水厌氧机理。
本实验按照模块设置,难度上循序渐进,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完成,对反馈的结果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提升合理设置工程的思维与实践能力,强化其对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认同,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工程伦理思想、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豪感。
通过在线平台,类似的实验教学项目,还可以共多人同时在线操作,并能够对外共享,向全社会开放。这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振兴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
结语
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生产内容之一,规模化养殖产生大量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直排将导致严重环境污染。养殖废水处理是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也符合国务院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要求。
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处理实验作为难重点突破,有助于激发更多虚仿项目落地教育领域。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反哺生态农业技术、生产以及产业,让更多创新成果、先进成果、质优成果竞相涌现。
相关推荐
-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未来教育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应对上述挑战,恒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学习平台。如“下一代网络数据中心防御清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基于现代网络空间安全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模拟网络拓扑结构、DDoS攻击、网络防御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原理和防御技术,提升其应对复杂攻击的实战能力。
-
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公布第二轮“双高计划”推荐名单
近日,江苏、辽宁、河南、内蒙古分别公示了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推荐名单,具体如下:
-
设备更新正当时:虚拟仿真为职教发展注入新动能
硬件是职业院校开展虚拟仿真实训的基石,在硬件方面,恒点提供包括XR数字融合工作站、MR智能互动沙盘、3D-LED 交互显示系统、红外大空间协同交互系统、MR大空间协同系统等产品。从技术源头化解“信息孤岛”“兼容度低”“资源匮乏”“体验感差”“终端单一”等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痛点。
-
沉浸式学习:虚拟仿真赋能法学教育新质生产力
法学教育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支持。法律教育正面临从传统理论教学向创新实践教学转型的需求。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律案例教学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虚拟案例库,学生可以在虚拟情境中处理复杂的法律问题。推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锻造法学人才新质生产力。
-
借势裂变 创新动能|恒点2025年会庆典活动成功举办
迈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2025年,恒点全体同仁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行动,携手破限升维,释放阵营势能,打造虚拟仿真生态链,赋能虚拟仿真行业发展。
-
虚拟仿真技术:建筑保温业人才培养新趋势
全球能源危机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更是对各行各业提出了绿色转型的迫切要求。建筑保温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行业内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产业转型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领军人才。
-
虚拟仿真,赋能绿色低碳供冷供暖
供冷供暖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仿真技术在推动传统教育变革的同时,也为传统供冷供暖行业的创新转型提供新型人才团队。虚拟仿真通过真实的数据,模拟现实场景,以三维图像直观呈现。“以虚助实”,将以往“三高三难”的场景,变得低成本、安全、可操作、易呈现,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的门槛。
-
案例分享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GT1考古虚拟仿真实验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发掘和分析古代遗迹、遗物,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虽然现有的田野考古实习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但仍无法为学生提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遗址的实践,导致本科期间学生实践经验匮乏。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考古教学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考古专业人才。
-
-
虚拟仿真技术,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以技术推动考古研学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不仅仅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沉浸、交互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予以评分,有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