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迷人又致命,虚拟仿真让户外探索不必身临险境
哀牢山,现实中的“死亡森林”“云南虫谷”,近期突然爆火了。“哀牢山出行攻略”“哀牢山探险”等相关内容纷纷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区,就这样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
这里地貌复杂,地势陡峭,不少区域的茂密巨木遮天蔽日,有的区域存在磁场紊乱,常用的导航都会失灵。森林中有各种野兽出没,还有具备攻击性的马蜂、蚂蟥等各种毒虫……进入哀牢山,意味着与凶险相伴,迷路、失温都有可能夺去冒险者的性命。
哀牢山既迷人又致命,探险成了网友锐评中的“作死狂欢”,尤其是对于缺乏户外经验的人们。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考虑,我们不建议去贸然打扰这片自然禁地的宁静。不妨先尝试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弥补不能一探哀牢山的遗憾。
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户外文旅领域
今年5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促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
《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到,应“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
在政策的支持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提升文旅出行体验,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向。这其中,也包括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户外旅行。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开展户外探索的需求。
虚拟现实通过身临其境的仿真效果和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将未有的出行体验带入寻常生活,让我们能够在安全且低成本的条件下,获得极佳的未知探索体验。因而以无可比拟的优势获得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与用户的接纳,在户外旅行领域开始了普及。
虚拟仿真技术在户外培训方面的应用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旅游属于文化产业,相比于动辄大搞核、生、化的理工行业,这在刻板印象中显得不那么高风险、高投入。但凡事并不总是非黑即白,以户外旅行为例,这一领域同样存在“三高四不”的部分问题。
“三高”即高成本、高难度、高风险,“四不”即不可达到、不可触及、不可重现、不可逆转。 户外旅行,尤其是在哀牢山这样山高路险、蛇虫出没、气候多变的区域进行户外探险活动,显然命中上述多条要素。
虚拟仿真技术在户外旅行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弥补不能亲临自然禁区的遗憾,以低成本、低难度、低风险模式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模拟户外探险体验,也可以帮助户外“小白”接受培训,为户外活动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
恒点与西安邮电大学合作开发的秦岭危险野生动物摄影虚拟仿真实验,该门课程由于危险系数较高,在我国高校中难以开展相关实践,而相关人才的缺口难以填补。虚拟仿真技术的助力,可以为培养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恒点还以大空间动作捕捉技术开发出MR大空间协同系统,其精准的交互操作、逼真的模拟环境,为用户带来更自由的虚拟交互体验;独有的中心控制系统能够支持多人交互、设备一键管理、跨终端互联的功能。
这些优势足以帮助体验者获得人机互动、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提升现场实操、应变能力与多人协同水平。以MR大空间协同系统作为辅助训练设备,可以很好地提升虚拟户外时间的实训效果。
结语
代表着高效能、高质量等教育特征,符合教育创新发展理念,虚拟仿真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为塑造教育形态、推动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正在以独特的方式打开户外体验与培训的新大门,帮助人们探索与挑战未知而又迷人的自然领域。
相关推荐
-
虚拟仿真:赋能传统实训,破解矿业人才培养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矿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破解实践机会不足、高风险操作难以模拟、教学成本高昂等难题。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矿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将在矿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MR智能互动沙盘赋能实训教育未来
在传统的实验或实训中,大量物理设备的投入、大量实验材料的消耗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也难以重复、复制、共享。MR智能互动沙盘是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开发的一款教育实训设备。它结合光学空间定位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多学科协作训练环境。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MR大空间协同系统重塑未来教育与实训生态
MR大空间协同系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可实现多人协作,带来沉浸式体验。以此技术为基础的MR多人大空间训练平台能够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接近实战的训练体验,借助先进的定位跟踪技术,支持多人在同一空间内自由互动,如操作装备、搬运物资等,增强训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训练效果和实践能力。
-
速看!关于教育,2025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实训为传统实训提供新思路
为顺应国家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恒点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空间计算、AIGI、大空间激光三维建模、虚拟互动、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为机械、工程、交通、化工、医学影像、土木建筑、装备制造、消防、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建思政、应急响应等行业专业客户提供“三高四不”场景下的实验、训练、培训和教学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装修改造、设施硬件到实体设备、实训项目一站式解决。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3D-LED交互显示系统助力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升级
3D-LED交互显示系统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凭借其沉浸式体验与高互动性,成为教育装备升级的核心选择。3D-LED交互显示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技术——显示渲染、交互追踪与中心控制,为教育领域带来沉浸式虚拟实训、跨地域协同教学、虚实一体化课堂三大突破性应用。
-
大规模设备更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助力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升级
恒点顺应趋势推出XR数字融合工作站,其空间计算能力、虚拟显示与交互功能,为补齐传统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短板,提供了全新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作为硬件和软件的高度集成平台,XR数字融合工作站同时具备了鼠标、键盘,以及虚拟仿真专用OS 、头戴显示设备、触控显示器、互动交互定位系统、12键摇杆,既可以作为普通电脑使用,也可以支持支持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虚拟仿真操作。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虚拟仿真助力职业院校数智化转型
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其中对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升级与更新尤为重视。通过设备更新、以旧换新,逐步淘汰陈旧的教学装备,优化专业建设,引入先进实用的新技术装备,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恒点积极布局产品生态,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中心,依托互联网、VR大屏、VR等技术,为师生创造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智能化、个性化、一体化、多元化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
-
设备更新|虚拟仿真重塑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正为教育领域发展促进产教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生命力。恒点经过多年的研发,致力于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软硬件一体化装备建设,打造虚拟仿真产品生态链,赋能实训教学。恒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平台搭建和虚拟仿真内容资源建设三个部分。
-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传染病防治人才培养
传统教育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弊端日益凸显。一方面,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学生难以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模拟真实的传染病传播过程,学生在面对实际疫情时往往缺乏应对能力。恒点开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的虚拟仿真实验》,模拟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覆盖事件发现到总结报告四阶段并实时监测结局,为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